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及规范使用助推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
2011-08-15韦海滨
韦海滨
当今,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参与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这个过程除了有一部分民间文化工作者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外,更多的人们则是在利用经济、方便、快捷、实用的现代媒介技术,实现个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梦想快餐,这类人参与的工作快感往往短暂,归咎于采用的现代媒介技术极为低劣而粗糙,无法实现与更大范围更多媒介的规范链接,从而无法让现有媒介记录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得到广泛有效的传播利用。为此,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无论专家或者是群众都不能急功近利,在使用现代媒介技术为载体时要遵守其应有的技术规范,才能有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说到关于“媒介” 一词的生成,在我国《旧唐书·张行成传》最早,书中说道:“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那么在英语中,媒介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单词“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意思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体运用中,媒介一般包含纸质、平面、电子、新材料、立体、互动、传播、实物、影视、互联网、物联网等种类。其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时,不能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它有自己的技术规范原则始终伴随,无论普通人群常用的基本媒介技术、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或是物联网时代媒介技术都是如此。既然媒介是工具,就有粗制滥造仿冒和专业昂贵之分,作为介质效果大相径庭。
首先,泛群众化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必须要坚持基本的媒介技术规范。
2005年7月15日,一群穿着独特服饰的“客人”来到了南京市乌衣巷、石灰巷等地,这是贵州安顺屯堡人在寻找600年前的根。当天,2005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屯堡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南京开幕,现场的中国瀑布之乡安顺屯堡人展示了与南京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主办者通过媒介载体,包括文字图片展板、音乐、歌舞、服饰、VCD等,相对系统再现了安顺屯堡人的祖先600年前从南京征南、填南到贵州安顺之后, 沿袭保留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和娱乐方式、文化习俗等,这些均是值得加大力度演绎的明朝征南历史的活态文化。但是,由于参与活动的以上相关媒介物品事先缺乏技术规范约定,导致媒介载体及内容良莠不齐,主办者的唯心意图和实际的唯物意图还有待合理对接。结果可想而知,安顺屯堡文化资源在本次活动中留存与推介的功效远远逊色于观众所期待。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何处,还是人们不习惯于科学地遵循媒介的技术规范。在南京,当地的社会组织、宣传媒体、各界人士来参与安顺屯堡文化活动的很多,他们想索取或复制自己所需要的安顺屯堡文化相关媒介元素时,都是被动的,所有的媒介承载的资料已经人为定性,呆板俗套的文字印刷好了,没有达到出版物清晰像素的图片编排好了,不符合广播级视频音频标准的VCD刻录好了;同时,实物介质的东西,包含服饰、生活用品等,均缺乏具体的技术参数标准,基调色的采用、物件花纹的图腾含义等收集表述不得而知。其实,关于现今出版物资料及图片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拟定发布了新闻出版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物发行标准体系表》和《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等8项行业标准,但是这次活动媒介的技术标准是不符合规范的。必须明确,常规的文化传承资料收集整理,简化的判别条件应该包含:文字的表述方式、记录方式方法、图片(图像)的主题、画面清晰度、色温、光线平衡、景别等方面。譬如,以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记录、非专业影像摄制、项目主题表达不明确、靠投机取巧加工拼凑的原物,就根本无任何价值。
常理,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摒弃人为因素更改的规范传承,形成唯一性的特点流传,这才显现一种文化的弥足珍贵,让人们对她的探索欲望时刻增强,令参与传承和保护的人有规可循、有据可证,使她在泛群众化的空间存储、流转、复制、使用的一切过程,不会发生质量的衰减损伤乃至消失,并且自身的文化特性不会被其他文化特征所消融。这种泛群众化的规范的传承与保护现象,应该牢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在人的需求理论上提出的“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理论。所以,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过程中,秉承媒介的技术规范标准意识,可以实现任何人对文化元素采集索取的无缝对接,满足社会在抢救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不同之需。如果实现这样的愿景,大家都以严谨、规范的媒介技术标准来推介真正的屯堡文化,安顺地域范围内丰富多彩的屯堡地戏表演、服饰展示、山歌演唱、建筑风格展示、面具雕刻及花灯表演、屯堡秧歌巡游表演、屯堡山歌节等大型屯堡文化活动,甚至屯堡文化研讨活动等内容,都将很快得以让社会认知认可,无论以何种媒介载体方式传输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将以其文化特性的真实无瑕本质独树一帜,无出其右。
2007年9月,历时七天的中国·安顺(平坝)屯堡文化旅游节;2008年9月,历时八天的首届中国安顺·平坝清真饮食文化节成功举办。事先对文化项目实施的资源都做了极为规范的梳理,承担活动策划的广告公司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使得整个运作过程十分流畅。活动中展示的民族民间文化媒介实物真实可信,记录场景的专业摄影家设备像素达400万,录制演出活动的贵州电视台转播车采用50兆DVCPRO标清格式,主流宣传媒体采用网络互动适时跟进。几个基本的媒介载体采用的技术规范,可以实现和国际国内的媒介资源自由对接交流传输,不仅促进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也提高了“中国的平坝、世界的屯堡”的影响力,还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屯堡文化之乡” 、“中国清真美食之乡”两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快速把握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有利于扩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会的心理预期,也使众多媒介的交融互动难分彼此,这是互联网媒介时代的无界特点、融合特点、链接特点决定的,违背特性的结果就只有止步不前。2003年,省计生委电视宣教中心牵头组织,一部分电视制作专家、民族民间文化专家、音乐家、出版业人士一起,创作了《布依山歌唱国策》的平面出版物和VCD光碟,此事由布依族文化专家韦兴儒担纲民俗顾问及歌词编创,其中布依族唱腔的乐韵非常之完美,布依族歌师的演绎也极为投入自然,加上广播级的录制编辑设备全程使用,技术上也找不出一点瑕疵。可是,这批拥有正规出版刊号和良好发行渠道的作品,在省内传播数千份之后,仅半年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至今,国内虽然再没有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与计划生育国策宣传相结合的文化产品能够超越这个作品,她的受众面还是决定了大范围推介覆盖的失败,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没有快速把握互联网的媒介作用,没有看到互联网传播的互动性特点。
