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土而生(创作谈)

2011-08-15清寒

山花 2011年10期
关键词:马扎毛衣表姐

清寒

破土而生(创作谈)

清寒

“为什么要写作”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我很想将个人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关照,丝分缕析,娓娓道来。可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的话,难免不落下假大空的嫌疑。同时,我也不太可能像果戈里那样,通过写作“把社会和整个一代人引向美”。他的目标太过恢弘和远大,我很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魄力和实力。

那我究竟为什么要写作呢?我似乎也无法给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或解释。我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听故事和编故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久到七十年代的北京四合院,久到夕阳照不到的老门洞里的小马扎。我坐在小马扎上,一边用两根毛衣针织着一片没有来龙去脉的东西,一边给表姐讲故事,以此答谢她对我的盛情款待。那些故事的根基大都不牢靠,净是姥姥念叨过的神仙和鬼怪。它们从姥姥没了一多半牙齿的嘴里讲出来,带着呋哧呋哧的风声,一个接一个钻进了我的耳朵,并像种子一样埋进了我的身体。

某一天,一个小女孩充满期待的眼神成了唤醒它们的春风和细雨。于是,它们在我的体内蠢蠢欲动,并在想象力的催生和灌溉下破土而出,呼啦啦长出了奇形怪状的模样。两个孩子的黄昏因此而绚丽得一塌糊涂。

故事讲完了,表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也心有不甘。我丢掉了手里的毛衣针,开始打量周围的世界。斑驳的影壁墙、盆栽的石榴树、褪了色的窗帘、旧茶壶、老座钟、趴在房檐上的猫、窗棂上行将消失的阳光……突然间有了不同以往的含义。动与静、形状与色彩、声响与气息,原来早已静候在各自的位置上,单等一种叫做文字的东西将它们描摹出来。我把这些物件统统搜罗进脑袋,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各式各样的奇异空间,新的故事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文字以最原始、最天真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它的魅力。事实上,从那时起,写作的意念便偷偷潜伏在了我的内心。

学生时代的应试作文让我距离喜欢的文字越来越远。那个时代的我,远比今天的孩子缺乏勇气,只敢在课下写特立独行的文字,课上还是要浪费掉大量三百字的稿纸,写些莫名其妙的字句。好在阅读兴趣未减。潜藏在文字的美丽和惊心、宁静和喧嚣、含蓄和尖锐、低沉和高亢、率真和迂回,总可以带我穿行几万年的时空。

五年医科大,九年眼科医生,写作似乎真的彻底游离到了我的生活之外。其实不然,文字一直在我体内积蓄和发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命运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让我稍安勿躁,继续像貔貅一样贪吸给养。我仍旧是那个听故事的孩子,静静地,听来自无数灵魂深处的隐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可以像医生那样名正言顺地介入别人的肉体、心灵乃至生命。灵与肉的搏击,生与死的抗衡,我是一种旁观者,也是一个亲历者。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犹疑、恐惧、挣扎、绝望,已然没有什么不可承受。

为什么要写作?因为原本在我捕猎文字之前,就已经被它捕获了。现在,我知道埋藏在我体内的种子又在蠢蠢欲动,它们吸足了水分和营养,饱满莹润,等待着新一轮的破土而生。

猜你喜欢

马扎毛衣表姐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勇攀赤道雪峰
藏在毛衣里的爱
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表姐来了
椭圆表姐的来信
与众不同的表姐
共享马扎,一天丢500多个
太极马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