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体会

2011-08-15秦亚广东省博物馆

剑南文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馆藏病害

秦亚 广东省博物馆

浅淡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体会

秦亚 广东省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事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继承了传统技术的同时,也借鉴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技术。作为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笔者对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应重视对文物的前期研究,规范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写

对文物前期信息的采集工作十分重要,充分了解文物背景是保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第一步,它包括:相片、历史信息、价值评估等信息的收集;样品采集与处理等。随着科学检测在文物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为了更好的开展文物研究工作,在新时期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文物的科学检测环节也尤为重要。通过各种科学仪器对文物进行观察和定性定量的检测分析,我们可以获取文物的材质、制作工艺、病害机理、保护修复材料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07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已陆续正式颁布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馆藏铁质文物病害与图示》、《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文物保护事业将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二、加强预防性保护,确定好保护工作优先级

文物内在的老化犹如人体的自然衰老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我们涉及到的文物修复一般都是抢救性的,即文物生病后才实施保护。但文物不患病则已,一病就是无法根除的“慢性病”,很难恢复原初的模样。所以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我们要倡导“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不仅要对濒危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还要对正在老化中的文物提前采取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以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一般是视文物级别来确定工作的优先级别,珍贵文物、级别越高的文物越是受到重视,一般文物的腐蚀破损常常被忽视,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受到保护修复,从而使病害情况加重,甚至造成扩散传染。在国外的修复理念中,是将文物的残损程度和珍贵级别综合考虑,以此判断文物保护修复的紧急程度,通常分为“紧急且重要”、“重要非紧急”、“紧急非重要”、“非紧急非重要”四个程度。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这些文化遗产的原貌。

三、规范保护程序,提高技术可靠性

文物保护方案通过审核后,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修复原则进行修复保护,为了避免造成“保护性破坏”,所有修复材料都需要经过试验确保安全可行方可用在文物上。

在文物保护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引入的新材料的各种性能十分的了解,所使用的材料原则上不能对文物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对于未在文物保护方面使用过的材料,应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系统科学的试验,以确定选用该材料的可行性。

四、完善修复档案

修复档案详细记录了文物在修复前后的照片、病害情况、修复技术和材料,通过它可以完整的还原该文物的修复过程,对以后的再保护和再修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早期,因为修复档案建立制度不完善,档案记录不完整或丢失时有发生,这几年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就时常因此大大增加了难度。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建立文物修复档案的意识,在修复过程中对于每个微小步骤都要进行详细纪录,建立起一整套包括照相、文字和绘图等各种材料在内的修复档案,以便若干年后的专业人员的参考。

五、重视文物保存环境监控

广州地处亚热带,常年高温高湿的气候非常不利于馆藏文物的保存,会导致文物发霉、生虫、变形、锈蚀、脱彩等。所以在做好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对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控和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文物保存环境一般指的是文物储藏和陈列的环境,即库房和展厅。文物保存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温湿度、光照(可见光、紫外光)、空气污染物(包括尘埃)和有害生物等。不同材质的文物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在程度上是不同的。我们要在库房和展厅设置环境监控设备,做到可以随时采集到环境包括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等指标,并根据保存文物的类别加以调控。

综上所述,虽然文物保护正在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但在技术、理念、制度等方面与国外其他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文物保护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馆藏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春季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