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爱而不得”到“与君绝”
——《水浒记》中阎婆惜“情变”浅议

2011-08-15宋天宝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水浒宋江男权

宋天宝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从“爱而不得”到“与君绝”
——《水浒记》中阎婆惜“情变”浅议

宋天宝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杂剧《水浒记》中,作者则极为细腻、贴切地写出了其因丈夫宋公明“不知趣、不着人”而情变、婚变的全过程,非独恶其“红杏出墙”之果,更怜其移情别恋之因。婆惜“情变”,并非因她如卫道者斥责的那样水性杨花,而是现实逼促,在婆惜“情变”这一事件上,宋江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爱而不得;与君绝;偷情

如果说在小说《水浒传》中,阎婆惜不过无赖一女子耳,大有淫悍之风,那么在杂剧《水浒记》1中,作者则极为细腻、贴切地写出了其因丈夫宋公明“不知趣、不着人”而情变、婚变的全过程,许自昌“对婆惜身为人妾和未受丈夫之爱是心怀同情的”。2

《邂逅》一出,张文远百般试探、挑拨,阎婆惜虽是遮遮掩掩,却也目成心许。若以封建礼教的标准衡量,此举的确是没有教养的越礼行为。然而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却是不惟可恕、亦且可爱的小儿女常态。何况此时的婆惜尚属“摽梅有待、夭桃未谐”(《邂逅》)不必为谁守信、守节,她与张文远纵有万种风情,也是孤男寡女,发乎情、止乎礼,本无可厚非,不可谓之为“淫”。二人一见钟情,张文远“倒也俊俏”,兼且惯于怜香惜玉,对阎婆惜来说可谓“甚得吾心”,但她还是谨遵“父母之命”,毫无怨言地接受了母亲将她许嫁给宋公明的事实。

阎母将婆惜嫁与宋公明时,婆惜并无半句怨言,她对宋公明也从未有过任何厌恶之情。成亲之夕,婆惜对宋公明是很热情、很主动的,对待爱情,她是很大胆、很坦率的 :“奴家种玉不虚,破瓜无负。今夜得侍君子,真是三生有幸,百岁多缘(《联姻》)”,不料,新婚之夜,宋公明却是坐怀不乱,对婆惜敬而远之,无爱无欲无情,大有坚守节操之势,让她无端遭拒,爱而不得。

身为女子,积极主动地向丈夫献殷勤、表温存已难能可贵,但这样千呼万唤仍无回应之后,阎婆惜火热般的深情已为这种“英雄拒色”式的无情扑灭,她终于爆发出心头的不平和绝望:“啐!遇着这等一个俗子,岂不辜负了奴家的终身也(《联姻》)”。她怒,但又不只是怒,而是一付柔肠、一片热心却频遭冷遇后的悲愤。她“叹今生缘悭分悭,到今宵情怜意怜,看他月思风情曾不谙,教我寂寞若为妍。”(《联姻》)

阎婆惜的形象是鲜活、丰满的。她不是“裹着厚重的礼教外衣,失去女性自我意识,合乎三从四德审美规范的雕塑品,而是有独立意识和情欲要求的灵魂和肉体审美统一的真实、活泼的女性”。3这样的女子注定不会得到性情冷漠的宋江的青睐,也当然不会安份、顺从于宋江对她心理和生理上的“囚禁”。阎婆惜在新婚之夜无端遭到了宋江的冷遇,郁郁寡欢。夫者,妇之天也,“在封建社会,已嫁女性在没有生子之前,她全部的感情和生命的意义,都凝聚在丈夫身上”,4丈夫的情冷意疏无疑是一个已婚女子人生最大的悲哀。

值得深思的是:婆惜不堪寂寞,与张三郎私通,被看做老大的丑事,而宋江“纳妾”却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料也“无妨”。这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文化对妇女的不合理的要求,实际上体现了男人对女人的评价”,5是“按封建主义的法律、传统妇德规范来要求和胁迫妇女,使她们备受损害和屈辱”。6

“偷情类作品的本质在于男性作家毫不讲理地把男权社会男性们应当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受害者一方——女性”。7如果说在小说《水浒传》中,“很多女人被斥成淫妇、叛逆、奴隶,不像人的样子。作者对付她们的工具是有形无形的枷锁、鞭子,最后则是刀”。8那么在杂剧《水浒记》中,作者对阎婆惜非但没有大肆挖苦、嘲讽、丑化,而是饱含同情、极为人道的写出了她的“悲”和“泪”。宋郎“鲁莽有余,温存不足。哪晓嘲风弄月,岂知惜玉怜香”,(《渔色》)让她“衾冷炉烟”“床闲明月”“好生闷人”。宋公明“不知趣、不着人”“误卿卿青春少年”,(《渔色》)不独让她有“尘埋”之憾,更有无处可诉、无人可诉之悲。

