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011-08-15陆永宽
陆永宽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实验与调查
上海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陆永宽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咨询访谈等方法,针对上海市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及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客观需要,分析上海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的现状。结果表明,跆拳道选项课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与价值,但是跆拳道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高校;体育教学;跆拳道;选项课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高校跆拳道选项课。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12所高校(不包括体育专业院系)的600名(每个学校50人)、体育部主任15名、体育教师59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参阅了国内大量相关著作、专题和论文,整体了解跆拳道在高校的发展以及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并为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制定了针对上海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领导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
1.2.3 访谈法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和通电话等方式咨询专家,广泛听取他们对于本文论点的建议以及学术上的改进意见。
1.2.4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调查材料运用归纳、判断、综合、分类、比较、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论证有关结论和建议。
1.2.5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选项课在上海普通高校中的开展情况调查
2.1.1跆拳道运动的开展形式截止2010年6月,在上海市内所调查的12所高校中,已有8所开展了跆拳道运动,占66%。跆拳道项目在这些高校中的开展形式有很多种,如选项课、俱乐部、学生社团等。
选项课形式占绝大多数,共计6所,占75%,主要是因为采用选项课这种形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享受到一定的自由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强化学生个性。
2.1.2跆拳道选项课的开课情况调查中的所有高校跆拳道选项课都是2学时,也就是每周上一次课。还有的学校把原来的两年普修课改为两年专选或1+1选项,也就是一年选一个项目,有的学校还在三年级开设跆拳道选项课。从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对跆拳道课的开展有所重视,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跆拳道教学形式,为学生学习跆拳道创造了条件。上跆拳道课所需要的脚靶、护具都由学校提供,服装由学生自己准备,基本上对服装没有专业的要求,普通运动服就可。6所高校都没有进行通级考试,且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级上课。
2.1.3 未开设跆拳道选项课的高校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其原因在调查的12所高校中,有6所没有开设跆拳道选项课。但是,由于学生兴趣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学生自发或者由经营性质的跆拳道馆赞助,建立了跆拳道运动社团,为喜爱跆拳道运动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跆拳道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他们自己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如私人关系、与道馆合作等方式聘请教练,收集相关教学视频,自己寻找场地训练,一般每周训练1 ~ 2次,此种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学无关。由于跆拳道社团中学生水平普遍偏低,几乎都是处于初级阶段,红带以上凤毛麟角,除了会长与个别骨干,所有的会员都是白带水平,并且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不足。主要原因有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约束性差,资金不足,缺少教练、场地、器材,系统训练难以保障,所以会员流动性大,只有不到半数的固定会员,往往一开始组织者与学员双方热情都很高,社团活动红火一阵子之后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限制,坚持训练的人数越来越少,最后连组织者都失去了信心与热情。
在有跆拳道馆赞助与支持的社团中,学生的训练水平要好很多,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跆拳道协会,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请来了原国家队的退役队员来社团进行指导,极大地调动了会员的训练热情,同时增加了跆拳道协会的影响力,这样不仅仅为跆拳道协会吸纳更多的会员,也为道馆招来不少学员,道馆的学员回到学校后,在社团中担任教练,也能整体的提高普通会员的训练水平。
2.2 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
2.2.1 跆拳道选项课教学内容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各高校的跆拳道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初级技术、品势等几个方面,主要学习的大部分还是一些基础东西,如腿法,步法,在实战过程中拳法的应用,还有一块就是品势,包括太极一、二、三章等初级章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跆拳道的基本裁判法等。另外,有较好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的学校,还较为系统地教授跆拳道搏击运动的基本动作,包括太极四章、搏击和自卫防身术等技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比赛、表演,制订自我训练计划,组建跆拳道社团等。参与调查的6所高校中,对跆拳道选项课无一进行分级授课,但是在对学生实际调查中发现,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
