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镇庙概述

2011-08-15于志刚北镇市文物处辽宁北镇121300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北镇神马建筑

于志刚 (北镇市文物处 辽宁北镇 121300)

一、北镇庙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

北镇庙位于北镇市的广宁城西2公里的山岗上。西距医巫闾山大观音阁5公里,南距辽代的乾州城址200米,北距朱屯村240米。北镇庙为道家神府。是历代帝王祭祀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大型镇山庙。

北镇市(原北镇县)位于中国之东北,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地处中国五大镇山之北镇—医巫闾山东麓。东接黑山县以羊肠河为界,东南部隔绕阳河与台安县相望,南为盘锦市,西邻义县以医巫闾山为界,西南有公路、铁路与凌海市相通,北与阜新,古族自治县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3′—122°15′,北纬41°19′—41°43′。

从古至今,人们在选择定居区城并建设城市的时候,无不考虑山川资源和地脉交通。北镇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自然形成低山丘陵、平原、洼地三种地形,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称。西部为山地丘陵,山地东麓为平缓的丘陵,中部是西沙河、黑鱼沟河、沙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北镇的西侧是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医巫闾山,这里峰岭起伏、丛峦叠嶂,风光奇特,颇为壮观。青山绿水良田为先民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目前已经发现有双河遗址、东望岗遗址等。北镇市因自然形成的低山丘陵、平原、洼地地形,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历史上人们通过陆路从中原到东北腹地有两条道路可行,一条是从北面经内蒙古,过医巫闾山北端,向南到北镇或直达黑山.另一条是从医巫闾山南端进人北镇境内,向北经过广宁城,过黑山、新民。如此咽喉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建里州县的理想之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北镇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在东北乃至中国历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北镇(原北宁)因位居中国东北的医巫闾山东麓,为古代所封北方镇山之地而得名。根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此地为幽州之境,汉为无虑县。隋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始有“北镇”之称,唐称“广宁”,辽为乾州、显州之地,金称“广宁府路”,明称“广宁卫”,清康熙四年(1665),改为“广宁县”。民国二年(1913);改称“北镇县”。1989年改名“北镇满族自治县”,1995年3月21日,改为“北宁市”,后改为“北镇市”。

二、北镇庙的得名与始建年代

无论翻阅文献还是查看碑碣,都可以很容易找出答案。北镇庙是历代帝王为了祭祀医巫闾山之神而建的山神庙,庙因山而名。欲了解北镇庙的命名,必须了解北镇的涵义。医巫闾山为东北三大名山之首,且最早见于史籍记载。《书•舜典》载,舜曾封天下为十二州,每州各有镇山,其中医巫闾山称为“幽州之镇山”。《周礼•职方氏》云:“东北日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西周时期,分天下为九州,分封九俄山,仍以医巫间山为幽州之镇。“西汉辽东郡有无虑县,颜师古日:即所谓医巫闾山”。无虑是医巫闾的同音异写,县也因山而名之。所以医巫闾山也称为无虑山或医无虑山。隋朝诏封四大镇山,以医巫闾山为北镇。唐朝,正式确立了五岳五镇,以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封医巫间山为“北镇爵广宁公”。宋政和及金世宗大定年间封广宁王;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二月二日,加封北镇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1370)“诏定岳镇海读神号”,直称“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清光绪年间,又加“灵应”二字。根据史料记载,自隋朝以来,历代君王都曾亲自或派遣官员来医巫闾山告祭或望祭。因历代君王祭祀镇山活动的需要,历代皆修坛建庙,从而产生了北镇庙这一祭祀镇山的建筑。庙中历经风雨春秋、点点斑驳的碑趺见证了北镇庙的千年沧桑。

北镇庙的始建年代,应起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隋书•札仪》载:“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嵇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当时的北镇庙称为“医巫闾山神祠”。这是北镇庙始建年代最早的文字记载。隋朝开皇十四年以前,是否已有北镇庙无从考证。

三、北镇庙的规模、布局及建筑特点

北镇庙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东北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建筑群之一。北镇庙座北朝南,建在一座天然的山岗之上。为一长方形的院落。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78米,占地面积49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庙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布局严整。主体建筑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神马殿后东西两侧为钟楼、鼓楼。附属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形制相同。在神马殿前东西两侧各建有朝房5间,神马殿后甬路两侧各有碑亭2座。沿钟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真官祠、僧房、神库。沿鼓楼往北依次建有土地祠、城煌祠、道房、神厨等建筑。各主体建筑周围以石栏杆环绕。寝宫西侧还建有揽秀亭一座。庙的东侧墙外有乾隆年间所建“广宁行宫”一座,建房81间。在钟楼东侧建有“万寿寺”及“观音堂”,在鼓楼西侧建有“大仙堂”。这些附属建筑与庙浑然一体,显得十分肃穆、古朴,为北镇庙增添了雄伟气势。现这些附属建筑均已无存,但基址尚在,为考证北镇庙的建筑规模和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一)北镇庙的主体建筑

