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中盐所蕴涵的意义

2011-08-15廖琴芳

飞天 2011年4期
关键词:基督基督徒和睦

廖琴芳

《圣经》中盐所蕴涵的意义

廖琴芳

《圣经》说基督徒是世上的盐。因着基督从神得恩典和平安,“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7)基督徒从神那里得到平安,所以能成为世上的盐。基督徒把平安和和睦带给世界。藉着神和平的福音把恩典、平安、和睦带给世界,使人间有属天的、真实的和睦。“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祂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3-15)基督徒的生命是带着恩惠和慈爱的,使人一亲近他们就感到美善和温暖。基督徒有调和的作用,使人也得恩典;“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4:6)“和气”,就是恩典、恩惠、恩慈、喜爱、佳美、温馨;“恩典”(grace)是免费的,而且是美好的,大方的(gracious)和优美的(graceful)。基督徒是世上的盐,是大方的,给人优美礼物——和睦的。如同煮蛋时加点盐时就大有效果,基督徒在世上也要用盐调和,如此就会“得众民的喜爱”(徒2:47)、“众人也都蒙大恩”(徒4:33)、“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3:16)、“开恩将永远的安慰并美好的盼望赐给我们”(帖后2:16)、“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提后2:1)、“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来13:9)。基督徒能同情和体恤别人,活出更大的恩典。恩典是神给基督徒的机会,使他们因着神的慈爱,能在极其空虚、一无所有的情形中,进入丰富有活力、越来越优美的生命中。然而,他们不可徒受恩典,也不要使恩典被践踏。凡是体贴和放纵肉体的事,求主拿去;而美好又白白得来的恩典,求主帮助他们快快得着并传递。这个世界有荒凉、无趣、无味、恐惧。于是,人们寻找刺激,越寻找越失去味道、越空虚、越无聊,“像饥饿的人梦中吃饭,醒了仍觉腹空;或像口渴的人梦中喝水,醒了仍觉发昏,心里想喝。”(赛29:8)但是,从神而来的赠品,不仅美好,而且滋润人心,使人能同情和体恤别人,活出更大的恩典。基督徒是世上的盐,就会把上帝的平安、和睦及恩典带给世界与世人分享。恩典使他们因着神的慈爱,进入丰富有活力、更加美丽的生命中。本文借以上阐释,从宗教的视阈为构建和谐社会寻找理论依据。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5:13)主把基督徒比作盐,就是要基督徒有盐一样的品德和味道,去影响他们的周围,一个基督徒有主的生命,必须让这生命变作他们的性情。盐有洁净的作用,盐本身是洁白的,从外面到里面都是白色的,表示基督徒的品格,从里到外都是洁白的,因为他们是主用生命所赎买的,耶稣的血已洁净了他们,所以他们要与主的圣洁有份,他们的品格像盐一样洁白,让人在他们身上看见洁净的美德,才能感化人,影响人,领人到主面前来。基督徒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感染生命,以生命带动生命。

主耶稣说:“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5:13)这是假设的话,重点是指出盐与味的不可分离,无味的盐就不是真盐,只是杂质而已,盐的功用即在于它有咸味,这里的‘味’暗指福音真道,如果教会容让异端,就失去她在世上的味,信徒若生活堕落,就失去属灵的功用,就成了世上多余的了,对世界就不能产生影响,那些冷淡退后,消灭圣灵感动,并停止抵制世俗风气的将被神吐出去。“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3:15-16)这是主给老底迦教会的信,是老底迦教会属灵光景的真实写照,不冷不热的教会向世界妥协,并且效法世界,他们自称有基督教的信仰,但实际上,属灵的生命却困苦可怜。

信徒若失去盐的味道,将会被人所践踏,如果基督徒没有付出努力去影响周围的人,他们对神也没有什么价值,假若与世界毫无两样,就更无价值。基督徒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积极地影响他人,就如盐把食物中最好的味道引发出来,一个真被主所救赎的人,是有基督生命在他里面的,有生命力的,正如盐有咸味一样。有时味道不浓,不易表现出来,是需要悔改自己,追求生命的成长,在生活中起到盐的作用。

作盐是基督徒的本分。盐是历经千辛万苦,通过蒸发水分,除去杂质等痛苦磨练的重结晶方法,最后才造就为有用的调料。反之,盐若失了味就不称其为盐,也没有真正的价值。对于基督徒而言,认真的基督徒非常注重正常的灵修生活,他们通过聚会、读经、祷告等方式来保持盐的本有品质,免得失去盐应当有的功用。

基督徒认为,作为天国的子民,就应当有盐的样式,不愧于作盐的光荣神圣的称号。盐的精制要求他们逐渐长成有基督身量,经过雕塑提炼等痛苦的造就过程。对于基督徒来说,就是逐渐地渐进式地把自我钉死于十字架,不贪图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有衣有食便当知足,把自己摆到盐的位置上。

既作出盐的选择,就当溶解自己、化入水中。基督徒,也惟有溶入基督里,作基督的肢体,投射于基督的爱中,方不愧为“出将入相”的基督精兵。“盐”要进入世界发挥盐的功用就得首先“融化自己”,盐在融化自己的同时,也除去自己的不足,在融化中更加纯净。这表明他们和普通大众及人类的一般事务的融合,在其所处的家庭、工作、人际等环境中彰显信奉之基督生命的美好见证。

作盐要求基督徒当有盐的色泽和外形,有洁白的心和光明磊落的行为。耶稣启示使徒保罗告诫基督徒,当存纯洁的心——心里没有罪恶。人只有从内心开始消除罪恶,才能达到内外都洁白无瑕。

基督徒还当有盐的方正形状。一个行为端正的基督徒应行在光明之中。保罗教训说“行动要端庄,好像在白天一样”。人若有了纯洁的心,必会有端正的行为,耶稣吩咐基督徒作盐,更是要基督徒在社会上作榜样,用他们的端正行为引导万民。基督徒有盐的质素,就是指基督徒的生命有对所在的环境良好的生命影响力。

基督徒作盐,还当有调和的功用,可使食物变得美味。耶稣说:“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所以,基督徒是世上的盐,要成为使人和睦的“和平的使者”。口不出恶言,就能与人和睦相处。

本文着重探索盐能调味,能带来和睦、平安的思想。为自己、家庭、国家、社会带来转化的影响力。基督徒带着和睦、和平、平安给争战不和睦、焦虑不平安的世界。信徒若失去盐的味道,将会被人所践踏,如果基督徒没有付出努力去影响周围的人,他们对神也无价值;假若与世界毫无两样,就更没有价值。基督徒应积极地影响他人,在生活中起到盐的作用。耶稣论到天国子民的福乐和职责,同时也指出恩典时代其超越法律和成全法律的荣耀。古往今来,无数的信徒均以此作为奔跑天路历程的脚前灯、路上光,他们的佳美脚踪永远值得追寻。

注:该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盐与基督教中的和睦思想研究”(YWHY1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廖琴芳,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基督基督徒和睦
“和睦”
你会怎样做?
齐心
不说谎话的小狐狸
罗斯拯救记
简析咆哮营的幸运儿及其对教学的启迪
圣诞的中国往事
论三种变形中的巨龙
我们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