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山东三大秧歌

2011-08-15李秋英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山东菏泽27400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胶州海阳秧歌

李秋英 (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 山东菏泽 274000)

试述山东三大秧歌

李秋英 (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 山东菏泽 274000)

“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山东秧歌的舞动中,男性粗矿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看,以鲁西,鲁北和胶州(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表演形式简单。寸秧歌象征四十年代以前女人的小脚,四十年代以后逐渐消失,大部分转化为地秧歌。地秧歌表演形式丰富,群众参与范围广,角色扮演可分老、中、青、少等,一般是高跷与秧歌融为一体对应表演,并能扮演历代英雄人物及体现民俗风情的片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胶州秧歌”“鼓子秧歌”和 “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山东三大民间舞蹈”。

优美俏丽的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相传起源于胶州城北部的东小屯村。当年,村里有马、赵两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农闲共同到周围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胶州秧歌”的角色只有十个,是传说中两个家庭中的全部成员:一对“鼓”扮为男性壮年;一对“翠花”是“鼓”的妻子;一对青年扮演“棒”是“鼓”的儿子;一对“扇花”是“棒”的妻子;一对“小嫚”,是“鼓”的小女儿。 十个演员跑满场,又舞蹈,又演戏,引得千万人“听见锣鼓点儿,放下筷子撂下碗儿。听见秧歌唱,手中的活儿放一放”。演戏之前先跑场,这便是打开场子吸引观众的舞蹈,其中有“大摆队”“十字梅”“绳子头”“挖心”“两扇门”等阵法。戏剧演出以传统节目最具地方风格,俗称“本戏”,有“大离别”“小离别”“拉磨”“说媒”等剧目。

胶州秧歌,舞蹈坚韧舒展,演出形势多为舞蹈与演唱相结合,交替进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唱腔和舞动动作,常用的曲调有《南锣》、《东鼓》、《扣腔》、《女腔》、《小腔》、《上庙调》、《打皂调》等。在胶州秧歌中除了一些主要唱腔,还有一些独立的小曲,如《锯缸曲》、《叠断桥》等,也有一些伴奏舞蹈的唢呐曲牌及锣鼓牌子等,胶州秧歌的传统伴奏乐器有高音唢呐、中音唢呐各一支,还有锣、鼓、镲等打击乐器。近年来,伴奏音乐的来源逐渐多样化。

胶州秧歌亲切、朴实、优美、委婉,音乐舞蹈富有诗情画意,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配合密切,音乐中用来表现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动律的音符贴切典型,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两者在力度与速度上高度一致。当今,许多外国人专程来胶州学习秧歌,更可喜的是被编为艺术院校的舞蹈教材,成为全国艺术院校民间舞蹈的必修课。胶州秧歌剧现存的曲牌、剧本和民间表演的四方连续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从宋辽金至元杂剧演变过程的活标本,这些形式在我国其它地区已不存在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已超过胶州秧歌剧本身的价值,胶州秧歌剧的存在,应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之一。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烈火爆的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早叫大鼓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普及称之为“鼓子秧歌”。“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传说起源于北宋,是农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伞”的角色分“丑伞”与“花伞”两种。“丑伞”又称“头伞”,扮为老汉,是秧歌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花伞”为女角,持花绸伞随“丑伞”指挥舞蹈,使舞队五彩缤纷。

“鼓”为壮年男角,武生打扮,击鼓舞蹈,在舞队中人数最多,动作繁复,慓悍的舞姿伴着惊天动地的阵阵鼓声,具有无敌的威武。

“棒”由男青年扮演,双手持两头系彩绸的木棒,翻飞舞动,令人眼花缭乱。

“花”由女青年扮演,饰为戏曲中的花旦模样,左手持绸巾,右手拿彩扇,泼辣大方,青春活力四溢。

“丑”,也称为“外角”,可增可减,装扮成“傻小子”“丑婆”“县官”“花花公子”等等,穿插于舞队中间,作幽默即兴表演。

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四“花伞”、八“花”,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石榴”“剪子股”“牛鼻钳”“闯王进京”等。

鼓子秧歌的风格热烈、奔放、刚健、粗狂,具有磅礴的齐鲁气势,音乐以打击乐为主,粗狂、淳朴、刚劲有力,使用的打击乐器有:大鼓、面鼓、大锣、低音罗、大钹、小锣等。在民间鼓子秧歌一直锣鼓伴奏,没有民间的曲牌或器乐片段,直到1957年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鼓点的节奏风格,以山东民间音乐素材谱写了谷子秧歌曲,开创了音乐伴奏新局面。鼓子秧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风格,同时还表现了民间艺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艺德与情操。鼓子秧歌因其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我国汉族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是舞蹈文化的瑰宝。

粗狂奔放的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莱阳、乳山等县市,以海阳市最盛,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海阳市早年流行的秧歌叫“逗秧歌”,又名“小架秧歌”,后来在秧歌的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大架秧歌”,外人称之为“海阳大秧歌”。“海阳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组成。

领头的是“药大夫”,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须,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这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兼领舞,他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

其他角色有“霸王鞭”“花鼓”“彩扇”“渔夫”“樵夫”“货郎”“翠花”“相公”“闺秀”“锢炉”“王大娘’”“丑婆”“顽童”“牧童”“村姑”“大头和尚”“柳翠”等等。

海阳秧歌的演出有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段六种形式。跑阵势有单队穿插、龙盘尾、四门斗、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六门斗、八卦斗、宝葫芦、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剪子股、二龙吐珠、勾心斗、大推磨、双八字、三龙纹柱、彩云遮月、牡丹开花、四瓣花、竹篮开花、遍地开花种种变化队形。海阳秧歌结构严谨,秧歌队分指挥,演员,乐队三部分组成。动作要求全身都要活泛,非常讲究内在力量的扩张可谓“以气带动,以内制外”。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恰似小桥流水,一波三折,美不胜收。海阳大秧歌独具的优秀民间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学者及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观赏。

秧歌多在大年正月表演。若在农历正月到山东,总可置身于秧歌的海洋。鲜明的民族特征,突出的地域个性,奠定了山东民间的舞蹈的丰厚基础及独有的艺术魅力。

李秋英,女,1975年11月出生,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馆员。

猜你喜欢

胶州海阳秧歌
里岔黑猪:引领胶味领鲜
海阳地雷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双指所向 海铁相连
浅谈胶州秧歌的发展与特征
青岛旅游散记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我们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