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新批评”的当下意义

2011-08-15李喜仁新乡学院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名作欣赏 2011年27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批评语境

⊙李喜仁[新乡学院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新批评”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20世纪20年代肇端于英国,30年代形成于美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占主流地位。先驱人物是英国的意象派批评家休姆,奠基者当首推艾略特和瑞恰慈。“新批评派正是早期艾略特与瑞恰慈结合的产物,前者提供了思想倾向和部分重要论点,后者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①兰色姆是新批评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从艾略特和瑞恰慈的理论中洗去了心理学的因素,从而把新批评建立在明确的文本中心论 (textualcriticism)基础上”②。他与他的三个学生 (阿伦·退特、克林斯·布鲁克斯、奥斯汀·沃伦)构成新批评的第二代。新批评的第三代的代表人物首推威廉·维姆萨特和勒内·韦勒克。第二代的沃伦和第三代的韦勒克合著的《文学理论》为新批评的集大成之作。“新批评”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上进一步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的批评观,强调文学的文学性,要求把文学作品看做一个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复杂的艺术整体,强调文学艺术本身的价值以及对其作审美批判的批评方法。正如韦勒克所说:“我们必须正视‘文学性’的问题,它是美学的中心问题,是文学和艺术的本质”③。

作为新时期最先引进的理论之一,“新批评”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有过短暂的显学地位。198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刘象愚等人翻译的《文学理论》。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赵毅衡的研究专著《新批评》。但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如过分强调文学的形式研究,多适用于诗歌研究等,加之中国文学的批评传统是重内容轻形式,研究者在给它简单地贴上“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标签后就束之高阁,转而去追逐最新的理论方法。本文在重新审视“新批评”的基础上,在“新批评”中选取三个理论视点,结合当前的文学批评困境来加以论述,力图为当下的文学批评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批评的指向:文本

1934年,兰色姆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诗歌:本体论札记》,首倡“本体论批评”,他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性,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或者内在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当把文学作品看做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对传记文学研究、心理学文学研究的反拨,“新批评”排除从个人的感受、作者背景、道德的角度及其他非内在研究的角度所进行的批评。韦勒克也主张从作品本身展开研究,他认为:“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无论怎样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④。主张把作品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物加以研究 (即重视作品的内部研究),这一观点是“新批评”派始终遵循的理论原则,现在看来,尽管这一原则有些偏激,但必须承认“新批评”提出的回到文本的观点是非常独到而具有前瞻性的。当今的文学批评,对批评对象的虚化、轻视甚至蔑视、忽略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的批评文章不与具体的对象发生联系,而只是把对象作为思想或话语的由头,使得批评悬浮。郭宏安在《读〈批评生理学〉》中就直指外国文学研究界现状:“有些外国文学研究者不读原著,而是根据译本大谈语言的艺术,这不等于不读而论吗?至于只靠着外国人的评论来写评论就更等而下之了,倘若还把它当做治学的捷径秘不示人,那就几近于欺世了”⑤。确实,在当下的文学批评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一些文学批评者,他们无视作品肌质和构成,不去细读作品本身,甚至对作品连印象式的接触都不去进行,而是通过二手三手评论对作品进行侃侃而谈。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文学批评者操持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不是以此作为自己终身安身立命的理想事业,而是把文学批评视为自己进职、进钱的工具,文学批评的品格也逐渐丧失,文学批评正面临种种诘难,成为一种众语喧哗的独语,与读者的距离渐行渐远。笔者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应该是从作品出发,深入作品的每一个细节的基础,力图揭示文本所呈现的意义,揭示作家所要表达的真理。而脱离作品的批评,不但对读者理解作品没有益处,反而使读者坠入云里雾里找不到出路。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批评家难辞其咎。所以,重新审视“新批评”,不是要把文本看成一个封闭的对象,而是要让批评回到文本,从作品出发。

