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南京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奥尔夫小节节奏

刘 丹 (南京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初。其创始人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他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将体操、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种强调表现力以及主张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1924年卡尔•奥尔夫与舞蹈家军特在慕尼黑创办了军特舞蹈学校。并于1930年出版了《学校音乐教材》,在其中写道:“这本教材想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引导人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其后1961年在奥地利,建立了奥尔夫教师培训中心,即奥尔夫学院。卡尔•奥尔夫的助手凯特曼女士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于1970年出版了《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根据凯特曼的总结,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包括节奏、旋律练习以及基本形体动作教学两方面内容。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节奏、旋律练习。其为通过最基本的节奏素材着手,用身体作为打击乐器来表现节拍,逐步将节奏复杂化以达到所需教学目标内容的要求,从而使得儿童掌握节奏。旋律练习则是从节奏入手进行。作为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内容的第二方面,基本形体动作教学,主要是教会儿童一些肢体动作,鼓励孩子主动去自己创造形体动作,以便能够将音乐的体验做到更加的全面。而奥尔夫教学法的进行所遵循的思想和基本原则有三点分别是:1.一切从儿童出发,奥尔夫的教学对象不是某一类儿童,而是全部儿童,因此,只有让儿童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才能去了解、掌握所学内容;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儿童的各方面稳定性都还不成熟,很难像成人一样用抽象思维去学习音乐,所以,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提出问题,教师除了引导儿童发现问题,教会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的则是作为儿童的朋友,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变的让儿童更加容易接受与掌握。3.培养学生的创作力,这点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同时也是对前两点的提升,是将按照谱面唱或奏升华为演唱、演奏的重要一步。奥尔夫教学是完整的一个整体,每一部分或思想都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较好的运用可使儿童的音乐学习效果更佳,使兴趣薄弱的学生能够更持久的维持兴趣。

二、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将从英国游戏童谣《伦敦桥》的儿童小组声乐课教学出发,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不使用奥尔夫教学法,B组使用。对比两组从而证明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解决儿童声乐教学中一些难点的帮助。

《伦敦桥》这首儿歌是著名的英国儿歌,词谱对应简单,旋律在一个大六度的音域里进行,节拍为四四拍的复拍子。全曲节奏变化少,比较容易抓住节拍。除了两次分别于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唱到“伦敦桥呀”时,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简谱谱例为:1=C 4/4│5.654│)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A组学生不使用奥尔夫教学法。首先,老师带领学生跟着歌曲录音一起按节奏拍手以对节奏有初步的了解。其次,让学生独立的拍手,并跟着自己的节奏视唱乐谱。最后,独立拍手击拍并将歌词带入演唱。其中,对于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处,将安排为学生与老师一起拍手,让切分音中的八分音符出现在第二拍拍完手之后。这样教学的优点为:可以使学生较快的对该首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可以较快的独立演唱这首歌曲。可以使学生在视唱乐谱时,较快的熟悉四分音符切分音中八分音符在节奏点中出现的位置。不足之处为:学生在演唱时,将歌词对应节奏唱,并不容易将节奏唱准,因为缺乏了歌词与节奏直接对应的适应过程,演唱也少了些真实的情感表现。

B组学生使用奥尔夫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将分为以下的步骤进行:

1.从节奏开始 一切从儿童出发。儿童由于其思维方式的直观,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事物。对于《伦敦桥》这首歌曲,可以将四四拍变为八八拍,即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八拍。也就是将原本的四分音符拆分为两个八分音符加同音连线。在唱的时候,唱两个有同音连线的八分音符,其时值与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是相等的。但在让学生拍手打拍子时,要求学生按照八八拍的拍子,一拍就拍一次手,两个八分音符即拍两次。那么原本的四分音符切分音便可在拍手拍到第四拍时将切分音的八分音符唱出,附点四分音符则是拍手拍到第三拍时唱出即可。这一个熟悉节拍的过程,要求学生只跟着节奏唱Da。这样便可使儿童较为容易准确地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在学生掌握了节拍后,可以让学生将Da换为歌词代入节奏进行朗诵。这个过程可用减字歌的形式,逐步将辅助读节奏的数字去除,最后只剩下歌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读到长节拍,即超过一拍的节奏点,便将第一拍以后的没有对应歌词的节拍用数字数出。如第一小节,可读为:“伦23敦桥2呀2”。这样可以使整首歌曲的节奏保持平稳的进行。在学生反复练习后,可以逐次的将朗诵的速度加快。第二轮时,可先将三拍的辅助数字去除,以此类推,第三轮时,便只剩下歌词。这时可以由较慢的速度,慢慢地加快进行歌词的朗诵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准确的掌握节奏,能初步的感受歌词的韵律,准确地掌握歌词在节奏点中所对应的的位置。

2.从旋律出发 《伦敦桥》这首歌曲的音程跨度不大。但是大小二度音程间的对比较多。如第二小节的mi fa so三个音和第三小节的re mi fa三个音。这两小节,小节内有大小二度的对比,两小节互相也有这样的对比。小二度的半音对儿童来说相对于大二度的全音是比较难唱准的部分。这里可以用发声练习或音阶练习将歌曲中较难唱部分的旋律引出。例如第二小节mi fa so三个音,可以用do mi so fa mi re do的发声练习来找准音高。开始,先让学生将发声练习用唱名唱熟。之后,可将上行的do mi so用元音u来唱,下行的fa mi re do用唱名唱。待学生能够唱准后,将下行结尾的do去掉换成do mi so fa mi re mi fa so,形成上下上行的三段。三段逐次用元音带入练习,最终让学生对mi fa so三个音的音准能够更容易地掌握。

3.从游戏开始 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老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去探索、发现,让学生合作去进行伦敦桥的拱门捕人游戏。要求行径的步伐要按照节奏走,一步即为一拍,并演唱歌曲。做拱门的学生用之前Da加数字的方式数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八拍。这样可以使这首游戏的歌谣回归孩子们的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去体会游戏歌谣真正的情感,领悟游戏中所体会到的真正的心理变化,感情变化。在结束游戏演唱时,让儿童回忆游戏的过程。当穿过拱门时,担心被逮到的紧张心情,以及穿过拱门逃脱掉得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在演唱时自然的去表现出歌曲前后感情的变化。

A组学生不用奥尔夫教学法,节奏的对位较为自由,不像B组学生将节奏细分后对的那么严谨,这样使音乐多了一些人性化。B组学生通过将游戏歌谣回归到游戏中去演唱,可以更真实的表现出歌曲感情张力的变化。但是由于儿童容易受到刺激,情感变化起伏较大,控制力比较薄弱,所以对于歌曲在游戏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记忆低谷,相对于A组学生需要更多反复巩固的记忆。而A组学生,由于灌诉性的教学,对歌曲的记忆会相对于B组学生强一些。但因为没有在游戏中的真实体验,缺少了真实的情感领悟以及自我再创造的机会,对于歌曲的表达显得会较为机械化。

三、总结

奥尔夫教学法使得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回归到了更为真实的生活中。学习音乐的方式更加的贴近于生活。这样使得儿童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音乐,体会音乐,让儿童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音乐思想,可以使更多的儿童能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一些音乐学习兴趣薄弱的儿童,将兴趣保持的更为持久。奥尔夫教学法一切从儿童出发,将音乐分解成细小的很多部分,使儿童逐步的学习,从点滴去累积,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学习成果。如此可以让儿童更为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儿童不只是学会一个现象,更多的是学会处理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

[1]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 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9.

[2] 《开心幼儿歌曲》.李晓 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8.

猜你喜欢

奥尔夫小节节奏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探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快把我哥带走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节奏
轻快漫舞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节节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