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0年以来我国高原训练文献分析及研究方向思考

2011-08-15王华叶

运动 2011年5期
关键词:高原运动员研究

王华叶,林 岭,李 威

(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

1990年以来我国高原训练文献分析及研究方向思考

王华叶,林 岭,李 威

(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总结了我国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的方向与特点,思考并提出了未来高原训练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我国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机制,建立起了比较成熟有效的科研监控和保障方法系统;我国高原训练研究在项群分布方面不平衡;高原训练研究应更加关注不同项目的高原训练方法与模式创新。

高原训练;现状;特点;研究方向

1 前 言

所谓高原训练指得是在高海拔条件下或模拟高海拔环境下进行运动训练。通过国内外大量研究与实践,一般认为比较合适的海拔高度为1800 ~ 3200米左右。主要的模拟高原训练法有高住低训、低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和间歇性低氧训练[1]。目前,国内外高原训练实践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周期体能项目,包括田径、游泳、划船、自行车、冰雪运动等,一些项目已经把高原训练作为重要的能力训练和赛前状态调控手段,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功经验。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有些项目在探索高原训练方法与规律的实践和系统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其系统化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水平已经滞后于队伍的训练实践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1990年以来的高原训练文献分析,归纳总结我国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现状,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思考。

2 国内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现状分析

从1990 ~ 2009年,我国关于高原训练的研究文献406篇。从文献的数量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高原训练的探索研究阶段,1990 ~ 1995年所检索到的文献数量为8篇,占总数的2.66%,研究的方向涵盖了“高原训练实践与方法探索”“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医学问题”等几个方面。由于这个阶段是对高原训练的尝试性研究,因此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原训练的特殊环境是否会对运动员身体器官造成功能性影响(主要是心功能),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运动员高原训练后较训练前在心脏面积、右心房宽径、右心室高、右心室(壁)厚度及肺动脉凸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2];高原训练对心输出能力(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较平原提高10% ~ 20%[3]。这个阶段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冰雪等耐力项目运动员。

1996 ~ 2000年研究文献呈现增多趋势,共检索到文献41篇,占总数的10.51%。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各项目高原训练实践与方法探索(15篇)、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20篇)、基础理论研究(7篇)。这个阶段研究者们开始从具体项目的实际出发,关注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涉及的项目包括皮划艇(2篇)、足球(1篇)、古典式摔跤(2篇)、中长跑(4篇)、竞走(5篇)、赛艇(2篇)、滑雪(2篇)、速滑(2篇)。在这20篇中,有15篇是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篇是训练方法,2篇是医学问题,可见在这个阶段,对高原训练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热点。具体指标有血清睾酮、血红细胞、血清激素、血乳酸、唾液睾酮等指标。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包括高原训练后血清睾酮的升降变化,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机体的机能状况与疲劳积累程度[4];高原训练后血清酶活性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情况,从运动后血清酶活性变化后机能情况评定及训练负荷安排有一定指导意义[5];在高原训练中,肌肉氧利用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慢于心功能的提高[6]。可见,研究的目的大多数用于这些指标对训练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同时,随着实验室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有些学者开始进行实验室模拟高原训练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模拟高原训练对小鼠(或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论是在模拟高原低氧训练的动物模型中得到的,有关研究结果提示低氧环境下,中等强度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对无氧代谢能力也有影响。为下一步对高原训练生理机制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为从动物实验过渡到人体实验提供参考[7]。

2001 ~ 2005年,由于北京奥运会临近,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共检索到170篇文献,占总数的45.72%,有66篇是对各具体项目高原训练实践与方法的探索。这部分文献中,主要是在高原或模拟高原环境下(高住低练)训练后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身体机能的变化,其中大部分研究跟以往的研究结论比较吻合,如高原训练期间的血液成分变化可以作为机体是否适应高原环境和训练负荷的重要评价指标。在高原训练对有氧能力的提高方面研究报道很多,在一项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测试中,模拟高住低练组每天在相当于2500m高度的低压氧舱内停留12 ~ 13小时,在正常条件下训练,实验连续4周,追踪测量血清EPO和血红蛋白,结果显示模拟高住低练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有效措施[8]。科学监控与保障在这个研究阶段也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与之相关的文献数量为22篇。高原训练的科学监控主要以生理生化指标为主,利用最大摄氧量、通气阈、血色素、血尿素、血乳酸、心率等指标来说明高原训练安排的负荷强度是否合理。同时,一些学者针对高原训练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探讨,有代表性的研究结论包括在高原训练中应更多地选择低纬度高海拔地域,应充分考虑运动专项、个体差异和训练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和训练基地[9]。

2006 ~ 2009年,共检索到文献153篇,占总数的41.11%,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仍是以各项目训练实践与方法探索为主,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训练学效应以及科学监控的研究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研究者已经认识到高原训练不仅仅是平原训练的移植,在对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监控训练过程成为近年来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从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高原训练监控过程和手段还比较单一,仍是以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上来分析问题,当身体机能发生变化的时候,用生理生化指标去解释无可厚非,但是在分析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所采用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只是高原训练生物学效应评价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不能代表高原训练的整体效应,特别是应该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变化结合起来系统考虑高原训练的效应。在进行高原训练有关研究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高原特殊的环境对训练效应的影响、对训练方法与模式的影响,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去高原训练的特殊目的。如果我们在对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效应实施训练监控时能够考虑的再充分一些、全面一些,针对性更强一些,也许会更好地评价和实现高原训练的效果。

