APP下载

教师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

2011-08-15江秀国武传荣

运动 2011年12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器械教师应

江秀国,武传荣

(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技工学校,山东 淄博 256100;2.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6119)

教师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

江秀国1,武传荣2

(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技工学校,山东 淄博 256100;2.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6119)

在体育教学、活动、训练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时常会发生扭伤、拉伤、碰伤等各种运动损伤,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这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给学校、教师或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本文从教师的层面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供广大体育教师共勉。

1 教师时刻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成为自觉

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组织纪律性等常规的教育,让全体同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让大家明白如果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注意安全,伤害事故就会随时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忧患意识,让大家牢固树立“消除伤害事故,从自身做起”的思想,做到从思想到行动上的高度统一。

2 对课堂内容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的水平,提前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或哪些环节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等。

3 教师应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期都对学生进行健康查体,这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便确定能否参加体育课堂活动或剧烈的比赛活动。同时,体育教师平时要多和班主任、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做到心中要数。因为学生一旦身体出现疾病、素质较差、疲劳或病后初愈等情况教师不了解,而学生因某种原因又对教师进行了隐瞒,势必会在课堂上因难以完成运动动作而造成损伤。

4 教师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学生往往凭着一时的冲动和兴奋,没有做准备活动就加入到课堂或比赛的行列,这时由于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机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少必要的协调性,这样就为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造成损伤埋下隐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准备活动,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同时对运动中负荷较大和易损伤的部位,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使各关节充分活动,达到课堂运动的需要。

5 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保护和自我保护是预防运动伤害的重要手段,特别在体操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发生技术动作上的错误或失手跌下器械趴在地上。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判断和控制能力较差,在进行器械尤其是学习新动作时,更应加强保护。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将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生意外时,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规范的自我保护方式,让伤害降到最低。例如,摔倒时要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部着地顺势滚翻,而不是直臂撑地;又如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加缓冲作用等。

6 教师应及时对运动场地、器械等进行安全管理

体育教师要认真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膝、护踝等)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不要让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器械进入场地,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着装和配饰管理。因为运动时若场地不平;跑道过硬、过滑;沙坑过硬、坑沿过高、坑内有杂物等,也易造成损伤,此类损伤多发生在下肢踝关节上。同时,学生穿着便装或戴着饰物运动,既影响活动的运动幅度,也给运动造成不便,更易导致不必要的损伤。

7 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例如,前滚翻练习时学生不能安排得太紧,要依次进行,防止后边的学生把前边的学生踢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练习,同时教师要做到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以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8 教师应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做到有效控制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技术动作错误,疲劳,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力学原理等情况时,教师应及时对各种现象做出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在练习之前要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运动伤害。

9 教师应掌握必要的体育保健知识和运动损伤治疗手段

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时,作为受伤学生求助第一对象的体育教师,应该用熟练掌握的急救技能对学生实施救护,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痛苦,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的损失。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体育保健学知识,万一发生事故,要及时妥善处理,不能处理的情况,要及时向学校和班主任、家长联系,妥善处理伤害事故。

10 教师对课堂出现的伤害问题处理一定要快、要科学

如果课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伤害事故,出乎自己课前的预设,此时教师也不要慌,要及时了解伤情,对于有把握判断情况的小伤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并让学生休息,交代几点注意事项,不要把小问题扩大化,以免造成大的影响;对于没有把握的情况则绝不要乱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应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或者直接送医院确诊,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在日后经常关心了解学生恢复情况。

11 教师应采取即时有效的放松、整理活动

下课前或运动锻炼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整理、放松活动,此时多采用自我或相互按摩等形式,同时对重点运动部位进行重点放松,来及时消除疲劳。同时,注意保暖防止风寒侵袭;更不能用冷水浴,宜采用温水浸泡。这样有益于消除运动疲劳,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

G807

A

1674-151X(2011)10-056-02

投稿日期:2011-06-12

江秀国(1976 ~),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0.025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器械教师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教师应如“水”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健身器械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竞技武术套路B 级“抛+接”类高难度动作445+8的运动学分析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