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易守 情难防
——看《色•戒》小说与电影中易先生的“情动瞬间”
2011-08-15黄晓天
● 黄晓天
色易守 情难防
——看《色•戒》小说与电影中易先生的“情动瞬间”
● 黄晓天
正文
《色•戒》是作家张爱玲写了近三十年的一个故事:爱国女学生王佳芝奉命色诱特务头目易先生,没想到她假戏真做、由性生爱,在刺杀前一刻际竟放走了易先生;易先生却没有顾念这份“倾城之恋”,而是狠心地将王佳芝及其身后的革命团体一并杀害。在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这篇短短一万字小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注意——直到2007年,导演李安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并大获成功,世人的目光这才重新聚集到《色•戒》之上。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既然是“由性生爱”便必定有一个“生爱”的过程,以及表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关于王佳芝对易先生“情动瞬间”的评论已经足够之多了,其中大多持有“钻戒打破防线”的观点。而情感的另一头——“无情”的易先生——又是如何呢?他是否对王佳芝动过心?如果有,又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动情的呢?接下来我们便在小说和电影中分别寻找易先生的情感踪迹,对比两者对其“情动瞬间”的刻画。
小说《色•戒》虽然一直以第三人称叙述,但它多是用王佳芝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故事,只有当王被枪毙之后才出现了一段易先生的简短独白,表明自己对这一段感情的看法:
想想实在不能不感到惊异,这美人局两年前在香港已经发动了,布置得这样周密,却被美人临时变计放走了他。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
不然他可以把她留在身边。“特务不分家”,不是有这句话?况且她不过是个学生。……
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当然他也是不得已。……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在易先生看来,王佳芝是“知己”,她对他的爱是纯粹的、不夹一丝功利的,如果可以,他甚至萌生了“把她留在身边”也当个特务的想法。现在虽然王佳芝死了,但“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生生世世和他在一起。由此可知,易先生虽然阴险自私、暴力狠毒,但他对王佳芝依旧有着浓厚的情感,他之所以杀她全是迫于政局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易先生感情的终点所在,也是他“情动”之后的结果,但这“情动”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易先生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王产生了感情,小说文本只字未提,因此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李安导演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电影《色•戒》中,他安排了一系列情节去弥补了易先生情感的空白区域。不得不提起的自然有那三段激情露骨的床戏。这三个片段通过易先生和王佳芝身体的互动,象征性地讲述了两人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以及感情的生成,观者可以通过想象了解这床帏之上的爱发展到何种地步,但却始终看不到一个情感迸发的明显标志。反倒是第三场床戏之后,王佳芝在日本酒馆为易先生演唱《天涯歌女》的段落,收纳了先前所有床戏的情感铺垫,将两人感情的升华瞬间——特别是易先生感情的迸发清晰地体现了出来。
日本酒馆位于被日本人占领了虹口区,是两人秘密约会的场所。摄像机的镜头跟随王佳芝的脚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日本人的世界:说日语的日本招待,日本民歌的弹唱,以及荒淫的日本军人。这个世界是荒诞且令人恐惧的,易先生作为这个世界的奴仆与娼妓,他也时刻徘徊在谄媚、恐惧与憎恶之中,阴郁,变态,腐化。
而王佳芝对易先生而言则意味着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没有国家大义、金钱权力,只有儿女情长的世界。导演对此的呈现可谓生动细腻。一开始,王与易所在房间的门外迎面走来几个日本军官,易立马低头掩面,眉头紧锁,王佳芝发现后却是不动生色地将门推上了,把日本人的世界隔绝在外,创造出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空间。紧接着,两人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易:你听他们唱歌,像哭,听起来像丧家之犬。鬼子杀人如麻,其实心里比谁都怕,知道江河日下,跟美国人一开打就快到底了。跟着粉墨登场的一班人,还在荒腔走板地唱戏。你听……
(王沉默,接着两人亲吻。)
王:我知道你为什么约我来这里。易:为什么?
王:你要我做你的妓女。
易(笑):做妓女?我带你到这里来,比你懂怎么做娼妓。
王:我给你唱支歌吧,我唱得比她们好听。易:是吗?