通过对近20年来高原训练的文献分类发现,对“具体项目训练实践与方法的探索”和“训练的生物学效应与机制”一直是教练员与科研人员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几乎贯穿整个研究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者们主要以医学研究为主(心功能研究),为接下来的研究做了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具体项目的高原训练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和评定高原训练的效果;2000年以后,高原训练的研究数量明显增多,也呈现出研究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高原训练的科学监控与保障成为研究的重点;2005年以后,对高原训练的具体项目训练实践与方法的探讨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的出发点是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去谈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文献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重复性,研究视角相对单一,不够丰富。高原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方式,在运动训练周期中占有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运动员机体处于什么水平进入高原最好,应该安排哪一个训练周期进入高原,进入高原是为了加强哪一方面的能力,通过什么具体的训练手段加强运动员所要增强的能力,下高原回平原后竞技状态的调整需要多长时间(高原训练如何与平原训练合理衔接),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的心理变化情况,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副作用等等问题,在所检索的文献中所占比例很少甚至没有,这是我们备战伦敦奥运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

3 国内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特点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国内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结合项目训练实践的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2)现象描述性研究为主,机制探索性研究较少;(3)周期体能项群研究为主,格斗类重竞技项群研究较少;(4)科研监控与报障方面的研究为主,训练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少;(5)高原训练对有关项目的能力与成绩提高有积极作用的研究结果较多,对能力与成绩的提高没有作用或者有负面作用的结果较少;(6)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为主,对无氧代谢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甚少;(7)国外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和验证性研究为主,理论与方法创新性研究较少;(8)结合项目训练环境以运动员为被试、研究设计控制不严格的准实验为主,条件控制严格的实验室研究较少。

总体看,我国关于高原训练的实践与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且在一些项目的能力训练和状态调控方面及科研监控与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而有效的科研监控与报障体系和能力训练及竞技状态调控方法体系,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帮助某些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和奥运会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科技先导”作用,诸如皮划赛艇、游泳、田径、冰雪等[10-12]。在20世纪90年以来的400余篇研究文献中,涉及到格斗类重竞技项目的研究只有10篇,只占研究总量的2.5%,而且仅有的少量研究中涉及到国家队层面的研究报道几乎没有,有关研究的层次、系统性及水平均较低,迄今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系统和科研监控与报障系统,作为奥运夺金大户重竞技项群的高原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4 未来高原训练研究方向思考

高原训练前首先必须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方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1)结合项目特点,根据实际训练需要进行不同高原训练方法的选用与组合方式研究,如欲提高有氧耐力可以主要选择高住低训、高住高练低训方法;如欲提高无氧酵解能力和耐酸能力,则应选用低住高练和间歇性低氧训练。(2)高原和模拟高原训练过程中,研究根据不同训练目的的具体训练方法组合,如不同时间与强度的持续性训练、间歇性训练和重复性训练手段的合理安排方法等。(3)研究不同训练手段的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的合理安排方法,关键点是如何保障训练强度、动作速度等。(4)系统研究高原训练的科研监控与综合保障方法系统。(5)系统研究高原训练周期与时程的合理安排、高原训练不同阶段的训练安排与方法组合、高原训练的训练学和生物学效应、高原训练对竞技状态的影响与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等。(6)系统研究高原训练有关医学问题,如高原训练对体重控制的影响、高原训练中的伤病防治、过度训练与疲劳恢复等。(7)加强对格斗类重竞技等混合代谢功能为主项群的高原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有关项目的高原训练规律及可行性,为指导有关项目开展高原训练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8)系统开展高原训练中心理问题的研究,如高原训练中的心理应激性质、程度、不良反应及应激应对方法,高原训练中的动机水平、心理疲劳、心理健康等问题,高原训练中的心理状态调控方法等。

[1]胡扬.关于高原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865-868.

[2]王树云.“心脏X线测量在高原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11(4):216-219.

[3]王桂云.应用彩色多普勒时实显像评价高原训练对滑雪运动员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4):207-210.

[4]赵晋,王庆君.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清睾酮/皮质醇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2):137-139.

[5]刘海平.高原训练期间血清酶活性的变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4):74-76.

[6]王庆君.通过血乳酸变化曲线对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成效的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2):139-142.

[7]王荣辉.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乳酸脱

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31-33.

[8]田中.模拟高住低练对提高有氧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12):2333-2335.

[9]张薇.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与高原训练的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7-90.

[10]张志军.高原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119-120.

[11]高炳宏等.模拟“低住高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5(2):54-60.

[12]翁庆章.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G808

A

1674-151X(2011)05-03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5.015

投稿日期:2011-01-05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国家男柔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9090)。

王华叶,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训练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高原运动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高原往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