石牌坊,立于北镇庙山门前的一块平整的台地上,是进北镇庙的第一座建筑物。石牌坊为五楼六柱单枪房殿顶式,高9.70米,宽14.20米。分为五间,明间宽3.30*,次间宽2.673IE,梢间宽1.78米,各柱直径为57厘米,全部用灰色沉积砂岩雕造。各柱前后及边柱外侧均有夹柱抱鼓石。每间柱上均且平板枋、龙门枋、华板及额枋。平板杭上承宪顶楼盖。楼盖椽望、瓦垅、吻兽及剑把,一如大木作。明间龙门枋上两面均有“二龙戏珠”浮雕。各间龙门仿下置华板。华板为三花如意式透雕。华板下置额仿,枋下有浮雕雀替一对。石仿高低错落,造型雄伟,雕刻精细古朴。石枋前后有圆雕礴狮两对,石狮雕刻精美,线条流杨,各不相同,分别为喜、怒、哀、乐四中神态。

山门,又称仪门,建于石牌坊北25米的第一层月台之上。该建筑为砖瓮结构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17.45米,进深三间,5.58米。绿琉璃瓦顶,正脊置吻兽,垂脊和戗脊上里走兽。檐下无斗拱,椽以琉瑞砖替代。角梁为花岗岩雕造。底裙用四层条石砌筑,以上用青砖砌成。山门正面辟三券洞门,门高3.40E,宽2.80米,深5.58米。明间门额上嵌有石匾额一方,上书双勾楷书“北镇庙”三个大字,传为明代宰相严蒿所书。山门两侧围墙各辟一角门,门高2.10米,宽1.30米。门前及左右有花岗岩台阶,周围月台有石栏杆环绕。

神马殿,又称神马门.位于山门后24.80米处的第二层月台之上。神马殿是祭祀时喂养御马的地方,民间也有是诸位神灵的神马休息之处的说法。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18.50米,进深三间,9.25米。上覆灰瓦及吻兽。为格扇式门窗。殿内梁架施有彩绘。东次间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之(救修北镇庙》碑一甬。西次间有无字碑一甬,现仅存碑首和碑跌。殿内原有神马及神马童各两尊,现已无存。殿前有台阶,围有石栏,殿两侧围墙各开有一角门。殿前月台下东西两侧各建有朝房5间,东西对峙,形制相同,为硬山式建筑。神马殿原为最初的山门,明弘治七年(1494),在其前增建山门后,改为神马殿。

钟楼、鼓楼,位于神马殿东西两侧,钟楼座东朝西,鼓楼座西朝东,形制相同,均为歇山式重檐楼阁式建筑。两座建筑为方形,建在一方形石砌平台上,分上下两层。下层面阔及进深各三间,为7米。中间开一券顶门,门高2.15米,宽0.91米。楼内有木制楼梯至上层,上层面阔及进深各三间,为5.60米。四周环有回廊,每面有格扇式望窗。前枪柱下有木制栏板。顶砚灰瓦、吻兽及走兽。檐檩及柱施有彩绘。钟楼之脊檩上悬挂有大铁钟一口,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所铸。钟高1.80米,最大直径1.50米,重2吨,钟上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声垂千古,夜镇八方、累代威灵”以及监修此钟的清代官员名字和工匠名字。鼓楼上的鼓已经丢失。庙内僧侣每日晨钟暮鼓,以示保佑四方。皇帝若来祭祀,则钟鼓齐鸣。

御香殿,位于神马殿后24.50米的第三层月台之上,是用以储藏朝廷降香诏书之所。御香殿为歇山式大木架建筑结构,面阔五间,为20.30米,进深三间,为8.90*,上覆灰瓦及吻兽,檐下罢斗拱。殿内梁架有彩绘。殷前及左右有台阶,环以石栏杆。殿前月台下东侧上层平台上建有石造歇山顶焚香亭一座,西侧石造日晷一座(只存墓座),同时东西两侧还立有清代皇帝祭祀、游山诗文碑14甬。

