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11-08-15山东临沂大学费县分校山东临沂27340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藏族

李 娜 (山东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山东临沂 273400)

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李 娜 (山东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山东临沂 273400)

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面对教学对象已是有思维、有见解的大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舞蹈与舞蹈的风貌、神韵、品格让学生掌握、表演地淋漓尽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各民族民间舞的不同风格,真正了解民族民间舞的真正内涵,以利于更好地将民间舞蹈文化这笔厚重的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下去。就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思考和建议

目前我国教育专业的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似乎已经实现了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结合,但原来的这种结合比较牵强,未能充分做到有机结合,更谈不上融合,使得学生在对各民族特有的风格、内在情感把握上还略显不足,学生不管跳什么民族的舞蹈,风格、情感的表现都是一样的,没有特点、平淡无味。甚至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高等学府在民间舞蹈学科的教学中,还存在机械模仿的单一授课模式,教师在教学时一遍遍示范,学生一遍遍模仿,直到学会为止,学生学到的只有动作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感情。因此,怎样从实质上提高民间舞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各民族民间舞的不同风格,真正了解民族民间舞的真正内涵,以利于更好地将民间舞蹈文化这笔厚重的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下去。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总结的民间舞蹈教学的经验,

一、重视学习民族民间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

每一个舞蹈教师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同学,都能认识到对于民族民间文学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实处,还是远远不够的,成为了一个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的“瓶颈”。要知道,民族民间舞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的背后,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这个民族的民族审美、民族习惯、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舞蹈表现的最终表达目的,是舞蹈表演的灵魂之所在,所以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关于舞蹈形成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民族性格等因素的重要意义。教师的讲解要准确而精炼,对要表现的风格起到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在做示范动作时,要以启发式的提问为主,结合着教师之前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体会,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含义,又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这种主动思考、探索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融汇与贯通。既体现出了中国民间舞蹈的传承价值,也抓住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根”之所在。

二、善于剖析重点动作的由来

我们今天表演的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工作者在长期的艺术感悟和艺术体验之后,经过提炼、加工、升华而成的。每一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经过千百年地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固定的程式特征,或者说有一套经典的动作、体态和律动。这些特点正是这种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种类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规定学生动作形体,为了做动作而做动作,而是要对这些体态、姿态、律动进行分析。拿藏族舞蹈来说,该民族的舞蹈中,有着“无屈不成功,欲动必先屈”的动率特点。这种艺术特点,是和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分不开的。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浓郁的宗教信仰的民族。藏族舞蹈锅庄舞中,那些低头俯身的前颤动作,都是从宗教仪式中,俯身、叩头等动作演化而来的,表现出一种神圣和虔诚。又由于西藏地处雪域高原,常年要穿十分厚重的皮袍,这些衣物影响了小腿以下部位的灵活,但是跨关节和膝关节却相对轻松一些。所以藏族舞蹈常有颤膝律动的特征。让学生对这些经典动作在理论上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其来源、表现、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这会让学生的表现能力有质的飞跃。

三、积极创设各种情景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其最初的表演地点是在田间或者劳作中,这种天然舞台的特点让这些舞蹈在舞台上的表演有了一定的难度。没有一个真切的环境,学生们就难以感受到劳动人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景象时候的热情,难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宗教的那种虔诚和神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尽可能融入到作品要表现的气氛中。首先是舞台化的情境,我们可以借助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将课堂教学尽可能的趋于舞台化,舞台上的舞美、灯光、音响等,都能让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如果舞台的使用受到限制,就要尽可能的模仿舞台,模仿正是演出。比如维吾尔族舞蹈的表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穿上维吾尔族的民族服装,头顶小朵帕,身穿漂亮的连衣裙,乌黑亮丽的长发被编成了十几条小辫子,一个活脱脱的维族姑娘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有着这种氛围,学生们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认真和容易。其次是生活化情景,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或者按照民间所特有的编排形式等,让学生感受那种身处民间的自娱自乐的场面。排练休息时,可以大吼一声藏族舞蹈中的“拉索”,东北秧歌叫鼓时的“嘿嘿”,这都能帮助学生抒发情感,把情绪推向高潮。最后是想象化情景,如果客观条件确实有限,那么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同学们进行联想。例如,我们讲述藏族舞蹈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播放一些藏族的风景画面,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优美娴静的纳木错湖……在这样的引导下,我们对于藏族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地域特征都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继而为他们的想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就能够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所在。首先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用到的例子、描述的场景要能带动学生继续往下听的欲望。实践证明,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授课不仅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民间舞蹈体态,而且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善于思考、善于研究的意识。因此,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教学中,培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在教学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心平气和,思想集中,将任何不愉快的事搁置一旁。这样才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既要以严字当头,又要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多鼓励、多表扬。一句“加油”,“再努力点”等话语,一个诚挚的眼神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信心与力量。最后,摆正心态。教师与学生探讨、交流、切磋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上来,也不能碍于面子,随便应付学生,更不可摆出专家的姿态,认为学生的看法和见解是多余的,此时,教师可以摆正心态,借助其他手段,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请专家解答等,一定把问题解答清楚、准确。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深邃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显著、特殊的教育与传播功能。在当今的舞蹈教育中,我们应该懂得,民间舞的教学不单纯是技术技艺的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是对民间舞蹈风格性的把握。我们应该抱着源于民间,高于民间的追求,把民间舞蹈的真正魅力通过舞蹈的肢体表现,通过舞蹈文化传承,真实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并使得民间舞蹈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教育向前迈进的基础。我们深信,只要通过不懈努力,民间舞的风格魅力将会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所有享受舞蹈,热爱舞蹈的人面前。

[1]桑嘎卓玛.《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范》.《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2]王芳.《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李雪梅.《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藏族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The Light Inside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演变》《藏族少女》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