阎婆惜的凄凉境遇,终于给了善于渔色的张文远以乘虚而入的机会。她的确需要一点温暖、一个知音,不独给她生理上的温存,更给她精神上的抚慰。“女性长期幽闭的生活造成她们生理压抑的痛苦,但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是,她们的情爱与性爱是水乳交融的,在情爱与性爱之间,女性更倾向于情爱”。9婆惜不堪枕冷衾寒,与其说是多欲不如说是多情。

她跃跃欲试地要出轨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仿佛要给宋公明一个挽回的机会。就在婆惜、张三就要“成事”之际,宋公明出现了,这时候,阎婆惜对他的感情尚存灰烬中的那么一点点余温,她不无恭顺的询问“相公曾吃晚膳不曾”,(《渔色》)“奴家去拿茶你吃”。然而,宋公明在吃茶后,“不顾下”,倒头便睡,对她置若罔闻、冷若冰霜,不给她任何机会和希望。婆惜痛苦至极也绝望至极。她对宋郎的情思陷入了永不可回升的低谷。“你看他把奴家等闲相觑司空惯,谁解怜香惜玉软。”(《渔色》)如果在此之前,阎婆惜的出轨之念尚有迟疑,是可以扑灭的星星之火,那么此时,这种念头已成燎原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个让她备受折磨,一个对她意乱情迷,两相对比,她自然而然地发出了那一声扭转自己人生的感叹:“张三郎,张三郎,我越发要思量你了”。(《渔色》)

她终于痛快而又悲壮地决定“与君相决绝”了,其标志就是她没有半点迟疑、留恋,甚至没有恐惧地投入了张文远的怀抱。她是被宋公明一步步逼而为奸。宋公明通过“纳妾”把她定名为自己的偏房,然而又对她毫无夫妇之情,没半点恩爱可言。在生理和心理上,婆惜无异于一只被“锁向金笼”的鸟,只有束缚而无任何给养。如果说宋江还有孟氏可以解颐、娱情,而婆惜却是完全的感情空白。她对宋江“爱而不得”,而“宋江之妾”的名义又让她在“礼教”上,除了宋江之外,再无爱和被爱的可能。而只能忠贞、守节于宋江,“否则便是淫荡、便是邪恶,全民共讨之,永世不得翻身。”10这是完全符合封建礼教,更是为封建卫道士们所点头应允的。然而这又是那样冷酷无情,那样不人道、不公平。

婆惜是被这种冷遇所逼,一步步,由隐忍、灰心、伤心、绝望而走向了坚强。“偷情”与其说是目的,不如说是她据以为坚强的手段。她在顽强地、不顾一切地、近似于疯狂地向宋公明“宣战”。她与张三郎野合,偏不关门,“昨日要关,今日要开在这里(《野合》)”,她在以一种复仇的方式,宣布她对宋公明的不屑、背叛和决裂,这种行为看似无耻,实则是另一种悲壮。宋公明既然让她爱而不得,她便痛痛快快地与之决裂。她不顾一切地摆脱了“三从四德”的牢笼,近似疯狂的触犯了“七出”中的“淫佚”条例,她非为淡薄贞操、不守妇道,而是爱得其所,不为失节!是宋公明把她逼上了这样一条为人所不齿的“野合”的绝路,她是那样放肆,然而却是含泪的放肆,看似嚣张,实则隐含了太多的屈辱和悲哀!婆惜“情变”,并非因她“如卫道者斥责的那样水性杨花”,11而是现实逼促,她的确走了一条从“爱而不得”到“与君绝”的血泪斑斑之路。

1.毛晋.《六十种曲》(第九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版.

2.黄竹三.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5页.

3.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4.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5.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0页.

6.孙景全.杜凤银.《水浒博览大典》.济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7.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1页.

8.黄裳语.转引自牧惠.《歪批水浒》.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9.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10.牧惠.《歪批水浒》.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11.许朔方.《许自昌年谱引言》.黄竹三.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2页.

宋天宝,女,1984年生,江苏邳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水浒宋江男权
Myth and Mechas
胡澹三维场景设计作品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从古典到西洋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