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011-08-15吴坚新南平市群众艺术馆福建南平353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画成人想象力

吴坚新 (南平市群众艺术馆 福建南平 353000)

浅谈儿童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吴坚新 (南平市群众艺术馆 福建南平 353000)

一、儿童画的表现形式

1.平面画法的表现

平面展开的画法,没有重叠和纵深感。如把两个苹果纵深重叠排列,在大多数儿童的画中常会表现为:并列的两个圆苹果或者是上下排列的两个苹果。

2.随心所欲地构图

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周密地思考问题,不讲究构图法则,而是心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3.大胆表现出无形事物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以感觉到、体验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事物。把无形事物表现出来,对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大胆地将无形事物有形化地表现出来。

4.画出透明的事物

面对事物,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除非本来就是透明物。在儿童眼里,所有事物都是透明的,他们可以画出事物里面知道的或想象出来的东西,如裙子、裤子和里面的腿等。

5.强调重要部分,任意夸张变形

儿童喜欢某一事物,这事物对他来说就很重要。在表现的时候他往往不顾生活情理去强调,甚至超越生理限度和生活范围进行任意夸张变形。

6.同时表现不同时空的事物

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观察大自然,儿童印象中的事物越来越丰富。由于儿童思考问题是直觉行动式的,不会拐弯抹角,经常把不同时空的事物表现在同一画面上。

7.喜欢用拟人手法表现。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在他们眼里,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美好,他们会把所有事物当作像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当作自己的小伙伴。小狗小猫叫,认为是在和自己说话;花儿在风中摇曳,认为是在和自己点头微笑……

二、正确评价儿童画,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1.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画

许多人经常以成人的眼光去欣赏儿童画,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画,画得比较“像”的自然是好的,不太“像”的自然是不好的。

在一些家庭中,有的家长往往用大人的眼光来审视、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对孩子急于求成,其结果往往使孩子对绘画失去信心;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画要求“成人化”,不注意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要求孩子画得绝对“准”。我们不怀疑家长的责任心,但也希望家长尊重孩子的情感,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千万不要用成人画的框框去约束他、误导他,使其作品充满了“成人味”,这样会在无形中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天赋和自由发挥表现自己情感的积极性。

2.不能以“合理不合理”评价儿童画

“合理不合理”是指儿童画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儿童由于自身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他们会把人的头画得很大,手却画的很小;会把人画得比房子还高……如果要找出儿童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几乎随处都有。于是大人们“热心”地为儿童寻找画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直到儿童的画符合自己的意愿。

儿童绘画有一个心理发生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应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如果家长常常用成人的想法和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法画,就会限制了儿童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儿童对画画产生畏缩情绪和厌烦情绪。

3.对儿童画作品多做鼓励性评价

许多孩子特别是4、5岁的儿童,每当他画完一幅画时,总是很兴奋地拿给家长和老师看,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赞赏,这时,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表示你很欣赏他们的作品,千万不要打击他们,儿童需要的是你们的鼓励和赞赏。如果你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你就会发现儿童的世界里无所不能、无奇不有。他们可以让鱼儿在天上飞,鸟儿在水里游。也可以是红色的天,黑色的海……对儿童画作品的评价,要依据每个儿童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鼓励。鼓励儿童随意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对儿童画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体味创新的乐趣。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只有当你用欣赏的眼光来迎接他们时,绘画才能真正变成一件使他们开心、快乐的事。充分尊重孩子们独立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绘画活动中树立自信心,从而大胆进行表现,这样他们画出来的画就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三、儿童绘画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

绘画在眼、脑、手高度默契的操作过程中对于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都会有增强的作用,因而儿童画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

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儿童是编织美梦的高手,在他们的梦乡中,充满着奇幻、迷离,甚至妄想。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创作,在画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有的儿童画作品看上去不可思议,却耐人寻味,成人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要能够读懂他们的语言。

对儿童绘画的评价,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主要是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因而儿童涂鸦,虽然稚嫩、拙扑,但他们每画出的一个形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应大力鼓励儿童的这种创造。每个孩子都具备创造力。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而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种创造;凡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儿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他们的眼中世界都是神奇的:花草树木会跳舞、地球会流眼泪,小动物会说话……尊重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和认同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因为这些可贵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发挥儿童的表现力,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作品中才能显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

在要求儿童创作儿童画时,要挑选贴近儿童生活、儿童乐意接受的题材和主题。对于创作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不要有过高的要求,要避免使儿童产生高不可攀的惧怕感。要鼓励儿童大胆去画,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有鼓励儿童将心中所想的对事物的认识和自我理解表达出来,将绘画过程当作游戏来完成,他们才会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克服了他们的依赖性,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儿童画成人想象力
养大成人
成人不自在
儿童画作品展
想象力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
儿童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