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更斯作品中的孤儿形象和拯救

2011-08-15温晓梅

飞天 2011年14期
关键词:狄更斯仁爱孤儿

温晓梅

狄更斯作品中的孤儿形象和拯救

温晓梅

《雾都孤儿》中的主人公奥立弗·退斯特是一个身世不明的孤儿。他的母亲产下小奥立弗之后,就不支而亡。主人公在习艺所中受尽了官吏们的虐待责骂;到了可以做童工的年纪,被遣送到一个棺材铺作伙计,倍受迫害和侮辱。后主人公只身逃亡伦敦,不幸又落到一群贼的手中,被连哄带吓地学习偷盗。最终,巧遇到的亲生父亲的生前好友布朗劳先生——获得了幸福的生活。狄更斯对于受难中的小主人公充满同情,因此,在情节安排上,每当主人公陷入绝境时总会有人出来帮助,让他渡过难关。前往伦敦的路上,不知名的老太太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东西送给奥立弗充饥;奥立弗被误抓成小偷,患上热病,晕倒在公堂外面,布朗娄将他带回家中给予细心照料;奥立弗被迫跟随塞克斯去盗窃一所大宅院,中弹受伤被遗弃在冰冷的野外,露丝小姐与梅丽太太将晕倒在家门前的奥立弗收留,为他疗伤;奥立弗被费金设计谋害,女贼南茜挺身而出设法营救奥立弗;最后,奥立弗虽饱受磨难,但他始终洁身自好、忠诚仁爱,最终苦尽甘来,巧遇了父亲的生前好友布朗劳先生,并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应有的财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狄更斯对弱小人物的同情与善待,更是其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

除了主人公奥立弗·退斯特,作品中还描写了大量的孤儿。在贫民习艺所里孩子们的生活悲惨,其食物匮乏的生活状况悲惨低贱的身世、稚嫩可怜的幼小心灵、所受的种种非人虐待,无不让人揪心。狄更斯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把“新济贫法”下贫苦孤儿的悲惨生活描写得深刻感人。

那么狄更斯小说世界中的父亲们能否承担起保护孩子、救助孩子的责任呢?狄更斯笔下的保护人,几乎每一个都在某个方面不能完成一个父亲所应做的工作,即保护、救助孩子们。《荒凉山庄》中的埃丝特作为一个典型的狄更斯式孤儿,遇到了贾迪斯先生这位保护人,受到了照顾和重视。然而这位父亲角色到故事的一半时,贾迪斯先生却向姑娘表达了爱慕之情,希望她能作荒凉山庄的女主人。最后埃丝特放弃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答应了下来。但是这份应允中同时也包含着幻灭的酸楚。狄更斯笔下的父辈或保护人,他们或是缺乏爱心和理解,或是定位错位,或是缺乏能力,无论何种情况,都形成一种戕害的力道,施加在本已可怜可叹的孩子身上。

狄更斯的部分作品,确实是多以喜剧收场的。原本缺席的父亲忽如天赐一般降临在孤儿面前,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或者是终究没有父亲出面拯救,但是孩子受到命运的垂怜,最终寻得了可以替代父亲的精神归宿。《雾都孤儿》中,小奥立弗被强贼威胁,境况凶险。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他幸运的得遇救主,一次是自己已经过世的母亲的亲妹妹,一次是自己亲生父亲的生前好友。布朗劳先生成功地弥补了奥立弗父亲的空缺位置,将奥立弗从治安推事非恩那里把救出来,使他免受司法制度等社会强力的欺压。同时还采取有力的措施,消灭了威胁奥立弗安全与幸福的恶人,帮助奥立弗争取到应有的遗产,还承担起抚养、教育奥立弗的责任,给了他一个完整、平静的人生。

狄更斯的作品中充斥了大量此类浪漫美满的爱情童话,是父亲失而复得的童话的平行物,是对未得之父的补偿。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童话色彩,被过度理想地处理的故事结局,往往会让人觉得缺乏真实感,使得作品的结局显得十分苍白。