(唱《天涯歌女》。)
易先生首先评价了日本人和局势,但王佳芝没有接话,只是深情地望了易一眼,于是易便主动吻了她。两人的关注焦点从“公”转向了“私”。王顺势躺在易的腿上,说出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约我来这里。你要我做你的妓女。”这两句非常具有调情意味的话,她的重点显然是第二句中的“我”和“你”,即彼此之事,但易的注意力却停留在第一句话中的“这里”这一概念上,他的回话继续表示着对自己和日本人的嘲弄。于是,王便决定给易唱歌,使自己(即两人的感情)再次变为话题的焦点。这一“公”一“私”,一“拉”一“救”的对话(包括沉默和眼神)体现了王佳芝对易先生世界的侵占性,她有能力、并且希望将易先生从日本人造成的精神紧张中暂时释放出来,只注意到自己同两人间的情爱话题。
当易先生专注听王佳芝唱歌的时候,他的情绪随着歌词、王的动作有着明显的起伏与变化。《天涯歌女》有三段不同的歌词对应同一段旋律,歌词摘录如下: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哎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哎呀哎哎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哎呀哎哎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王佳芝唱第一段歌词时,动作有明显的表演意味,而易先生也点起一支烟,笑着听她唱。此时,唱歌还只是表演。进行到第二段,王佳芝唱的速度明显减慢,她倚着房间内的木门,神情颇为悲伤地吟出“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一句,易的表情也随之陡然严肃起来,仿佛在歌词中读出了潜藏的“指责”:家国沦陷,易先生这样的特务便是最大的帮凶。但王接着唱出“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传达出自己对郎——也就是易——的深情,这于易而言,无非是一种肯定,即“就算家山破碎(你是帮凶),我也会一直想着你,因为我们患难见真情,是最难得、最牢固的感情”。易先生的表情由严肃转向深沉,但眼神中开始弥漫温柔。但是,当温柔出现,他便不再看王佳芝,而是低头斟酒,说明他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动容,因为这是特务的一大忌讳。王见其斟酒,边唱边行至易身边,端起酒杯,只唱一句“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便望着易,等他来接酒杯。易接过杯徐徐饮尽,王也继续歌唱,只是这一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她唱得不似表演,而像是在“诉衷情”,百转千回之中凄凄地渴求对方的回应。易没有表示,王将手伸到了易的手边,轻握住了他的手腕,唱起最后一个“哎呀哎哎呀”。这一握终于打破了易的防线,本来佯装轻松的表情在这一握之后轰然粉碎,他皱起眉头,眼眶里泛出点点泪光。他用另一只手抹去了双眼的泪,握住了王佳芝握住自己手腕的手。
这一瞬间,借用张爱玲自己的话说,是“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歌声止息了,一切都静止了,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两颗满满是情的心。王佳芝先把易先生生命的“重头戏”——日本人——关在了门外,再用自己的吻、自己的歌声以及自己的深情占据了易先生的世界,她让易先生意识到,什么国家正义,走狗汉奸,她都不在乎,她的世界里只有他这个人和她给他的爱。我们暂且不去管这歌里传达出的爱是真是假,是情是戏,能够确定的是,易先生被感动了,他饮下了象征王佳芝感情的酒,流出了穿越层层防线的泪。我们很难说这眼泪是逢场作戏,因为他没有必要假装心动,于是,易先生的情动瞬间便在眼泪和沉默的见证下产生了。
正是王佳芝歌里的深情打动了易先生,自此之后,王佳芝不再是先前那个仅仅用来发泄肉欲的身体,而是一个被投注感情的灵魂。听完了《天涯歌女》,易先生立刻给了王佳芝一张名片,让她去挑选钻戒。钻戒是爱情的信物,财富权势的象征,对于一个已有妻室的特务,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爱的证明。
或许是囿于篇幅,又或者是张爱玲刻意为之,小说《色•戒》只给读者交代了易先生感情的“尘埃落定”,并没有告诉我们当中的来龙去脉。而李安导演却在电影《色•戒》里,通过激情床戏的铺垫,以及日本酒馆里的一个吻、一首歌和一片深情,为我们揭示了易先生情动的原因和过程。正如电影的宣传语所说:“色易守,情难防”,即使是在那个人人自危、风声鹤唳的时代,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动情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怕只怕一人动情,一人作戏,到时死在爱手里还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的。令本文的研究对象——易先生——所庆幸的是,动情的不止自己一个,而另一个,比自己要傻得多。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