2.2.2 跆拳道选项课教材的选用在现有选用的教材上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 教学大纲的选材没有针对性。跆拳道选项课程设置较为简单,针对性强,以练习者兴趣为切入点,因地制宜,选择教学内容,着重培养练习者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材内容设置多元化。选编有利于跆拳道教学任务完成、锻炼效果突出的符合练习者实际的教材内容,同时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教材难度,以达到练习者能够接受和喜欢的程度。
(2) 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前沿。跆拳道的规则几乎是每年都在变化,相对应的对于教师在教授跆拳道课程当中,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要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新换代而变化,如果教材都是一些往年过时的内容,那么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也就毫无用处,跟不上前沿。
2.2.3跆拳道选项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和网络,利用声音、文字和图像进行更加生动具体的讲解,利用网络来进行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教学。然而由于跆拳道品势动作数量多、每个动作所要求的力量、速度、精神状态甚至发音等因素多种多样,与现代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显露出多个方面的弊端,并且往往受到个人能力、身体状况、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使示范动作达到完美无缺,特别是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更容易使学生对技术动作产生错误的认识。
而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能将跆拳道教学中优秀的动作范例、训练方法和比赛过程等,经数字处理,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声音、图像和文字等综合信息在屏幕上展现出来;反过来,通过录音录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影音资料,经过处理后,重新展现给学生,用多角度、分解、慢放、重放和定格等方法,他们就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错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 跆拳道选项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能力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表明,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的有58.9%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学生是极少数,只有6.5%;剩余32.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法缺乏创新;还有2.1%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没有意见或者不清楚,这些大概都是一些经常旷课或者不认真的学生。另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方面,只有9.4%的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上经常组织比赛,20.7%的学生回答教师偶尔在课上进行教学比赛,69.9%的学生回答在课上从未有过教学比赛。
调查表明,有20.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突出重点;12.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针对性比较强,更容易理解;1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不够清晰、无重点;42.9%的教师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8.8%的教师在教学时只做不讲;55.2%的学生认为教师做动作的示范很到位;36.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的动作比较规范;8.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动作一般。这说明,只有32.7%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有效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的东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受,92.8%的学生认为老师在给学生做示范的过程中,动作符合并达到了学生对于跆拳道老师的要求和标准,能够吸引他们继续学习跆拳道。
调查显示,只有8.1%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觉的进行练习;69.3%的学生则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进行练习;有22.6%的学生缺乏主动,如果老师不要求,自己很难做到自觉的去练习。这说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练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跆拳道课上只有6.3%的学生能够有问题及时的提出;有50.7%的学生选择性的问老师问题;43%的学生从来不问问题,无论从任何方面,这说明了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因为在跆拳道课程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而主动的要求解决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教学任务。调查显示,只有2.4%的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中针对某一个技术或者动作细节跟老师进行探讨;有12.6%的学生偶尔和教师研讨过;有85%的学生从来不。
2.2.5跆拳道选项课课时计划安排目前高校的体育课都安排在大学的一年级和二年级来进行,总共有72个学时,也就是说学生每周只有一次体育课,要让他们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挡法、五种基本腿法,太极一章、太极二章、太极三章,跆拳道运动的初步裁判规则,做到能够欣赏跆拳道比赛、正确掌握利用跆拳道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指导自我进行锻炼,使之能够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计划与目标,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3 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条件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跆拳道选项课教学场地据调查,上海市内高校对跆拳道选项课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没有一个学校能够提供合格并且充足的训练场地。室外教学场地大多是水泥地,如果遇到雨雪天气等情况不得不停课,很多跆拳道准备活动,例如横叉、竖叉,技术动作例如翻滚、摔打、扑倒等只能简单的比划,无法真正地进行实践,更谈不上跆拳道实战了,这些状况致使跆拳道选项课室外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2.3.2 跆拳道选项课教学器材跆拳道运动发展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跆拳道经费投入少密切相关的。在跆拳道教学中,个别教师甚至自己买教学资料,而用于跆拳道课需要的如表演板,功力训练板和器械操所用的一般器材,跆拳道馆基本不投入经费。所投入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脚靶、护具等其他等竞技跆拳道器材。跆拳道场地设施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标准的场地,有无专用的跆拳道垫子、镜子、表演板、功力训练板等。跆拳道弹跳、助跑动作多、动作稍复杂、地面动作多,而一般的地板场地坚硬、地毯又不平,对学生身体无益,甚至会造成损伤。
