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句子加工模式及分析
2011-08-15张海燕
张海燕
一、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句子加工模式
(一)普遍性模型。该模型认为尽管语言不同,由语法所限制的句法规则、短语结构信息,以及工作记忆的容量不同,但人类句子加工器的建构则是相同的。(1)花园小径模型。该模型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Bever提出,并界定为,“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后来的发展包括最小挂靠策略和迟关闭策略。(2)解释理论。解释假说认为:a.只要有可能,就应将语言输入X固着在主要短语上。b.否则,将X关联在当前论旨处理范围,即最后∮角色分配成分的扩散映射。即当RC可以被挂靠在两个中心语上时,它不会像迟关闭策略所认可的那样立即就被挂靠在最近成分上(NP2),而是被关联在最后∮角色分配成分的最大扩散投射上。当当前的论旨处理范围内有不止一个中心词时,阐释原理决定RC的挂靠倾向。只有当加工器投射在当前的论旨范围内的所有位置时,重新分析才会出现。
(二)参数模型。英语之外的语言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总是能够支持普遍句法加工理论,因此,参数模型应运而生。(1)修饰语横跨策略。该策略由Cuetos和Mitchell(1988)对西班牙语和英语阅读者在对有歧义的RC句子进行句法分析时提出来的。具体地说,在后置修饰语言而不是前置修饰语言中,当一个修饰语必须被挂靠在一列潜在的前置名词上时,就会采用修饰语横跨策略。在DP-Adj-RC(名词短语-形容词-关系从句)形式中,RC毫无疑问地挂靠在名词上。Cuetos和Mitchell的特殊规则策略在名词和RC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即使中间会插入一个形容词。(2)指称消除模型。Hemforth和她的同事们认为RC的加工包括引导关系从句的关系代词的限制性,这就意味着RC挂靠是一种指称消除现象。指称倾向于挂靠在最显眼的语篇实体上。在RC挂靠现象中,最显眼的语篇实体是第一个NP,因为NP1是动词的中间论元。(3)最近倾向/谓词就近模型。该模型认为句法分析的选择是两个因素互相竞争的结果,一个支持低挂靠,另一个支持高挂靠。最近倾向和谓词近邻模型都是在考虑结构整合和工作记忆前提下提出来的。
(三)经验模式。句子加工经验模式认为句法分析的决定是建立在数据频率的基础上的。当句法分析器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歧义时,它就会使用这些记录并且选择曾经使用最多的分析方式进行解决。(1)调整理论。该理论认为加工者记录下歧义最常被消除时所使用的方式,据此建立起针对某种句子结构的最初分析频率。句法分析机制主要依赖不同结构可能性的频率分布信息进行分析,即句法分析以纯结构水平进行记录,词汇、语用或语篇信息最初被忽视,只有在句子加工的后期阶段才能被使用。在RC挂靠歧义的句子中,调整理论建议RC挂靠倾向的跨语言差异是由于不同语言中非歧义句出现的频率不同。具体地说,如果关系从句歧义的消除更多地是依赖高挂靠来解决的话,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受这种经验的影响,更倾向于使用这种高挂靠,反之亦然。(2)限制满意度模型。句子加工的精细模型或者词汇模型预测句法分析不但受结构样式的频率影响,而且受个别词汇项目的频率影响,这类模式也被叫做限制满意度模型,指句法加工是通过多种可能限制的满意度来实现的。来自不同范围的信息片段以平行的方式被激活,彼此互相作用以达到满意的分析。限制满意模式可以用来说明语境、频率及词汇的影响作用。因此,如果第一个名词比第二个名词具有更强的跟随修饰语的词汇倾向时,修饰语就会挂靠在第一个名词上面,反之亦然。
二、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模式分析
普遍性模型、参数模型和经验模型从三个维度对关系从句的挂靠倾向进行了阐释,但由于语言多样性的存在,这些模型都存在一些自己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普遍性模型的分析。花园小径模型支持句法分析策略的普遍适应性,迟关闭策略认为人们倾向于将关系从句挂靠在低名词短语,即NP2上。该推测得到了针对英语、瑞典语、挪威语、罗马尼亚语、巴西语和阿拉伯语进行的实证研究的支持,在这些语言中,RC更倾向于挂靠在低NP上(即NP2)。然而,在诸如荷兰语、法语、德语、俄罗斯语以及西班牙语中,花园小径模型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语言中存在高挂靠倾向。而解释理论的缺陷在于不能具体说明非主要短语加工中的确切时间过程和句法分析是如何评价非主要短语潜在的挂靠位置以及在该评价下,它是如何进行句子加工的,再者,解释理论仍需明确主要短语与非主要短语的区分。普遍性模型本意是通过寻找一个统一的模型解释所有的句子加工过程,其最终结果却发现没有一个模型能够担当此任,因此,人们开始转向参数模式的研究。
(二)参数模型的分析。修饰语横跨策略操作会随着语言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种跨语言变体的存在是因为分析中的语言所具有的参数属性不同。但由于RC挂靠倾向不但在不同语言中存在不同,并且在同一语言的不同结构中也存在不同。因此,尽管修饰语横跨策略曾吸引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认为句法分析原则应该来源于一门具体语言的特性,但它不能被看做是整套数据的可行解释。指称消除加工过程在德语、荷兰语、俄罗斯语、英语、瑞典语和挪威语中得到了证明。
(三)经验模式的分析。检验基于经验模式的预测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在语料库中找到的歧义消除样式与在线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语料库中发现的相似样式与实验提供的证据支持基于经验的模式。调整假说得到了有关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的研究的支持。这些语言的语料库分析结果与观察到的实验研究的挂靠倾向相一致。因此,挂靠倾向取决于人们的先前经验。调整假说与一些实验的结果相一致,这些实验证明在挂靠倾向中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对材料顺序的处理会影响句法分析的选择。限制满意模式可以用来说明语境、频率及词汇的影响作用。然而,该模式没有说明当遇见句法歧义的时候,语义或语用线索都不能帮助人们决定哪种选择更好时,人们更容易使用什么样的句法倾向。
[1]Bever,T.G.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A].In J.R.Hayes.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C].NY:Wiley,1970.
[2]Frazier,L.and Clifton,C.Construal: Overview, motivation and some new evidence[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97.
[3]Cuetos,F.And Mitchell,D.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Parsing: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the Late Closure Strategy in Spanish[J].Cognition,1988.
[4]Hemforth,B.Konieczny,L.Seelig,H., &Walter,M.Case matching and relative clause attachment[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