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2011-08-15李宇青王孝锋

大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面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李宇青 王孝锋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李宇青 王孝锋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本理论的运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早就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使其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们应该探讨的话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坚持学生的核心地位、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兼顾自主性和发展的全面性逐一探讨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的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命题又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核心价值理念也开始贯彻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体现人文主义的一种哲学观,“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公平公正要求、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以及人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样已经开始渗透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最终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这将是21世纪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即是“以生为本”,顾名思义,就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都要时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一切为了学生——坚持学生的核心地位

21世纪,是高扬服务的世纪。服务,是这个世纪的普遍意识,是这个世纪的精神。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即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学生服务。所以应在学校的一切管理工作中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始终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围绕学生开展一切活动。

首先,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包括思想政治指导、价值引导、素质测评、行为管理、心理咨询、个性发展指导、创新性指导,也包括有学籍管理、社团建设,学习科研指导、困难学生资助服务、勤工助学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服务、生活指导、特殊群体关怀等服务功能。

其次,管理的方法不仅要科学化,更要艺术化。致力于纠正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对学生的封闭式管理,取而代之开放式管理。在管理活动中,杜绝“独断包揽”的单向性活动,倡导人文关怀,撇开生硬的规章、条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样地在学生行为调控机制中,应当注意以正面激励、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再次,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家式”水平。所谓“专家式”水平,指的是要建立专家型的工作人员团队。任何制度或理念最终还是要靠人去实行。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多方面的专家素质:一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水平。主要是指掌握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并具有实践经验。二是管理类方面的专家,同样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经验。三是法律方面的专家素质。能够为学生提供法律方面的辅导和帮助。第四,最不能忽视的是心理方面的专家素质水平,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方面理论对学生管理工作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二、为了一切学生——兼顾全面性与差异性

教育如同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一样,特别需要公平公正。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这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都应该也必须做到的。

要保证做到每一个人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必须树立差异观。瑞典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人如同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可能是参大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灌木藤蔓的种子,园丁的作用在于浇水、施肥、照料,帮助其向各自应有的方向发展(而绝非是修剪、培育成统一的灌木藤蔓或参大大树)。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让每个天赋不同的人担任最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他写道:“没有两个人长得完全一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自然素质而区别于另一个人,因此某种工作对这个人适宜,对另一个人则是另一种工作适应。”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许多学校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学分制的改革,辅修专业,第二学位的学籍管理规范的出台,甚至个别院校学生选老师的制度的实施,都是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表现。

当然,差异性与全面性并非矛盾,而是辨证的统一。差异性必须以全面性为前提,即在保证全体学生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既要根据学生个体特质、能力倾向,发展其独特个性,还要根据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个性品质中的各个层面均衡发展,和谐统一。

三、为了学生的一切——兼顾自主性与发展的全面性

在校园内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良好的组织管理结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大学生自我管理,实现教育手段上的无为而治。比如针对现在突出的管理机构冗繁分散,可以尝试集中职能相近部门,细分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大学生有着特定年龄的特殊生理心理特性,属于半熟阶段。这就决定了“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在管理工作者引导和监督下的“放”。突出学生是主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同样提升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传统的学生管理过分强调权力意识,凸现了权力、地位的重要性,而不重视个人的主体性,这样不仅抑制学生成长,反过来也会影响管理的时效性。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强化管理工作的自主性,转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逐渐形成管理即是服务的共识。泰罗认为,管理的基础在于管理的主、客体双方密切合作,管理的目的是使主客体都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的以人为本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同样清晰了管理者的思路,提升了管理者的管理实效性。

高校学生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是高校教育能否顺利实施、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手段,因而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快速变迁,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这个精英群体进行教育和管理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诚恳态度,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作为己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大学生整体的要求,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位学生,围绕个性自由与成才需求这一核心,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并能可持续发展。这是适应大学管理发展趋势的科学理念,是新时代高效管理工作模式的必然走向!

[1]汤荣光.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中的阀限及现代型构[J].教学与管理,2006.

[2]欧阳超.“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于留成.坚持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0.4.

(李宇青: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王孝锋: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研究生。)

book=238,ebook=4

猜你喜欢

全面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运用经济分析法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