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2011-08-15冯梅
■冯梅
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幼儿学前教育也开始从局部到整体、从高龄到低龄化转变,幼师的专业程度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促进和鼓励这一形式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使幼儿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一、引言
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上,父母怕孩子吃苦受累,对他们也是娇生惯养,把知识都是分析得特别细致后再传授给孩子,由于这种教育方式的长时间使用,孩子也会习惯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但在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新时代的人才越来越渴求了,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对幼儿的培养和教育是越来越重要了,所以,做好学前教育更是关键所在。
二、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注重“三化”教育
所谓“三化”是指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在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要注重对幼儿开展“三化”教育。
第一,民主化教育。对幼儿进行民主化的教育时,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发言权,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商量一些规则的制定,这样不但能促进孩子自觉地遵守纪律,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在给表现突出的孩子多一些奖励,这样可以督促别的孩子踊跃参与讨论。
第二,环境化教育。为了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就能得到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我监督能力,减少老师对幼儿的批评指导,幼儿园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可以设立多种具有教育性的事物,像在幼儿睡觉房间的墙壁上可以画上各种吸引人又能督促他们好好休息的图画;在幼儿的厕所里可以贴上一些让他们能够节约用水的标语;在图书室里也可以贴上一些能让他们认真看书的图画。
第三,个性化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进程中,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很好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让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给幼儿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活动方案,选择有明确目的和针对性的活动游戏方案,在针对不同幼儿的性格方面采取不同的方针,像针对外向好动的幼儿,可以采取多督促措施;针对内向的幼儿可以采取多鼓励措施。
(二)将游戏作为教育的“媒体”
科学活动是对幼儿的成长影响特别深的一门课程,所以,在对幼儿的科学活动课题进行设计时,游戏是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我们应该积极的、严肃谨慎的选择符合科学的、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游戏。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我们大人们预想不到的,更是不可以衡量的。首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都保持在相当集中的状态,对周围的环境观察得相当认真,在那个时候他们很能够分得清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没有利,因此,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其次,在游戏中,有些游戏会有很多场景和情节上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孩子们自身的想象来确定。因此孩子们会为了使游戏更加精彩而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然后,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要自己确定游戏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他们会把以前玩游戏的经验和当前的条件情景想结合,他们会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同伴之前如何分工如何搭配等等。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增强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为了使孩子们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开发与发挥,让他们得到更好的环境下成长,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搜集具有教育性意义的活动,多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够在这些游戏中,不断开发智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开发。
(三)重视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问引导
幼儿对于本身不了解有疑问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问题存在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想找到答案的愿望,这也是孩子们开始主动探索的时候。作为幼教老师,要处处细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把自己心中设计的问题引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并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疑问,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引导他们从已学习到的知识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进行假设与确定,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老师们应该多对幼儿的想法与疑问进行观察与重视,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对孩子们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让他们能从中不断探索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孩子还没有发现有磁铁这一东西存在的情况下,引导孩子们思考,“桌子上的金属小汽车为什么会移动?”幼教老师,要把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新信息记录下来,通过这些记录让孩子们看到事物的变化过程。例如,在寒冷的冬天,记录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一直到结冰。孩子看到这样的变化就会产生疑问,从而对生活中的万物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四)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作为审美心理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是最基础的课程,同时也是最关键的。
第一,接触和欣赏艺术的美。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课程中,艺术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与欣赏艺术美的兴趣,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美术创作课题与活动,让孩子们能通过对美术创作的过程,增强孩子对事物的生命运动与生命组织规律。除了美术外,音乐也是对孩子培养艺术审美课程的另一部分。儿童通过唱歌和跳舞,能够加强孩子们的智力开发与对美的更深体验,培养他们活泼的性格与情感得到更好的抒发。
第二,参与和品味游戏中的美。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从多种科学活动中体验到美的享受,游戏也是一种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美的创造与体会的活动。所以,老师也应该多带孩子们进行科学的游戏活动,让他们能够更多地融入到游戏的氛围中,从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第三,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为了加强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促进他们对情感的抒发,教师应该加强让孩子们多对外面事物的了解与认识,应该多设计一些能参与外界活动的课程,让他们直接与外面事物的接触,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纯朴与美,激发他们对自然运动规律的体会与情感抒发,使他们对事物更多进行观察与吸收。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视觉体验,如到电影院观看此类电影,通过电视的形式告知孩子等。
(五)建构开放与互动平台,促进园校共同发展
为了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树立大教育观和教育资源观的纲领。为了给儿童制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与空间,鼓励他们能够进行更好地探索研究学习,给他们一个广大宽阔的互动平台,是我们刻不容缓的。
第一,建立同班幼儿间开放式的人际关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与人际关系的交流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应该让孩子们的身心能够在相互的交际娱乐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成长。而教师也应该对每个幼儿给以同等看待,相互欣赏,多鼓励他们互相建立友谊,从而让他们的关系更为和谐。在科学活动课程上,也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主权,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合作伙伴,培养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二,构建跨班级幼儿及校内小学生间互动式的活动空间。除了培养在同班同学之间的友谊外,还应该多注重整个校园内的所有儿童之间的友谊创造。从而提高他们对更多情感的认识,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生活情趣。在学校举办的无论大小活动上都应该有幼儿园同学的参与,不但使小学生的智能得到开发,同时也使幼儿的潜能与表现自己的想法得到很大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对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和赏识他们的疑问,从而激起他们对事物的探索能力,引导他们对事物的疑问、探索、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1]叶立群.幼儿教育学[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
[3]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