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2011-08-15吴振忠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363603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势能新课程高中物理

吴振忠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363603

对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吴振忠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363603

当前新课程教学实践强调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科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和应对措施.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强调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索与学习的兴趣;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树立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科学态度。

课程改革; 教师定位; 三维目标; 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案例

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统的对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希望通过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科技能力,从而伴随着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了新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组织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通过不断改进,改变固定的思维模式与教学习惯,逐渐达到新课程标准。

1.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

1.1 教师的角色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下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这一特定角色在新课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具体包含:(1)提供学生成长需要的系统和正确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塑造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智力和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成员;(3)培养学生成为新环境下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一定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要求课堂上教师也是学习者,课堂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而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到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

1.2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除了以上所述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以下素质也是21世纪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1)教育家的意识。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自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3)健康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

2.1 三维目标的提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科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

“我们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2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的定位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或态度的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各门学科也都包含这方面的任务,因为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

例如:在探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内容时,相应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运动的独立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在“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领会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两节知识的分析,其中引力能使光线弯曲,这是个惊人的预言!普林西比岛的日全食的相关照片与实验数值就很好吻合了相对论语言。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唯有敢于向真理挑战、想传统的观念挑战,才有可能创新。

新课程改革以三维的目标进行来设计的,三维目标的确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个维度能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3.新课程教学实践:

3.1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亮点,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给学生有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在于结论,探究过程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探究的欲望。

3.2 教学设计案例:

3.2.1 弹性势能的改变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弹性势能的表达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进行分析的?这对我们讨论弹性势能有何启示?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讨论弹性势能应该从弹力做功的分析入手。

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探究规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依次解决几个问题呢?进一步引导学生回答:重力势能与高度h成正比,弹性势能是否也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在高度h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对于不同的弹簧,其弹性势能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找出探究过程中要依次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把握探究的思路。

3.2.2 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水缸盛水的本领,由水缸本身决定,与水缸是否盛水的多少无关。同样,电容表征的是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通过实验探究,可能影响的因素很多。采用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保持电荷量不变,分别只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板间距离或插入不同的电介质。用静电计测量极板间的电压,由电容的定义式 可确定电容 与哪些因素有关。

以上案例没有按传统方式讲授教材,学生逐渐养成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具有特定的教师角色的我们,须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物理新课程目标体系以适应于学生未来发展所需。

猜你喜欢

势能新课程高中物理
聚合电竞产业新势能!钧明集团战略牵手OMG俱乐部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势能的正负取值及零势能面选择问题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