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想法

2011-08-15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江苏徐州221004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歌民族

张 耀 (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 江苏徐州 221004)

新课改理念下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想法

张 耀 (徐州经济开发区中学 江苏徐州 221004)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应加强业务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二、立足教材,发掘、梳理其中的民族精神元素,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三、从受教育者出发,以激趣为入手,革新学法,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四、从环境育人入手,开辟第二课堂,有效地渗透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教材;梳理;激趣;渗透

所谓民族音乐,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现其思想感情的音乐,它包括民间音乐(即传统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即新民乐)两部分。民族音乐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灵魂,音乐即历史。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在周代和唐代创造了居于世界巅峰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弘扬民族音乐已成为基本理念之一。课标写道“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中,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这为我们弘扬民族音乐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参考,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外来文化的入侵等原因,导致我们的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不大,甚至排斥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现阶段如何贯彻课改精神,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作为施教者,应加强业务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

由于我们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师范院校毕业,课程设置都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作为学习基础的,在学校里没有系统地学习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技巧,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皮毛;而作为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更要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具备三种素养,即基本素养、民族音乐素养和民族音乐教育素养。基本素养包括教师通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民族音乐素养主要指具备传统音乐,如民歌、曲艺、舞蹈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民族音乐教育素养主要是指音乐老师在实施民族音乐教育过程中的组织、策划和教学等能力。这三点是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如果让民族音乐真正“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这三种素养,缺一不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首先要审视自己,然后再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阅读、观摩、请教、学习、培训等手段,来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在实施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二、从施教手段来说,我们应立足教材,发掘、梳理其中的民族性元素,从全局的高度把握教材、吃透教材

音乐教材是进行音乐教育的载体和保证,是音乐课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文本。因此,吃透教材和熟练地驾驭教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职能。笔者对现行的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发现民族音乐方面不仅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并具有以下特点:

1.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教材不仅介绍了汉民族音乐,如江苏、陕北、陕西、山东等民歌及丝竹、打击乐;还介绍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风格鲜明的歌曲、乐曲等。其中涉及到蒙古、哈萨克、藏族、维吾尔、苗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教材在形式安排上也较为多样,有器乐曲,有声乐曲;有原生态的音乐,也有创作的乐曲;有年代久远的作品,也有新创作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接触民族音乐,全方位地了解民族音乐的风采,感受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2.民族音乐的经典性

教材不但收集了《流水》《楚商》《秦王破破乐》《十面埋伏》《姑苏行》等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还介绍了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弹等经典的艺术形式与著名的唱段,如《锄美案(选段)》、《天仙配(选段)》《谁说女子享清闲》《重整山河待后生》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欣赏体验,对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文化价值随之会产生更深一步的理解。

3.民族音乐与文化的关联性

教材强调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民族性,通过对相关民族的历史、地理、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及器乐作品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宽广的艺术胸怀,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八下第二单元《梨园撷英》时,除了介绍京剧的西皮、二黄,还可涉及到脸谱、行当、表演手段等。把民族音乐的学习置身于民族文化背景中,拓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通过对教材以上的梳理、分析,使教师对教学和全面了解民族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受教育者出发,以激趣为入手,革新学法,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尤其是在没有考试、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使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首先是音乐经验的获得,可以通过“听赏——体验——兴趣”这一流程来操作。例如,我在讲到中国民歌这一课时。我先说出了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手,如腾格尔、宋祖英、刀郎、韩红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并纷纷要求听他们的歌。于是,我播放了《蒙古人》《大地飞歌》《怀念战友》《青藏高原》等歌曲,紧接着讲授本堂课的知识点:蒙古民歌、苗族民歌、新疆民歌、西藏民歌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堂课我以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听赏——体验——讲授,产生了兴趣迁移,既完成了三维目标,又有效地弘扬了民族音乐,真是一举两得。

其次,通过“器乐进课堂”“流行音乐进课堂”,完善课堂民族音乐教学手段。可以选择一些物美价廉、便于普及的乐器,如竖笛、口笛、葫芦丝等,结合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既符合课改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关于“流行音乐进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关键是要找到它与民族音乐的契合点。我认为当下流行的“中国风”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在教授校本课程“中国风”内容时,我从学生较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先播放了几首歌曲片断,如《One night in Beijing》《Susan说》《蜀绣》《青花瓷》等。然后提出问题:“中国风”音乐有何特点?欣赏过几段相关的乐曲后,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充分研讨、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又渗透了民族精神教育;既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又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节课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一种较为深刻的体验,这胜过几节课的单纯说教,而且让学生受益终身。

四、从环境育人入手,开辟第二课堂,有效地渗透民族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系统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以民族音乐为主题的音乐;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可以分期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系列知识;也可以在网上展开民族音乐大讨论;组建兴趣小组、开设讲座、举办歌咏比赛等,使高雅的音乐在校园流行,让民族音乐在学生心中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做的太多,但只要我们在学生的心灵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生根、发芽、结果,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永远屹立在世界音乐之林。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歌民族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MINORITY REPORT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穿花衣 唱民歌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