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

2011-08-15孙光鹏曹庆华

武术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耐力手段

孙光鹏 曹庆华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

孙光鹏 曹庆华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散打是一项斗智较力的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本文阐述了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对于如何进行更好的身体训练提出了建议,目的是为教练员合理提高规划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希望能对我国培养优秀散打运动的后备人才有所启示。

散打 身体素质 训练方法 训练手段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查阅并检索到的有关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文献资料,为分析论证提供参考。

1.2 专家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散打教练及相关专家,结合收集整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思和撰写,为此研究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3 综合分析法

根据文献资料与分析结果,结合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分析,为选题研究设计等步骤提供理论上的论证和逻辑上的支持。

2 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研究

2.1 力量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力量素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的力量及抗阻力的能力,在安排身体训练过程中既要抓紧力量这个基础,更要注意使其结合散打运动的特点,按其所需采取合理有效的计策。[1]力量素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但为了便于运动训练的组织和实施通常将其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2.1.1 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内在随意收缩中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力值。由于散打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很少需要表现最大力量,况且最大力量训练容易造成肌肉粗大,对肢体行动动作不利,因此散打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比例相应较少,通常应控制在30%或20%以内。发展最大力量常用手段有:(1)负重练习,(2)击靶练习,(3)对抗练习。

2.1.2 快速力量

快速力量也称速度力量,兼有力量与速度的双重特征,它是指肌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的能力。快速力量在散打运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力量训练的计划中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通常不低于30%或50%。发展快速力量的常用手段有:(1)克服自身体重练习;(2)负重练习;(3)击打练习。

2.1.3 力量耐力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保持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兼有力量和耐力的双重特征。散打比赛异常激烈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力量耐力以保证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技战术正常发挥,因此,力量耐力在散打运动员整个力量训练计划中应占一定比重,通常在30%以上。发展力量耐力的常用手段与发展快速力量的常用手段基本相同,主要是练习时两者的负荷特征不太一样。

2.2 速度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通常依其表现形式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2]。在散打运动中这三者是综合表现出来的,其特点是在攻防多变的情况下要求运动员能将三者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运动员在比赛中进攻或防守运用技战术时都有很多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判断反应正确迅速,转换速度快,并且频繁使用各种攻防技术于实战中,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专项特点对速度素质进行更进一步的科学训练。

2.2.1 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对对手动作变化及意图的正确判断,并相应的作出反映的能力,也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反映的快慢,而信号刺激法是提高反应速度的基本训练方法,在散打运动中各种信号刺激主要表现为视觉信号刺激、触觉信号刺激和听觉信号刺激,因此,在训练时应以这三种信号的不同表现形式对运动员进行反应速度的训练。同时训练散打运动员的反映速度最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预测和判断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经常进行各种条件实战、实战和比赛以及通过录像观摩提高预测和判断的能力,在训练的实战中还有许多手段和途径可以选择利用,如打移动靶和防反练习等。教练员和运动员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出富有成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2.2.2 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在散打运动中通常表现为拳法击打的速度、腿法蹬踹的速度、摔法发力的速度,以及防守时躲闪和格挡的速度等,为此要提高动作速度,必须要有目的地发展相应的运动能力,而发展散打运动员动作速度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大强度的重复训练法,其原则是每一次练习以速度不至于降低为准,间歇充分。其手段是采用无负荷或轻负荷的技术动作练习。在训练实践中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练习手段:(1)分解练习;(2)减阻练习;(3)变换练习;(4)助力练习;(5)声响刺激。发展动作速度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很多,如利用“疾跑”的效果,游戏法和比赛法可以刺激运动员高涨的情绪,会使最大速度可能性有所增加。

2.2.3 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是指改变自己身体位置的速度快慢。它是反应速度、动作的综合表现,在散打运动中,位移速度表现为起动快、移动迅速两个方面[3]。只有起动快、移动迅速才能有利于调节与对手之间的距离,使你控制距离,以便有效实施攻防,为此我们在训练实践中,应根据散打运动位移速度的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1)高频率步法移动练习;(2)高频率步法转换练习;(3)腿部爆发力练习。

2.3 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散打运动是一个直接对抗的竞技性项目,在激烈多变的比赛中,始终要求运动员有很高的速度与力量,在一局的两分钟内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并且在三局的比赛中的局间休息只有一分钟,比赛强度大、时间短,局间休息不足以恢复,因此,根据这些特点可知:散打运动应属于一种以高强度无氧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为在运动中发挥出较大优势,提高耐受能力,我们结合散打运动的实践,以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来加以论述。

2.3.1 一般耐力素质训练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完成长时间工作的总体能力,训练负荷基本特点是负荷量大、强度小[4]。通常有两种方式发展一般耐力,一是采用单一的练习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二是采用变换的练习进行长时间的训练。

2.3.2 专项耐力素质训练

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按特定强度、质量要求长时间进行专业运动的能力。散打比赛所要求的耐力素质,属于无氧耐力。因此,散打运动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发展无氧耐力和无氧与有氧混合耐力的训练方法为主,通常是中长时间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以及短时间的持续训练法,散打专项耐力的训练通常采用下列具体方法和手段来发展:(1)空击练习;(2)打沙包练习;(3)打靶练习;(4)对抗练习。同时还可以采用越野跑、间歇跑、变速跑、跳绳等来提高运动员长时间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

2.4 灵敏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5]。在散打比赛激烈对抗、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要求运动员必须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技战术,而这三点只是灵敏素质的基本特征。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强度一般较大,要求神经的兴奋性较高,因此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练习的次数不宜过多,组间休息时间要充分,以免影响训练的效果。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练习:(1)假想练习;(2)对抗练习;(3)喂引练习。

2.5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散打运动中运动员柔韧性的好坏对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主要基础,良好柔韧素质可以促进其他运动素质的提高,同时可以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根据人体解剖结构特点,柔韧包括四肢和躯干各关节的柔韧,其主要关节有:肩、肘、腕、髋、膝、踝及脊柱等。散打是一项竞技格斗赛项目,对各关节的柔韧性有较高要求,它是动作质量和动作灵敏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训练实践中应不断加强以四肢和躯干为主要训练手段的柔韧性练习。建议在每节课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柔韧素质训练,并且以主动性结合被动性、动力性结合静力性练习为主。

3 结论

通过以上叙述,了解到散打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将使机体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练习负荷没有突出专项特点,使运动员体能总是保持在低水平。因此,要重视身体素质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散打专项身体训练的研究,将身体训练纳入运动员的系统工作中是当前提高我国散打竞技水平的关键措施。

因此,我们应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身体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高度认识到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正确把握散打运动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根据散打比赛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各项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制定和实施全面、系统的身体训练计划,加强对身体训练的科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这样才有利于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

[1]李鸿江.学校体能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劲松,徐 琳. 散打力量速度耐力的生理学分析与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87-96.

[3]刘劲松,李正中.速度在散打技术中的体现及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2-133.

[4]白永正,权黎明.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叶 伟.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Sanda Athletes Physical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Sun Guangpeng Cao Qinghua
(P.E.Schoo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mqiXinjiang 830000)

Sanda is a battle of wits than the force of intense confrontational exercise.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Sanda athletes physical training,as to how to do better phsycial training,shows its own opinions,aims to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coaches making plans to improve athletes physical training,hopes to form some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Sanda reserved talentsdevelopment.

Sanda physique training methods training means

G85

A

1004—5643(2011)04—0055—02

1.孙光鹏(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耐力手段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