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研究

2011-08-15任学锋

武术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课余武术活动

任学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通 226010)

关于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研究

任学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南通 226010)

文章通过对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在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中存在目的意义不够明确、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设施紧缺、小学武术教师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小学 课余武术 训练

1 前言

武术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小学阶段是我国进行各类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受教育的人数之多,教育面之广,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相比的,因此,要普及与推广武术运动,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进行研究,旨在为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小学开展武术训练活动的论文、著作,了解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信息。

2.2 咨询访问法

咨询相关专家,并与小学武术教师,小学生进行交流。

2.3 归纳分析法

将所获资料、见解等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现状

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很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武术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武术教育,早在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新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就列入了武术内容,不同时期又不断地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过多注重文化课,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学校的武术教育也是“名存实亡”。近期由于国家对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武术宣传力度的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老师、学生对武术有了比较全面与正确的认识,对武术的喜爱程度大大增加。如今,单纯的学校体育课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武术教育的要求,于是以武术兴趣小组为主要形式的课余武术训练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学校武术教育的不足,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分析和解决。

3.2 开展小学课余武术训练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开展小学生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

课余武术训练是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课余武术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通过课余武术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课余武术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遵守纪律的思想作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教育功能。然而,很多学校领导、武术教师以及家长仅仅看到了武术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学习武术可以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而忽视了武术教育对小学生更深层次的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重视程度的不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等,影响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全面教育效果。

3.2.2 教学形式单调,不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自身选择武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于他们对武打影星的崇拜和对武侠小说的痴迷,往往给武术赋予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在他们的心目中,武术就是飞檐走壁,就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可是一旦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自体验,当他们就会发觉真实的武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武术是一项艰苦的运动,老的训练方法往往更重视苦练、勤练而忽视了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当他们发现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习武的兴趣便会逐渐地减弱。

3.2.3 教学设施紧缺

武术常用器材(例如:刀、枪、棍、剑)的缺乏也是严重影响武术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学校领导对武术课的了解以及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个别领导认为武术没有器材也能开展,把资金都花在了田径等各种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上,而忽略了武术器材的配备。然而这种做法却严重制约了武术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从而影响了课余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质量。二是资金短缺。这种情况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比较常见,这些学校虽然希望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但由于资金短缺,也只有先从体育器材上动刀,精减开支,因此,武术器材的配备也就难逃此劫。许多乡村的武术教师都处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3.2.4 小学武术教师的总体水平不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心理品质、身体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水平较高,而在教育观念和业务素质方面的水平较低,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素质比较欠缺。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第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将学校有关领导、武术教师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增强武术教师的理论与教学能力。(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请一些学生家长参加);第二,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对武术有比较全面与科学地认识,增强家长对学生参加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支持力度。

4.2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武德教育,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武德教育是稳定学生习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当学生疲劳时,教师可安排间歇休息的时间。与此同时,抓住机会为学生讲述一些激励人的历史故事、民族英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刻苦训练的意志力,及时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手段。第一,在进行讲解时要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启发、评比、表扬、讨论、发言、提问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燕式平衡”这个动作时,教师不直接示范、讲解,而是先进行启发,“这个平衡动作做出来要像一只小燕子在飞翔”,让学生凭想象自己完成。教师进行评比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后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并自由发言提问,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示范、讲解。这种方法不仅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营造出了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二,在练习时选编适当的动作组合,配以音乐。利用音乐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机体的潜能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体会和感受各种动作的节奏、风格、速度和强度等特点及其变化,减少紧张情绪,使动作更加自然、舒展,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在运动中产生丰富的表现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创造学习武术的良好氛围。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与练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提高技术、技能,加深对武术的理解,强化习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期间进行武术练习,并且给予他们指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武术学习与训练的环境。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用资源。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而多媒体教学中活动的形象,和谐的声音,美妙的动画,可以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懂。例如: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运用幻灯、录像等媒体,可以避免单调的说教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欣赏画面,从而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4.3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有关领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武术场地、器材对开展武术训练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加强监管力度。地方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各种武术场地、器材设施配置情况纳入各种检查、评估、验收之中,并作为硬性规定,确保武术场地、器材的配备完善。第三,多方筹集体育资金。应将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学校资金、学生缴费等多方面集资途径进行合理结合,充分调动各资金来源,尽量将因为资金短缺造成的场地、器材的不足减小到最低。

4.4 进一步提高小学武术教师的总体水平

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武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因此,首先要做好学校武术教师的选聘与安排工作,让最优秀的武术教师来担任课余武术训练的工作。其次,对有关武术教师进行综合培训,不仅要提高武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提高武术教师良好的品德意志、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5 结语

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在开展小学课余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家长、教师对开展此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教学形式单调;教育设施匮乏;教师水平不高等。因此,学校在开展此活动的过程中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小学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质量,做好武术在小学阶段的推广与普及工作。

[1]高 嵘,王建华,高 航,王晓东.不同中小学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尹海立,姜玉泽,邓永明,李臣锋.对山东省中小学生武术课兴趣与动机的抽样调查与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张茂于.关于中小学武术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4).

[4]朱向中.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探索[J].搏击·武术科学,2006(3).

[5]陈雁飞.中小学武术教学新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04(6).

[6]徐培兴.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3).

On the After-class Wushu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

Ren Xuefeng
(P.E.Department of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Jiangsu 226010)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after-class Wushu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the paper finds that nowadays there is less clear purpose,tedious form,facility shortage and lower level of teachers,these problems in the after-classWushu training,and then the paper findssome solving methodsof them.

Primary schools After-classWushu Training

G85

A

1004—5643(2011)04—0069—02

任学锋(1982~),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课余武术活动
丰富的课余生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