大殿,又称正殿,位于御香殿后23.50米处,是历代君王祭祀医巫闾山之神、举行祭典活动的重要场所。大殿为歇山式大木架结构,面阔五间,23.25米,进深三间,13.95米。绿琉璃瓦顶,飞檐下有斗拱。殿内梁架彩绘鲜明,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绘有三十二位明代开国文武功臣像,以蓝、绿、赭三色用墨线勾勒,间以金粉,画功细腻,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殿内中部有,砖砌长方形须弥神座,座上置神龛,神龛内供奉泥塑医巫闾山神像一尊。龛上原挂有乾隆皇帝亲书“乾始坤枢”牌匾一块。神台下左右有泥塑文武神像44。殿内东西两侧各立有元代御祭碑3甬。殿前东西两侧分别立有石碑3甫和2甬。这些碑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更衣殿,又称更衣厅,位于大殿后12.20米处,是历代帝王拜祭山神更换衣物的场所。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14.20*,进深一间,5.20米。灰瓦顶,格扇式门窗,殿内梁架饰以彩绘。

内香殿,位于更衣殿后11.50米处,是存放地方官员的祭品和香火之处。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14.20米,进深三间,8.25米。灰瓦顶,格扇式门窗,殿内梁架饰以彩绘。

寝宫,又称后殿,位于内香殿后17.50米处,是供奉山神及山神娘娘塑像的场所。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2.15米,进深三间,10.47米。绿琉璃瓦顶,有飞枪斗拱,殿内明间中部有一砖砌长方形须弥座,座上神龛中有泥塑山神及配偶神像4尊。神完之上原悬挂有康熙皇帝敬献亲书“郁葱佳气”横匾一块。

(二)北镇庙的附属建筑

碑亭,位于神马殷后甬道东西两侧,共4座,除东侧一座为六角亭外,其余为四角亭。亭已毁,只存墓址,亭内由东向西分别立有康熙五十年(1711)《万寿碑》、康燕四十七年(1709)《北镇庙碑文》、雍正五年(1727)(御制碑文》及乾隆十九年(1754)(御祭并书》碑4甬。碑亭应建于立碑之时。

土地祠,位于钟楼、鼓楼北侧,只存遗址。

真官祠、城隍祠,位于御香殿前东西两侧,均为硬山式建筑,仅存荃址。

僧房、道房,建于大殷前东西两侧,均为硬山式建筑,仅存基址。

神厨、神库,建于内香殿前东西两侧,均为硬山式建筑,是祭祀活动时制作供品及存放祭品的场所,仅存基址。

广宁行宫,建于北镇庙东侧墙外,是清朝皇帝东巡驻 之所。够仅存基址。

万寿寺,建于北镇庙东朝房和钟楼东侧。该寺座北朝南,南北长60*,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大雄宝段前两侧分别立有清康熙、乾隆、顺治年的碑4甬。寺今已无存。

观音堂,位于万寿寺东侧。有山门、观音殿、配殿、耳房等建筑,今已无存。

大仙堂,位于鼓楼西侧。有山门、大仙堂、厢房等,仅存墓址。

(三)北镇庙的“四大风景”

北镇庙的“四大风景”之称,始自清乾隆年间,它指的是北镇庙的四处古代遗址,即揽秀亭、会仙亭、翠云屏和镇庙奇松。

揽秀亭,位于寝宫西侧,是一座四角攒尖式建筑,建在一块自然凸起的岩石之上,亭已毁,基址尚在。亭的建筑年代,史无明载。明代贤士毛伦曾为该亭翅诗:“秋风几日摇招棍,北俄西山两奇绝。启窗揽秀小亭幽,景物捺人自然别。”

会仙亭,位于北镇庙的东北隅,即广宁行宫后部,一座天然的小石山下。石山高3米,称“仙人岩”,沿19级台阶可登其上。山上原有一方事,亭内有一石刻棋盘,旁有两块坐石,可坐而对弈。民间传说乾隆皇帝驻禅行宫时,曾在此下棋,故又称此山为“棋盘山”。其山石壁上刻有“会仙亭”三宇,站在小石山上,西可眺医巫闾山,东可观广宁城。会仙李在小石山下南部,为一座四角搜尖式建筑,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李与仙人相遇,故称之“会仙亭”。自明代起,许多名人、官员都曾来此游历,留下了题咏诗文。其事虽已无存,但羞址尚在。