二、批评的切入:语境

新批评的语境研究始于瑞恰慈的语义学批评,他在1936年《修辞哲学》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语境理论的拓展主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加以拓展,那么语境就可以扩大到包括与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如当时的写作环境、人们的种种用法等。其次,从历时性的角度加以拓展,那么语境则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这里词语蕴含了历史的沉积,一个词可能暗含着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某种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一个词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由纵横两种语境所决定的,同时,语境还与语词意义的复义相联系,用语境来检验词语的复义,这样,语境就构成一个意义交互的文学场。“新批评”认为对文本的解读要从语义入手,分析具体语词的语境,把词的复义现象在语境中得以辨析和剥离。这种将语义作为批评的切入点是极富新意的,它回归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由语言建构,分析作品从语言开始。这种切入点带有明确的追求文学性指向,大大开阔了文学研究者的视野,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兴起,文化研究成为文学研究者最感兴趣的领地,他们走出纯文学研究,进入更为有“钱途”的文化研究,这种文学批评彻底沦为了市场经济的附庸,配合了市场化的文学生产,丧失了文学批评的责任伦理,不再为自己时代的文学提供真实、可靠的判断。时尚的文学批评彻底背离了文学研究的“文学性”目的,尽管我们的批评界出奇地繁荣,各种刊载文学批评的期刊、著作大量问世,但这种远离文学性的批评又何尝不是批评的深度失语。

从“新批评”的语境理论反顾自身,可以发现现今的文学批评与真正的文学批评渐行渐远,而要使文学批评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新批评”的语境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角度。

三、批评的方法:细读

“新批评”是很为其细读法批评而骄傲的,文本细读也是“新批评”的最具特色的独创。“文本细读”主要由布鲁克斯提出,它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的。所谓细读,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和解释,在阐明每首诗 (作品)中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这首诗 (作品)的有机统一,即诗中 (作品)的所有因素都是围绕着作品的中心悖论展开的,细读法要求批评者对诗歌 (作品)中尤其是中心词的直接意义及所有内涵意义有相当的敏感,要求细致地寻找和分辨作品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段。这种“向心式”的文本细读法,对理解文本提供了大量的手段,为我们追求文本的意义找到了许多突破口,大大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词汇。当然,这种孤立于作品的内部分析,不顾及文学作品外在的任何因素的理论,也暴露了其根本裂痕。但这种细读式批评无疑对当下的文学批评具有强有力的借鉴作用。正如李欧梵所说:“中国的文学研究传统——至少在现当代文学——一向是宏观挂帅,先从历史着手,反而独缺精读文本的训练。”⑥当下的文学批评成为一些批评家自娱自乐的话语表演,他们也会玩弄批评的新词汇,故作高深状,而对批评的对象则是一笔带过,绝不作深度阐释。这类批评文章我们可时常在报纸、期刊上见到,汗牛充栋,而对文本的细读、深读的批评真可谓凤毛麟角,这其实也暴露出批评家们理论功底、基础知识的薄弱,“这种平庸的批评,只是一种藏拙的文体,它能掩盖批评家文本解读能力、阐释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低下的事实。”⑦“新批评”的文本细读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入文本犹如进入深不见底的海洋,要对此探究,扎实的各学科的知识是必需的。细读法无疑对我们的文学批评者提出了挑战,但又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细读文本,用作品说话,“越是‘后现代’越需要精读文本,精读之后才能演出其他理论招术来”⑧。可以这样说,只有在细读文本基础上的文学批评才能有创新的可能,才能有真知灼见。

尽管“新批评”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退出西方批评的主流圈,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文献而藏之于大学的图书馆,也不是批评家借用的靶子,他们所提出的真知灼见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失色,而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下的文艺界,文学批评凸显出太多的病症而陷入了尴尬的处境。对当前文学批评进行反思和纠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多数追求文学本身的批评家的共同诉求。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的文学批评面临失语的尴尬处境时,重新审视“新批评”,无疑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与探索。

①② 赵毅衡:《新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第12页。

③ [美]勒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丁泓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④ [美]勒内·韦勒克、A.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⑤ 郭宏安:《〈批评生理学〉:自发的批评》,《读书》1987年第5期,第124页。

⑥⑧ 李欧梵:《文学理论》总序 (一),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勒内·韦勒克,A.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第8页。

⑦ 吴义勤:《批评何为?》,《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批评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新锐批评家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今日批评家
跟踪导练(三)2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