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V起来”结构整体及其中“起来”的探究

2011-08-15张吉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趋向例句语义

张吉红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对“V起来”结构整体及其中“起来”的探究

张吉红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把像说起来、站起来、听起来等这样的格式用“V起来”进行概称。根据这一格式的中“起来”的虚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两类。“V起来”既可以表达通过V动作,动作涉及事物具有了空间位移的结果,也可以表达动作的开始、持续、进行、完成、实现,还可以表达动作的开始和持续进行状态。而其中的“起来”既具有空间趋向位移的结果意义,又具有表达链条性的动作行为发展状态意义。

V起来;起来;趋向;动作;发展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说起来、站起来、听起来等短语。我们把像说起来、站起来、听起来等这样的格式用“V起来”进行概称。对于这一格式前人也多有研究,对于“V起来”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 “V起来”分类

首先,我们根据这一格式的中“起来”的虚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类。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两类:第一类,也即A类:站起来、爬起来、浮起来、扶起来、抬起来、扛起来等。这一类中的“起来”虚化程度很弱,“起来”在这里担当的是趋向补语一职;第二类,也即B类:吃起来、唱起来、关起来、藏起来、组织起来、收集起来、听起来、摸起来、看起来、算起来、论起来等。这一类中的起来虚化程度强,已经不是明显的空间趋向补语,而是表达链条式的动作行为状态。

二、A类“V起来”的意义

A类中像“站起来、浮起来、抬起来等中的“起来”有人认为是具有位移义并且说到:“只有由具有【+向上位移】特征的动词构成的’V起来’才具有位移义。”[1]那么在“把球给我踢起来,踢到下面的坑里”中,这个格式中踢的结果是球被踢起来,球的状态一定是由相对静止状态经由踢这一动作而进入了相对运动状态,伴随这一转变,球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发生了由低到高的位移变化。

对于A类中的“V起来”格式中“起来”的意义如何把握,我们不仅要从句中整体把握,而且也要考察其中的V的语义特征。我们先看例句:

1.小兰,见了客人应该站起来,以表示尊敬。

2.我看见他从地上爬起来就跑,一会就不见影了。

3.在死海中人能浮起来,并且不会沉下去,你相信吗?

4.昨天刚栽的小树怎么一刮风就歪了呢,我们快去把它们扶起来吧。

5.胳膊还能抬起来吗,能抬多高?抬一下我看看。

6.他竟然能把这么重的东西扛起来,真是厉害啊。

7.当举重运动员把我们看来非常沉重的杠铃举起来,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8.我们自己制作柿饼的时候,把柿子皮刮去后,就吊起来晾着。

9.太阳已经升起来,大地上的万物都在沐浴阳光,享受春天。

10.别夸他了,再夸他,他就要飘起来了。

11.飞机飞起来了,我们已经在天空中飞行了。

以上例句中的“V起来”表示的是V动作涉及的事物通过动作进入了“起来”的状态,看似在这里起来是向上的位移,但是,我们经过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例句就可以得知,他们分别表示的是:通过站这一动作,小兰由坐着或者躺着等“起来”,通过爬这一动作,他从地上“起来”,通过浮这一动作,人处于“起来”状态,通过扶这一动作,小树由歪着进入“起来”,通过抬这一动作,胳膊由自然下垂状态进入“起来”状态,通过扛这一动作,东西由处于地上的相对“起来”的相对静止状态进入了“起来”,通过举这一动作,杠铃由在地面上的相对静止状态,进入了“起来”的状态,通过吊这一动作,柿子就由某个地方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了“起来”的状态,通过升这一动作,太阳由我们认为的地平线以下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了“起来”,通过飘这一动作,他由站在地上相对静止的状态进入“起来”状态,通过飞这一动作,飞机由在地面的相对静止状态进入“起来”状态。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句中“V起来”,动作涉及的事物都有一个位移的变化。这也是长久以来我们的认识。

三、B类“V起来”的意义

在B类“起来”虚化程度强的“V起来”中,动词更是各式各样,我们除了表示动作这一共同意义之外无法从中提取出统一的语义特征。而“起来”虚化程度很强,我们更无法对其进行单独考察,那么我们就要把“V起来”作为整体进行考察。

我们先看B类的例句:

1.一到家,他就一头栽进卫生间狂吐起来。

2.她刚才还哭呢,现在又哈哈大笑起来。

3.你把他惹得哭起来,我们可不帮你哄她啊。

4.看到血迹斑斑的惨样时,我抱住吴强啜泣起来。

5.说了几句梦话后,她又安静均匀呼吸起来。

6.她笑起来像牡丹花开,十分漂亮。

7.他跑起来和豹子一样快。把船上的重物扔进海里,这样船行驶起来速度就快了。

8.虽然内容繁杂,但是归纳起来毫不费力,因为我有简便方法。

9.他极力平稳局势,但做起来是十分艰难的。

10.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1.他是个中锋,但冲起来像个前锋。

12.它全身羽毛柔软而轻松,飞起来几乎没有声音。

13.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敌人。

14.他说要把卡片用相框框起来。

15.年代一长误差累计起来,日期就不能正确反映节令了。

16.大陆和它四周的岛屿合起来称为洲。

17.这里也有按西方现代建筑建设起来的新城。

我们可以将这17个例句分为四类,例句1-5为一类,例句6-12为一类,例句13-17为一类,分别称为B1、B2、B3,“V起来”分类的依据是“V起来”作为整体表示的行为动作状态。

先看B1类例句,“V起来”在这里表示的分别是狂吐、大笑、哭、啜泣、安静均匀呼吸等动作的开始,持续时间不定。都是由未V到V状态的改变,且“起来”语义指向动词表示的动作。为了探究“起来”去掉“起来”后的例句,我们看到,原句的句意发生变化,虽然依然表达动作状态的改变,但是新动作的开始,持续义没有了。那么,我们据此可以认为,“起来”在这一类中具有表达动作开始、持续的状态的意义功能,但持续的时间不定。

B2类例句中B3表达的是分别是笑、跑、归纳、做、说、冲、飞等动作的进行。同上方法,我们观察去掉“起来”后的句意,发现除了语句不通畅之外,有些句子句意基本未变。如果,我们把“起来”用“……时”或者“……的时候”进行替换,发现语句通顺的同时,句意基本未变。那么由此我们认为,在这类“V起来”中,“起来”具有表达动作进行的状态的意义功能。

B3类例句中“V起来”表达的是团结、框、累计、合、建设等动作的完成、实现。方法同上,我们观察去掉“起来”的例句,句意已然发生变化,虽然进行团结,但结果不一定是团结在一起了,进行框这一动作,结果不一定是把卡片框好,进行累计,结果不一定累计完成,进行合,结果不一定合在一起,进行建设,结果不一定建设完成。如果我们用动作完成后的结果和“起来”进行替换,那么,句意基本未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起来”在这一类中具有表达动作完成的状态,实现动作目的的意义功能。

由上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V起来”既可以表达通过V动作,动作涉及事物具有了空间位移的结果,也可以表达动作的开始,持续、进行、完成、实现,还可以表达动作的开始和持续进行状态。而其中的“起来”既具有空间趋向位移的结果意义,又具有表达链条性的动作行为发展状态意义。

[1]贺阳.动趋势“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研究,2004,(3).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吕晓军.汉语趋向动词——“起来”的多义性认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

猜你喜欢

趋向例句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实用趋向
全球治理趋向扁平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