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当代歌词文学
2011-08-15廖楠
廖 楠
随着当代传媒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我国歌曲数量激增、流派纷呈,作为歌曲灵魂元素的歌词无论是在创作的数量质量上,还是在社会影响的深度、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小说、戏曲、散文等传统文学形式,早已成为当代文学家族中的重量级成员。与之不相称的是歌词文学创作理论的匮乏和歌词文学批评标准的缺位。因此确立歌词的文学地位、搭建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的研究框架、探讨歌词文学的一般规律和歌词文学的批评标准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界定
中国当代歌词文学与音乐、影视和传统诗词曲研究关系密切。
当代歌词文学与音乐。一方面,歌词是用来咏唱的,歌词从一开始就离不开音乐,歌词演绎乐曲、乐曲拓展了歌词,词曲的珠联璧合为歌词文学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歌词又不完全等同于歌曲,尽管在有些特例的创作者手中填词和谱曲可以同步完成,但是严格地讲填词和谱曲终属两种艺术创作行为,都有各自特有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决不可等同视之。
当代歌词文学与影视文学。从学术地位上讲,当代歌词文学和当代影视文学各占了当代主流文学的半壁江山,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的主体。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看,影视文学中广泛地借用了歌词元素,以达到渲染气氛、诗化主题等作用;歌词则借助影视的传播平台拓展了传唱的范围,可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当代歌词文学与传统诗词曲研究。自《诗经》将歌词固化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漫长的纸质诗词曲的历史,一大批文艺批评家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诗词曲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可谓研究实践丰富、研究成果斐然。当代歌词与传统诗词曲之间前世今生般的血肉关联使当代歌词文学的研究必须正视和充分借鉴传统诗词曲研究的理念和成果,必须在扬弃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广义的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研究涵盖了当代歌词及其变体(诗词曲等)的研究;狭义的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研究仅指对当代谱曲传唱歌词的研究,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处在华语(主要包括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以及以粤方言为代表的汉语诸方言)语境的人在其生活样式和社会条件的境遇中,以配乐咏唱的手段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感悟和表述。
二、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的特点
1.广泛流行性
与当代其他文学形式小说、戏剧、影视等相比较,中国当代歌词文学受众的广泛性、作品本身的流行性是显而易见的。从洪钟大吕的《义勇军进行曲》到细腻隽永的《小城故事》,从奔放热烈的《北京一夜》到婉约恬静的《青花瓷》,市井商场旋律悠扬、乡野集市歌潮涌动,电视剧多以歌开篇、以歌收尾,任何一个大型文艺晚会如果离开了歌曲都难以想象……
2.依赖共生性
(1)传媒依赖。当代歌词的勃兴一刻也离不开当代传媒技术的进步和当代传媒(大型晚会、影视剧和网络等)的助力,可以说没有当代传媒就没有当代歌词的广泛流传和普世影响。
(2)词曲共生。词曲共生是歌词传唱的固有特性,优秀的词作只有与契合的曲调共生才能插上灵性的翅膀。词曲共生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词曲作者为同一人的“词曲双馨模式”,如黄霑;词曲作者长期合作的“固定组合模式”,如方文山周杰伦组合;在旧有歌曲的基础上弃去旧词重新填词的“旧曲新词模式”和在旧有歌词的基础上重新谱曲“旧词新曲模式”。
3.时代标识性
