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致良知”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关系
2011-08-15陈学云汤玮琳
■陈学云 汤玮琳
将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致良知”中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一面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正确、积极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所受到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道德情感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热点,出现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著作,但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大多都只偏重于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容、发展现状、缺失表现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另辟蹊径,将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致良知”中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一面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正确、积极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
一、“良知”说的起源
良知说最早源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乃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本意是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强调良知是道德的根源,是评判主体行为的标准。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形成
为了激励人们努力进行自身的道德修养,王阳明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即“致良知”的最高标准。王阳明将“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构建了他的“致良知”说。
“致良知”学说认为,人虽有圣愚之分,但是,作为本体的良知,却是与生俱来,不假外求的,圣人贤人,山野村夫,愚妇愚夫,老者幼童,其与生俱来的良知都是相同的,即使是孔圣人也与普通人相同,“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求,不须假借。”
“致良知”学说体现了内在主体(良知)和外在的实践(致)要有机结合。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也就是将良知作为行动和判断客观事物的一切标准,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符合道德的标准。王阳明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也就是强调内在和外在的统一。
三、“致良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概述
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良知虽人皆有之,“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同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标准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的基本特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年的主要观点,其实,知行合一说所讲的仍然是本体根据与道德实践之间同一的关系。因而知行合一应当说是致良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实践的基本特征。
“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的基本特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年的主要观点,其实,知行合一说所讲的仍然是本体根据与道德实践之间同一的关系。因而知行合一应当说是致良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实践的基本特征。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实践主要突出“事上磨炼”的实践,即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如果说在通常意义的实践结构中尚且包括目的、动机、意志等主观性因素的话,那么在阳明的实践结构中意志、动机等主体性因素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主要强调的是主体的道德情感的内在性,注重主体内心的自我完善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核心内容
根据王阳明的观点,良知是主体的内在表现,离不开道德主体的,是主体外在的道德理性和内在道德情感统一的基础上的一种具体体现。而王阳明的“致良知”的结果是获得并发展了主体的良知,强调了“致”,即道德实践的过程,在“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良知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表现为主体在社会道德理性下,道德情感发展的结果。
而“致良知”就是以自律为准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良知则是个体对自我道德弘扬。至于良知形成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的自我价值,那就更加显而易见了。良知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良知对主体的道德行为所起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在主体实践行为之前,良知对主体行为的出发点的选择,主要是起鼓励或抑制作用;在主体实践行为中,良知起监督和促进作用;在主体实践行为之后,良知对行为的结果起评价和判断作用。
(二)“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手段
“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大学生道德主体性方法,就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理念、主观意志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评判,自己主动的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一种表现,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以及目的性和主动性等特征。“致良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是指具有良知的道德主体在遵守社会主流道德标准的前提下,以自我道德良知为标尺,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促进的过程,主体会高度自觉地接受道德良知的约束,从高度自觉地按照道德良知的要求去行动,不断促进自我道德的进步,进而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按照主体性程度的深浅,王阳明致良知主体性价值可以概括为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三个层次。
在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另一方面,要坚持德育的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坚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发挥大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充分引导学生的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不断促进自我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致良知”促进了大学生道德情感从自觉转向自愿
道德是自觉与自愿相统一的体现,道德情感的自愿是指一种对道德的认识,一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的一种自我意识;而自觉则是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未超出自愿、趋于被动的一种道德情感。在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思路上,反对外在的因素,强调“内求”,把“格物”解释为“正心”,就是不断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学生仅仅凭着自己对道德的一种是非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我约束以及道德情感好恶的引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自觉的进行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道德情感的好恶。当代大学生并非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判断,而是情感的“好恶”,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学生,而是用自愿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因此,“致良知”有效促进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从是非转向好恶的觉醒。
[1]朱熹.孟子集注[M].齐鲁书社,1992.
[2]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国忠,黄振萍.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隋唐至清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