2.4 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
2.4.1 跆拳道教师“教”评价分析
(1)跆拳道针对老师教学评估的具体办法。调查可知,85.3%的学校是根据老师在课堂中的表现来评估;38.1%的学校根据老师在跆拳道这个项目当中的教学水平来评估;22.2%的学校根据教师每周的上课次数来评估;26.3%的学校根据老师发表的论文篇数来评估;14.4%的学校依据老师对于跆拳道这个项目的认真程度来评估;5.2%的学校是根据其对专业水平的高低来进行评估。
(2)跆拳道教学评价方式。调查可知,有80.5%的学校是依靠领导的评语来评估老师;77.3%的学校是根据老师平时上课的表现来评估;83.3%的学校根据老师年终考评的内容和意见来进行评估;12.8%的学校根据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评价的方式来评估;11.9%的学校给予老师自我评价的权利;6.7%的学校根据上课学生的评价来评估;6.8%的学校专门成立了督导组,专门负责教师评估工作。
以上分析说明,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数学校是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另外结合年终考评时的评语来对教师进行评估,这种方法不全面,不能体现一名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整体教学情况。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估工作应当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同时对那些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看他们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如何,这样综合分析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整体工作情况。
2.4.2 学生“学”评价分析对市内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评价内容的调查表明,有93.4%的教师最后的考试内容是以专项技术测试的成绩来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有13.6%的教师同时也附加了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平时表现,迟到、早退等,主要是考勤与课堂纪律,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并占据一定比重;理论考核通常都在整个学生考试成绩中占有很少的比例,这表明了现在各高校体育课的考试方法还是以专项技术测试为主。
跆拳道选项课评价方式的调查表明,有96.5%的高校跆拳道课程的学生的最后成绩是通过任课老师来给予评定的, 3.5%的则采用其他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进行评定,包括体育委员对学生进行考评、班体育委员会组织考评等,这都属于学生自评或者互评的方式。
根据走访发现,有接近1/3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跆拳道教学评价机制不能反映自己真实的跆拳道水平,简单的课堂考核太过片面,完全忽略了自己在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并且跆拳道道义精神的体现,在现有的考核中是被完全忽略的,所以在跆拳道最后给予成绩的过程中,不能死板地停留在分数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跆拳道课程,学习到真真正正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让他们通过学习跆拳道的理念和道义,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分数只是片面的,学以致用,要通过课程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性格、文化素养,让他们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自信的程度,为使他们最终成为优秀的人才来铺平道路。
4 结 论
上海市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已步入初级阶段,但跆拳道运动在上海市高校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在目前各个高校进行跆拳道教学的老师较少,而且在职称、年龄的分布上十分不合理,年轻没有经验的老师太多。学生对跆拳道虽然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跆拳道认识过于肤浅、片面,选修人数很多,但是能够从始至终坚持训练的并不多,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学结果与学生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上海市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跆拳道特有的竞技性内容;教材多样化,质量参差不齐。上海市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条件不达标。教、学双方的评价体系中,都存在参考标准单一甚至错误的现象,缺乏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遏制了评价对教学双方激励作用的产生。
[1]张俊杰.对普通高校开展跆拳道教学的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2007(9):36-37.
[2]余千春.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动机的对比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07-108.
[3]吕景章.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8(15):193-194.
[4]何利强.浅析上海市普通高校开展跆拳道课的利弊[J ].体育世界,2008(6):83-84.
[5]王艳秀.高校跆拳道选修课的技术教学探讨[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2):78-79.
G853
A
1674-151X(2011)11-081-03
投稿日期:2011-07-18
陆永宽(1970 ~),讲师,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