当代歌词咏唱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时代的变革为歌词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歌词作品反过来标识了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人们广为传唱的歌词、总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志愿军战歌》、《谁不说俺家乡好》、《走进新时代》、《吉祥三宝》……歌词与时代的血肉联系源于中华民族总是赋予现实以浪漫情怀的文化传统,紧扣时代脉搏的歌词咏唱让一个个跌宕奔涌的时代总是沐于旋律的节奏中,踏歌而行。
4.文化包容性
丰富的生活使当代歌词的内容绚丽多彩,多元交织的文化形态使当代歌词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有主流文化的坚持,如《春天的故事》、《为了谁》等;有儒家文化的演绎,如《我的中国心》、《青花瓷》、《西厢》等;有欧美文化的影响,如《让世界充满爱》、《明天会更好》等;有草根文化的怒放,如《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等。
三、中国当代歌词文学流变
(一)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的社会文化心理历程
1.“大我”和“小我”的碰撞
“大我”的情感就是团体的情感、国家的情感,是国家意识在文化情感上的反映;“小我”的情感就是个人的情感,是自然人固有的喜怒哀乐。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是倡导“大我”而排斥“小我”的,“小我”只是隶属于“大我”的螺丝钉,而非独立的个体。反映在歌词创作中,《歌唱祖国》、《北京颂歌》、《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都是弘扬“大我”情感的经典作品。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对历史的反思,对“大我”情感的反思也逐渐深入,一批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红旗下的蛋》等为代表的反思和追问的歌词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小我”在与“大我”的碰撞中开始觉醒。
2.“小我”的觉醒与情歌的勃兴
大量港台歌曲的登陆成为“小我”情感宣泄的有力推手,在《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的引领下当代歌词创作从《知音》、《乡恋》的写意咏唱到《迟来的爱》、《枕着你的名字入眠》的直言告白,从《味道》、《心太软》、《容易受伤的女人》的独自伤感到《千年等一回》、《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爱你一万年》的执著决绝,一时情丝缠绕、爱如潮水。在数量上,情歌逐渐成为当代歌词创作的主体。
3.“大我”的理性回归
从社会心理上说,“小我”是离不开“大我”的,人在渴求“小我”个体情绪宣泄的同时也需要爱家乡、爱祖国等“大我”情感的表述。在新一轮的“大我”抒情中,“小我”是作为相对独立个体存在的,而不再是螺丝钉,如《大中国》、《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精忠报国》、《北京欢迎你》等。
(二)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的流变
1.白话诗歌派
白话诗歌派歌词无论从创作的数量还是受众的范围上看都是当代歌词文学的主流。白话诗歌派歌词的创作秉承了白话诗歌创作的一贯特点,在批判中国传统古诗词过分讲求意象、过分用典等创作理念的同时大量借鉴了西方诗歌的创作手法,运用押韵口语直抒胸臆。白话诗歌派歌词的领军作家是并称为“词坛三杰”的大陆乔羽、香港黄霑和台湾庄奴。乔羽的代表作有《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难忘今宵》、《夕阳红》和《思念》等;黄霑的代表作有《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问我》、《我的中国心》等;庄奴的代表作有《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海鸥飞处》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等。
2.古典国风派
当代歌词文学不断探索对古典诗词曲的借鉴与传承、不断从古典诗词曲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古典国风派。有些曲作者直接选取宋词谱曲,如《明月几时有》、《满江红》、《别亦难》、《独上西楼》、《相看泪眼》等;有些歌词作者把选取的古诗词意象赋予了新的情感内涵,如《青花瓷》、《倾国倾城》、《蜀绣》、《精忠报国》、《烟花三月》、《曹操》、《新贵妃醉酒》等;有些发扬了《诗经·国风》的传统,状写了地域文化风情,如《回到拉萨》、《草原之夜》、《黄土高坡》、《钟鼓楼》、《漓江谣》、《三峡情》、《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乌苏里船歌》等。
3.散文口语派
散文口语派歌词完全摆脱了意象和押韵的限制,以散文写作的手法叙事、状物,情感表达采用白描方式,朴实自然。代表作品有《一封家书》、《小芳》、《家在东北》、《报告班长》、《大学自习曲》等。