20世纪后半期,开始广泛普及的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得以应用,宣告数字传播媒介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期,互联网的媒介功用已经完全形成,且开始成为社会的追捧。可惜创作者没有及时将《布依山歌唱国策》的平面出版物和VCD光碟作技术转换,把这个产品放到无法估量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平台,导致计生系统及民族民间文化界的网络爱好者在网上查找不到半点信息,炒作传播的前提条件没有形成雏形,好原料做不成好菜端上台面。以此类推,黔中地区有着独特的屯堡文化、布依族文化、苗族文化、仡佬族文化等,不管是石头寨民居建筑,还是狗肉饮食特色;无论是布依族山歌或是苗族抢花炮的跳花场,都需要在规范的媒介技术标准下给予记录,及时地利用互联网络媒介优势通过实时的传播交流,让民族民间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及时全面地了解民族民间文化。
况且,在传承与保护的进程里,切记不要把民族民间文化概念与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概念生硬地隔离开来。新媒介技术所以层出不穷,更新速度飞快,它本身一直是对社会文化现象有直接影响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服务的,同时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也促进了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现今互联网媒介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普遍应用的现实,是由于这个媒介理论上可遍及全球,其技术数量上由多元技术构成,它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介来说是一记重重的打击,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走出了“大众媒体”模式,一种可以选择的模式创新方向是从“一对多”的大众媒体向具有“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等传播路径的网络化信息平台转型。仅仅是纸质媒介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技术在数量上的差异就极大,网络媒介已经形成了不可替代性。然而,传统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众必须主动去接触这个媒体才能接受信息,而且互动性不好,信息传送目标不确定,接受效果无法有效控制,接受信息也存在固定设备的限制,接受过程不是很方便等等困难。“大众媒体”的权威地位渐渐失落,“小众化”的实用性正成为越来越受人青睐的传播方式,因为互联网媒介这种新技术使得传播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特征。
也许大家在抱怨互联网络媒介某些方面的局限,包括网上视频的传输速率,内容审查过滤的干扰等,但是BBS、QQ、微博等媒介方式的敞开,对于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的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利好消息。大家要研究的,可能更多是如何将专业而高质量的民族民间文化素材信息有效收集、有效传输,利用互联网络平台多做沟通交流学习。目前,国家启动了电信网络、互联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工作,“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决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网络的互通延伸,表明民族民间文化信息采集点更为广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家底调查更为便捷,信息比对势必科学规范,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展示舞台更广阔。应该相信,用活用好互联网媒介资源,是当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最现实的抉择。
最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迎接物联网时代的媒介技术挑战。
都认为物联网这个概念刚刚兴起,其实1999年在中国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那么,每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每一个社会成员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再利用,下一步都逃不脱物联网的管理系统窠臼。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民族民间文化的每一个实物介质,可以通过铺设传感节点,对它的信息全面收集和覆盖,就像不能移动的民间古建筑文物、不能迁居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对于那些未知的信息,如房屋内部结构、古书文字、传统工艺、祭祀传统等,可以利用物联网媒介进行探测、分析、数据存储、完整复制。在初期阶段,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从业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很恼火,那么他可以利用物联网的ZigBee控制系统,对传承保护对象实施一定范围内的无线控制,为调查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当人们观念上的认识有了全面改观,财力物力的投入满足以后,任何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或任何一个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者,可以利用最高级的物联网媒介技术,包含先进的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任何资源实现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必须强调,媒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对象的“文化素养”,即是人们对传承保护对象的全面认知,最后达到对它的深度、细部(微观细节)的翔实展现,才能体现细节决定成败的媒介特点,才能实现以点带面的认识突破,才能展现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所在。为此,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为有应势利导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更好更快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