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天才的绘画诗人布莱克

2011-08-15

飞天 2011年14期
关键词:布莱克烟囱诗人

雷 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无限 霎那成永恒”,这首脍炙人口、寓意深刻的小诗,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纯真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在英国文学史上,布莱克是首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即便是在英国,也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位生前备受冷落的诗人,才声誉鹊起,他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生于伦敦一个爱尔兰裔小书商家庭。在他幼年时期,就显示出了天才般绘画潜能,家人把他送入一美术学校,在他14岁时有幸结识著名艺术家詹姆斯·巴塞尔,拜他为师,在老师的举荐下入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在布莱克创作的一生中,他都身兼两重角色,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一生都是在贫穷中度过,还经常遭到别人的深深误解。所以布莱克的才能一直被埋没,在他去世后人们才开始关注他的作品和思想,惊叹这位伟人的才华和成就。如果我们细读布莱克的作品,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图形和文字的有机结合体。布莱克的诗歌都是自己创作,自己配画。另外他还经常为他人的作品作画。他有一副名作叫《怜悯》,是他为《麦克白》,这个莎士比亚的名著所作的插图。这幅画作显得安宁静而深邃,既有夜的神秘,又有神灵的无边包容性。深深的夜幕,仿佛掩盖着无边的恶、善、丑、忧、生、死等元素。所有的一切,有机地构成了一副神秘深邃的画作。在英国,现在威廉·布莱克的画作被称作国宝,展放在国家博物馆中。

布莱克从不愿与世合流,毕生都是一个叛逆型人物。在政治上,他支持左派,与激流派的托马斯·佩恩与威廉·哥德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布莱克激烈地批判着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他认为“那些黑暗罪恶的厂房是逼迫人们失业,杀死儿童,引出卖淫的祸首”。同时他对法国大革命抱有极大的期望与热情,认为这场革命是通向《圣经》中先知们描述的理想世界的必由之路。

布莱克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准确的应将称他为异教徒。他的诗歌气势恢宏,洋溢着深邃的宇宙感和强烈的宗教感。在18世纪的英国,上帝的仁慈、宽容、博爱的精神在现实中不仅没有发扬光大,反而营造出一片阴霾覆盖世界,呈现出阴暗的景象,真义的宗教已流于形式礼仪而被庸俗化。这使布莱克由压抑而最终迸发出愤怒的呐喊。在当时,不会有人理解他的思想,曲高和寡。

他一直在追寻有所皈依的天国,一种新神话意义的宗教,这种最终的追寻驱使他转入自己的内在心灵中,由一种全新的方式构筑一个具有原创性的宗教神话框架,而他的自我在这个宗教框架中表达出一种美的原动力。在《自由之歌》中,他吟唱道“在那些无限的光明之山上,在繁星之王(上帝)面前,站着被大西洋挡出去的新生之火!”他企盼着“那张神圣的面庞可曾/照亮我们阴云中的山峦?他渴望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宗教圣地。

在文学上,布莱克是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表现出对理性的轻视,对18世纪古典主义的叛逆及对个人幻想的珍重。

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809)是一部受人喜爱的诗集,表述了一个愉快而纯洁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中也偶有苦难与罪恶。比如“神圣星期四”(Holy Tursday)中的场景:基督教的孩童们自己点燃圣火就是他们联想起失落的世界及宗教制度的残酷。而“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er)中的苦难儿童,父母双亡,被残酷剥削,却还心存幻想,把自己最后一线新人还放在了他们生活的社会制度上。这一切都能激起读者的强烈感受。布莱克执着地追寻着诗歌形式与创作技巧的改革,彻底与18世纪的传统决裂。他对韵尾进行多次大胆的改革试验,这一切都是他同期诗人没有做到的。

他的《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则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而充满苦难、贫穷、疾病与战争的世界,在笔调上也极为忧伤压抑。愚昧黑暗的英国变成了黑漆漆的森林,充满了预言家。“神圣星期四”中的孤儿们现在被冷酷的高利贷者喂养。而清扫烟囱的儿童在父母去歌颂上帝、牧师与国王——压迫工具时,独自唱起了“痛苦的音符”。伦敦不再是一个天堂般的城市,而成为贫穷与绝望的世界,充斥着虚伪的人们。《天真之歌》中不少诗篇都在《经验之歌》中有姐妹篇。比如“孩童之欣喜”与“孩童之忧伤”对应,纯洁的“羊羔”与燃烧的“猛虎”对应。两部诗集拥有相似的主题,但笔调、强调之处与结论是相异的。

这两部诗集中,童年是布莱克主要描述的中心,这个描述中心使作品富有社会与历史性的参考价值。伦敦的贫苦劳动者使诗人深刻了解到社会对儿童的残酷剥削,尤其是儿童随意卖作学徒,这一事例在“烟囱清扫者”的第一行中有所体现。这两首“烟囱清扫者'非常典型地揭示了经济上的剥削与意识形态上的剥削——通过宗教让人们顺从剥削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天真之歌》中的”烟囱清扫者“表述了使宗教成为一种安慰,一种幻想中的极乐世界的社会环境,而《经验之歌》中的姐妹篇则揭示出宗教的本来面目,即为儿童带来灾难痛苦。

布莱克的《天堂与地狱的结合》(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1790)一诗标志着他创作上的成熟。该诗创作与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期间,并担负讽喻与革命预言的两重角色。这首诗中,布莱克探索了对立之间的关系,吸引与排斥,理智与精力,爱与恨等的对立事物对人生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布莱克认为生活就是不断的对立冲突,如给予与索取,善与恶,天真纯朴与经验世故,肉体与精神等他认为,如果没有对立的矛盾,就不会有社会与个人的进步;婚姻对布莱克意味着矛盾的调和,而并非一方从属于另一方。

在他晚年,他还写做过许多预言性的书册,把自己看成天下政治与精神自由的预报者,是大革命的发言人。其中主要作品有《尤莱深之书》(Th Book of Urizen)(1794)、《洛斯之书》(The Book o Los)(1795)、《 四 个 左 义 斯 》(The Four Zous(1796—1807)和《弥尔顿》(Milton)(1804—1820)。

布莱克的“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启发了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和达利,达利用天才的画笔表达了对这位18世纪最伟大诗人的认同与赞美。

布莱克的语言直白朴素。他的诗歌富有抒情诗的魅力及深远的内涵。他不喜欢抽象的词汇,并常用实实在在的比喻及形象来体现他的视野。大范围地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他作品的鲜明特征。

布莱克一生默默无闻,死后长期倍受冷遇,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它是个反理性主义者、梦幻家和神秘主义者,一个远离尘世的人和偏执狂。直到19世纪下半叶,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重新发现了这位大师。

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他的作品日渐成为热点。中国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诗歌也深受布莱克的影响,他翻译了布莱克的许多诗集。徐志摩的《猛虎集》就是以布莱克的《猛虎》一诗命名的。

时至今日,人们把布莱克列为英国文学史上可与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诗人。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诗人以及他的诗,只有充满敬畏的潜心阅读也许才是较恰切的选择。他的画开启了不重形似而重精神力量的新路,被赞誉为“英国艺术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布莱克烟囱诗人
找不到烟囱的圣诞老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新生
一粒沙子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救命钱
救命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