4.机智口水派
机智口水派歌词在剧场或酒吧借用流行、上口的经典歌曲旋律,现场瞬间填入新词,以咏唱的方式与现场的听众互动,代表人物是香港的“机智对答歌王”张帝和大陆的“乐坛怪杰”沙鸥等。
(三)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的发展趋势
1.从附庸走向独立
当代歌词文学从附庸走向独立主要是指:其一,独立抒情类的歌词创作在数量上逐渐超过为军旅生活、为晚会或运动会和为影视而进行的创作;其二,歌词作家队伍日趋专业化。
歌词的作家一开始并不是独立的专职歌词作者,有些是诗人学者,如李叔同(代表作《骊歌》)、刘半农(代表作《叫我如何不想她》)、胡适(代表作《兰花草》)等,更多的是曲作者兼填写歌词,如李宗盛、王立平、罗大佑、叶佳修等。随着歌词创作的发展,对歌词创作专业化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歌词作者逐渐走向了独立,如方文山、林夕等等。
2.从单一走向多元
(1)承载内容的多元化。歌词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为反映和表现当代生活而存在的,中西交流频繁、社会矛盾错综、价值观念更迭使当代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异常丰富,反映在歌词创作中表现为歌词内容的庞杂和多元:或宏阔的情感大义如《万里长城永不倒》、《歌唱祖国》,或炙热的真情流露如《爱你一万年》、《牵手》,或隽永的婉约倾诉如《灰姑娘》、《同桌的你》,或迷惘的思索追问如《一无所有》、《黄土高坡》,或坚韧的拼搏奋斗如《爱拼才会赢》、《我的未来不是梦》,或超然的恬淡平和如《凡人歌》、《最浪漫的事》等。
(2)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就歌词的表现形式上讲,有些延续和继承了白话诗歌的创作手法,有些汲取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意象元素,有些直接诉说直白如散文,凡此种种。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为歌词状写抒发不同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更为贴切的表达平台。就歌词的审美情趣上讲,有的慷慨激昂如洪钟大吕,有的婉约轻柔如花间细语,有的悲情愁楚如冰泉冷涩,有的谐趣盎然如漫画幽默,不一而足。审美情趣的多元化进一步满足了各种不同心境受众的审美心理需要。
(3)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当代歌词的传播已呈现出立体多元的态势,广播、电视、各种晚会和歌曲大赛、唱片发行、网络等为歌词的传播开拓了全方位的途径。
四、中国当代歌词文学研究诸范畴
(一)本体论范畴
歌词文学的本体论范畴涵盖了运用文学研究的视角来研究歌词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修辞研究、意象研究和意境拓展与传统诗词曲的比较研究等。歌词的修辞研究,主要研究歌词创作修辞格的选择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歌词的意象研究和意境拓展主要研究当代语境下歌词意象的类型和创作规律;研究当代文化环境下歌词艺术的意境拓展新途径。歌词与诗词曲的比较研究是将歌词和传统的诗词曲作纵向的比较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曲的经典文化元素,古为今用,促进和提高歌词的创作水平。总的来说,本体论研究的目的是解析歌词作品、探索创作规律、指导创作实践。
(二)心理论范畴
歌词文学的心理论研究是以歌词受众的心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受众心理规律、解读歌词受欢迎的深层心理原因、为歌词创作和批评提供受众心理的坐标。主要包括:歌词内容的心理学导向研究(如对歌词内容的人道主义解读,探讨歌词承载关注生存困境、呼唤爱心奉献、祝福平安快乐等普世的人道主义内容)和歌词文学形式的审美心理差异研究(以地域、文化水平、阶层等为坐标研究歌词文学形式的审美心理差异,有针对性地对歌词受众进行市场细分)。
(三)社会功能论范畴
歌词文学的功能论研究是结合社会文化的现状对歌词审美、认识和教化等社会功能的研究。歌词文学的审美功能研究,主要是研究歌词审美功能的成因、内涵以及歌词娱乐功能在歌词审美体系中的地位等。歌词文学的教化功能研究,主要是研究主流歌词创作承载的政治、道德教化元素的特点,探索主流歌词创作的普适性途径,提炼歌词创作教化功能贯彻的一般规律等。
(四)传播论范畴
歌词文学的传播论研究是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歌词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受众以及传播效能评估的研究。传播论研究的目的是使歌词创作切合传播媒介的特点,结合传播方式的要求,兼顾受众的接受个性,以求达成传播效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