奥立弗生下来就是个孤儿,父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他在济贫院长大,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做工10个小时以上,经常遭到毒打、关禁闭、饿饭的惩罚。奥立弗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然而他却有温柔的天性、善良的品德。他身处社会的最下层,但是他的语言规范,谈吐文雅,有一颗丝毫未经尘世污染的心灵,甚至不知道偷窃为何物。他曾经误入賊窟,以费金为首的盗贼千方百计要把他训练成职业扒手,但是奥立弗本性善良,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善良和宽容的心。在没有被派到街上偷窃之前,不管受到怎样的捉弄,他都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对待。

在狄更斯一生的创作中,他始终用仁爱精神来展现自己的作品和人物形象,揭露社会黑暗和探讨人性,宣扬人性的善与美,抨击丑恶与不公。狄更斯的仁爱思想不仅表现在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善良的支援、对受难人的帮助上,同时也表现在对恶人的宽容上。狄更斯痛恨那些凶狠残暴的恶人,他无情地揭露他们冷酷的本性,展露其丑恶灵魂,但他又试图以仁爱的善心感化他们,使其人性复苏。在小说的最后,奥立弗去监狱探视即将被执行绞刑的费金,面对这个无恶不作的坏人,这个企图教唆自己犯罪并多次设计陷害自己的恶人,小主人公心里没有丝毫报复的快感,也没有复仇的欲望,他心里只有对费金曾经照顾自己的感恩以及为他的祈祷。“上帝啊,饶恕这个不幸的人吧!”小奥立弗用宽容仁爱的美好心灵,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也给读者证明了小奥立弗真正实现了自我救赎,通过自己的美好心灵得到了上帝的同情和关怀,得到了应有的善报。像奥利佛这样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不背叛自己道德的孤儿是不多见的。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对孩子讲的一个童话,然而讲故事的成人却并不相信童话会在现实中实现。狄更斯笔下孤儿们的真实,就是他们无法期待得到外来的援助,天赐的救主、复位的父亲,这些都是不可企及的梦幻;孤儿们必须独力在危机四伏的人生海洋上小心航行,靠他们自己的艰辛努力,获得自我的救赎。狄更斯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寓意大致可以理解为:苦难是美德的试金石,是成功的体验;历经磨难而始终保持善良的人,能够实现自我救赎的人,必将最终拥有幸福的生活。

奥立弗从小就是孤儿,在济贫院长大, 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还要做工10个小时以上。因为要求再添一碗“粥”的请求,他成了管理人员心中的小恶魔。到了可以做童工的年纪,被遣送到一个棺材铺作伙计,倍受迫害和侮辱。后来只身逃到伦敦,又误入賊窟。在被慢慢的训练成扒手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的好心人。奥立弗被误抓成小偷,患上热病,晕倒在公堂外面,布朗娄将他带回家中给予细心照料;奥立弗被迫跟随塞克斯去盗窃一所大宅院,中弹受伤被遗弃在冰冷的野外,罗斯小姐与梅丽太太将晕倒在家门前的奥立弗收留,为他疗伤。最后,奥立弗在父亲生前好友布朗劳先生的帮助下,脱离了賊窟,获得了应有的财产,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作为奥立弗姨妈的罗斯小姐并不能真正的成为奥立弗的保护者,而只是父亲生前好友的布朗劳先生反而成为了奥立弗的生命的扭转人。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漠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狄更斯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女性的忽视。

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多交织,情节也以大团圆为主,浪漫主义色彩比较浓厚,对社会批判的锋芒很锐利,但同时不可避免的又存在软弱无力之处。《雾都孤儿》里出现了众多堪称完美的资产阶级人物:布朗先生、梅里太太、露西小姐,他们的身上都体现了善良、爱、慈悲和关怀,狄更斯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是以理想主义支配其中的。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除了依靠好心人的精神施与,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不能指责狄更斯。即使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看到了人间的不平,他也不可能跳出时代来发言,即使狄更斯的思想再伟大、再深刻,终免不了时代环境给予的熏陶和影响,始终走不出其时代的局限性。

温晓梅,枣庄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狄更斯仁爱孤儿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清单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赵氏孤儿
梦鸟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