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探析
2011-08-15许晓琴
许晓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江阴 214405)
理论与方法探索
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探析
许晓琴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江阴 2144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高校体育与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找出高校体育、安全教育以及生命教育三者之间的联系,旨在为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高校体育;安全教育;生命哲学、生命教育
高校体育安全教育即高等学校在体育教学、大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中,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本质就是关注大学生生命质量的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高校体育安全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被视为影响高校体育工作实施的一对坚韧的矛盾。由此而引入生命哲学的思想,可以缓解这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和谐发展,共同提高,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为学生更好地实行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1 “生命哲学”的诠释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史和文化,以至人与周围世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换言之,从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由于对生命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角度和层次的不同,这一思潮的哲学家们在理论上往往有重要区别,由此形成了一些各有特色的派系。尽管生命哲学内部并不统一,但不同生命哲学家之间仍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不把生命看做是物质或精神、感性或理性的实体,而看做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他们既反对把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还原为物质或精神存在,更反对把它们的特性简单地归结为物理特性,而认为应当把它们看作是具有活力或者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哲学所应探索的不是世界的物质或精神本原,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他们都强调生命的变异性和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并由此强调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的差异性,从而具有非理性主义倾向。站在今天的立场看,世间一切事物没有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
由此看来,生命哲学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感受、研究人的本质——不仅仅要活着(客观存在着),而且要健康的活着(主观创造性的),甚至是幸福而快乐的活着(心灵世界独特的感悟)。但这些都不能用准确的科研数据告诉人们,而只能用直觉让自己体味。生命哲学认为,生命是可塑的,可以改变的。生命哲学不否认科学,但更关注人文。对生命哲学的理解必须借助生命教育的手段。
2 加强高校体育安全教育意识,教师的生命教育是首要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中屡见运动扭伤、擦伤、骨折、猝死等多种伤害事故,加之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纲要、标准、条例、法规等文件,在强调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十分重视体育安全工作。很多高校领导存在一种“只求在学校不要出现体育伤害事故”的思想,对体育教育采取不重视、也不忽视的态度。于是体育教师就产生一种“只求在我的课上不要出现伤害事故”的思想。课中尽量减少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难度。没有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教学,相反是以一个教书匠的身份去完成一个任务而已。体育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抽象的、静止的人来对待,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生命的了解、关注、关怀与呵护”。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没有挑战、没有激情的模式产生厌学,认为体育课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是浪费时间,使学生对运动的意义产生了模糊,运动意识逐渐缺失。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注重高校体育安全的同时,首要让高校体育教师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让教师为自己上一堂生命哲学的课。高校体育教师自身要能认识生命,把握生命的真谛,正确对待生命,重视生命整体发展,追求生命真、善、美的和谐发展。这样的教师必能以自己为榜样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学生,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有研究者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实生命教育更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的温饱问题已解决,需要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健康的方式,于是体育锻炼成为人们寻求健康生命、健康生活的重要渠道。由此推论,体育课应该成为学生获得和掌握体育锻炼知识和技术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做到这一点。而为了所谓的安全,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于不顾,实属工作的失责。引入生命哲学的思想可以让高校体育教师在面对“上层指导思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自身追求”中找到解决矛盾的切入点。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切入受教育者之生命,关键是教师首先得真正切入自身的生命,“即用生命去‘教书’和‘育人’,不仅教会学生专门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同学生展开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培育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果教育者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神圣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缺乏爱、热忱和责任心,将自己的生命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切入学生的生命,最终势必还是外在化和空心化的教育”。唯有被生命哲学所武装思想的体育教师,才不会被有关学校体育安全的文件思想所束缚,真正发挥一位灵魂工程师的作用。
3 落实高校体育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生命教育入手
如今在校的“90”后大学生们,大致将他们归为以下3类:第一类就是懒,从小娇生惯养,几乎没有吃苦的经历。体质问题严重,大多数属于亚健康人群,体型偏胖或偏瘦,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五大项身体素质测试中,占到三项合格者就寥寥无几了。体育对他们而言更多是脏、累、怕。课余与其说去操场做运动,还不如呆在寝室睡觉、上网。现代通讯工具发达,娱乐项目层出不穷,更使得这部分学生无心运动,导致体育课时无力参与运动,在老师的监督下勉强完成上课任务,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要求,极易出现体育安全事故。第二类学生概括为活,喜欢新鲜事物、寻求刺激,他们喜欢体育活动,但对老师的安全教育无暇顾尔,对没有掌握好的运动技术就开始创新,也很容易出现体育安全事故。第三类为乖,什么事都听家长老师的,没什么主见,这类学生没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他们参与的运动就是为了考试合格,与前两类学生一个显然的区别在于他们很重视健康,却害怕体育运动时给他们带来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学生,都必须从生命教育入手。“生命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天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好的教育方式,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构建人的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活动。”肖川博士也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与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它是生命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潜质,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教育,让学生理解生命来之不易,应好好珍惜。逐步形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完善生命、欣赏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不要等到失去健康时,再来求健康。大学时代正是身体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将健康根基打牢,终生受益。健康的身体才是将来学习、工作、生活的资本。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将无其他可言。让学生们明白学校体育是为了他们的健康,为了他们美好的生命,任何人都不应该随便丢弃体育锻炼的机会,都应该在确保体育安全的前提下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使自己的生命更安全,让自己的生命发挥出更灿烂的光芒。“体育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实践性。根据不同的生命安全教育角度,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逃生技能学习、珍爱生命的学习、生活安全的学习、运动安全的学习。”将安全教育融入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将此三者通过提炼、整合,为学生的健康服务,为其优质的生命服务。
4 结 语
确保高校体育安全教育,不应该是体育课内容的删减,运动强度、运动难度的弱化。应加强对抗性项目、生存能力等项目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明确教师和学生都是可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教师通过感悟自己的生命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细心而有激情地传授运动技能和技巧,用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生命潜能。
落实高校体育安全教育,还应赋予高校体育新的教育功能——生命教育的功能,改变传统体育教育忽视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观念,提倡生命教育的体育安全教育理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运动增进生命健康,提升内在的幸福感,获得高品位的生活。
[1] 史景锋.高校体育安全教育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4):247-248.
[2, 3] 王春燕.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35.
[4] 史仲文.生死两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
[5] 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
[6] 孟建伟.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9):6-7.
[7,8] 吕维纯.生命教育:高校的现实责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4.
[9] 王子朴.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9(12):22.
G807.0
A
1674-151X(2011)05-09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47
投稿日期:2011-12-08
许晓琴(1978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