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的“愚蠢”:教育公平与知识内涵的再思考
2011-08-15王贞惠
■王贞惠
“学困生”是制度化学校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知识至上,分数至上的学校教育体制中,我们往往会有意漠视他们微弱的声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知识的内涵,进一步促进学校公平完善的教育环境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以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典型个案的深挖,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教育经验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决定了任何一种预先设定的理论框架都会陷入叙述紧张。“学困生”即普遍意义中的差生,他们长期生活在漠视和挫败感之中。然而他们是天生的差生吗?走进学困生的现实生活,用心去寻找真实生活中所隐藏的教育问题,重新审视知识的内涵,这种带有更多人文关怀的体验、理解、诠释方法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
一、小琳的故事
1.同学的诉说
她挺笨的,课堂老师轻易不敢叫她回答问题,太浪费时间啦!有一次她被提问还哭了起来。好像她也很努力在学习啊,总见她抱着一大堆题在做,可就是分数没有变化,老师讲过的题换个条件就会做错。是不是比较笨呢?不过小琳人挺好,对人很大方,画画的很漂亮,我们很羡慕她画画的本事呢!
2.老师的诉说
小琳不是聪明的学生,是从其它学校转学过来的,学习一直在最后几名徘徊。不喜欢回答问题,看着她好像在听课,但问起来却什么都不知道,我也很无奈,慢慢就不敢提问她了,她一哭整个课堂都很尴尬。另外我发现她有抄作业的现象,和同桌的作用错的一模一样,这种情况不只一次了。虽然是转校生,但很快融入了集体,我们班的板报都是她在领头做。是那种不提学习什么都好的学生吧。
3.家长的诉说
(小琳的妈妈是一位很时尚的女性,40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却特别年轻,自己开店经营服装生意。)我想孩子学习费劲可能和转学有关吧。原来的大家的口碑都不是很好,想给孩子创造好一点的条件,就转到了这里,我想她可能还不太适应。和老师见过几次面,也找了家教和一些辅导学校可效果的都不大。孩子总觉得累,不愿意去学校,通常作业都做到夜里一两点。其实她也挺辛苦的,在课业压力大,原来的油画课什么的也都停了,我们也没别的想法,全力以赴帮她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
4.“她”自己的诉说
我好累啊!有时候上课时特别想睡觉。每天早上6点不到起床,慌慌张张的吃早餐赶7点的早读。上午五节课,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之后是一个小时的午休,但老师通常都会找我去背课文、改错题或者默单词什么的,有时候好几个老师都找我。我很抢手呢!(她顽皮的眨眼睛还吐了下舌头)下午四节课,两节晚自习回到家吃点东西还要做各科的作业。她犹豫了一下说,确实抄过同学的作业,我写的慢,那么多题做不完啊!交不上作业还会有罚写的。学校的课会上到周六晚上,这个晚上我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没有晚自习。周日是妈妈找的补习学校,晚上还会有家教。(当说到画画时她显得特别开心)我很喜欢画画,时间紧就不再学油画了,我还得过奖呢!
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小琳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就像班主任所说的,她确实不怎么听课,因为课本上很少有笔记,却不时会冒出有一些可爱的卡通画。
二、对小琳故事的剖析
老师和同学认为她笨,家长认为孩子还不适应新环境,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孩子自己觉得累,不愿意做作业。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却给她带来沉重的负担,究竟是谁的错?
诚如大家所看到的,抛开学习,可以说小琳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但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学校,她是让老师和家长担心的孩子。繁重的功课、海量的作业和家长期待的眼光,压得这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女喘不过气来。她真的是“无知”吗?是愚昧吗?为什么她会惧怕、逃避送给她知识的课堂。我们教育的偏失在其中扮演着可悲的角色。
三、对教育公平与知识的思考
1.什么是知识
教育是通过知识的授受来发生作用的,无论这种知识是通过何种形态进行组织和传输的,它都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呢?
《辞海》对知识的定义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人的知识是在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包括经验和系统的科学理论两个层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自身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知识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有学者指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指出的“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
2.知识与人生
人在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好奇心、求知欲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无论是钻木取火、四大发明还是神农尝百草和爱迪生在反复失败中前行最终给人类送去光明,无数乐于求知的先行者用孜孜不断的努力书写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现在的孩子生来就缺乏求知欲吗?当然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感觉到出生婴儿的眼睛格外明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充满了好奇,是什么使我们的学生由乐于学习变成了恐惧学习?我们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
有一句谚语说的好:“能够把马儿带到河边去,却不见得能让马儿喝水。”我们的学生就是这样的马儿,可以强迫他们进入学校中来,却不能把知识强性灌输进他们的大脑。华生的那个大胆近乎狂妄的构想,用一大批婴儿有目的的创造成自己需要的人,也只能是个幻想而已,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
3.学困生“无知”原因的教育公平剖析
是什么导致了学生的“无知”?是什么让学生对求知失去了兴趣?学困生“无知”的状态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教育知识选择和传输过程中的偏失。
在教学生活中,有厌学情绪的学生通常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学习功能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很多学生是带着希望走入校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辛苦读书只是为了一个美好的将来。但恶劣的就业、升学环境,让他们感到难以接受,对社会、学校的不满就转变了对学业的厌恶。
第二,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本来学习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习,并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
第三,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习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和辍学。
学生厌学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学生被迫接受固定的知识技能训练,不能自由的追求新知识。其二,填压式的教学方式泯灭了学生求知和探索精神。其三,学习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的价值观使其丧失了对知识本身的向往,学生长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使学困生由被迫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抛弃被认定的“愚昧”,自由的选择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公平对知识和生命的尊重。因此,知识不再是“客观的”而受到相应文化的制约;知识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而与不同地域、不同情境相融合;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学至上,而多了更多温馨的人文关怀。教育公平应给予学生选择知识的权利;正视学生摄取新知的阶段性困难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帮扶;教育知识传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片面的传播技能,制造活动机器,而是为学生构建完整幸福的人生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