翠云屏,位于北镇庙内西北角,即揽秀亭西北部。为一天然巨石.因远眺形如屏风,故称“翠云屏”。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九年(1754)来此祭庙及游历闾山,将其封为闾山八大景观之一。此块岩石长8.50米,宽4米,高3米。传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坠入人间,所以又称“补天石”。翠云屏下有一南北相通的石洞,人可爬行而过,故又有“窟窿山”及“佝偻山”之称。岩石南面壁上有辽东巡抚张学颜所题“补天石”和“翠云屏”六个大字。同时还镶嵌有名人刻石4方,其中以乾隆皇帝亲绘松树画刻石最为珍贵。画刻石虽已遗失,但其拓片仍有收藏。清代户部右侍郎找秉冲赞此石日:“为想娲皇炼石年,九捷炉火碧于烟。无端一片移东海,可怪人间有漏天”。翠云屏前西侧立有康熙二十一年(1682)碑一甬,上书“屹镇幽方”四字。

镇庙奇松,在神马殿西侧,高10米,径1.5米。其松盘根错节,无数长枝盘曲四伸,宛然一巨大的华益。它高俊挺拔,枝萦叶茂,天空放晴之时,阳光和月光透过绿网便洒下无数细碎的缕缕金丝银丝;有风天气,随风怒吼,涛声如潮,独具特色,故被文人墨客称为“镇庙奇松”。清康熙年间广宁知县项蕙称赞此松曰:“屈盖盘根不记年,虬龙偃仰势参天。微风韵落山空里,劲节神听古庙前。禾黍已高城堞废,麒麟未改墓原迁。经过往年无穷事,水与松摘可比肩。”如今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诗篇中去体会和感受那镇庙奇松的风韵了。

四、历代对北镇庙的维修和扩建

隋开皇十四年(594),《隋书•札仪》载:“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俄会袖山,北镇医巫间山,冀州铁粗山,并就山立祠”,当时的北镇庙称为“医巫闾山神祠”。

金大定四年( 1164)曾重修,改称“广宁神祠”。金明昌元年二月,王寂至此,感慨颇具规模的“广宁神祠”因年久失修破损产盆,在其所若《辽东行部志》中写下了:“庚子,予昨晚以薄书少隙,携香楮酒茗,祭奠于广宁神祠。且讶其栋宇庳漏,旁风上雨,无复有补完者”。

元代,北镇庙建筑规模史无记载,但此时北镇庙内的祭祀活动渐盛,据庙内所存之元大德二年(1298) 至至元十七年(1357)间12甬告祭碑载,皇帝曾多次派遣官员代祭“广宁王神祠”,由此推测,当时的北镇庙应有一定规模。元朝末年,刀兵四起,北镇庙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只遗存正殿三间。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太祖朱元璋下诏重修北镇庙,在元代遗存正殿南建瓦屋三间,左右司各一间,又分别于庙东建宰牲亭、神库、神厨各三何,并缭以垣墙。

明永乐十九年(1421),朝廷下令对北镇庙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今存《重修北镇庙记》碑文载,此次扩建曾撤其旧制,而创建前殿五间、中殿三间、后殿七间,在后殿左右各建殿五间,前殿东、西各建左右司一十一间,增建神马门及外垣、朱门等,基本上确立了今日北镇庙的整体规棋和布局。

成化十九年(1483),朝廷命御马监太监韦朗对殿宇、左右司及围墙进行维修。弘治七年(1494).朝廷命指挥闵质再次对北镇庙进行维修和扩建。此次扩建,复铸铜像,增建了钟、鼓楼及左右翼殿二十间,增建山门五间,在山门前建牌坊一座,并增展前面台基。以后分别又于明正德元年(1506)、正德四年(1509)及万历三十四年(1606)进行维修。

清初,经过明代末年的战乱,北镇庙虽岿然独存而金粉零星,土木凋残。康熙四十七年(1707),清圣祖下令对北镇庙进行维修,恢复其原貌。

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北镇庙各殿宇。据《北镇县志》记载.这次重修御香殿五楹、大殿七楹、更衣厅三楹、内香殿三楹、寝宫五楹、神马殿五橄、大门五楹、石牌坊一座、神厨、神库三楹、碑亭四座、左右朝房各五楹、左右钟楼二座、左右配殿各十三楹。

乾隆四十三年(1778)及乾隆四+七年(1782)都曾对北镇庙进行过维修。

光绪十八年(1892),由奉军统领记名提督高州镇总兵左宝贵奉命主持维修。这次维修,对庙内宫殿、廊庑、门阙、楼亭、寮舍共一百三十楹建筑重加修葺,并建缭垣三百四十丈,改原大殿七间为五间,山门五间为三间,至此,形成今日北镇庙的规模和布局。

民国元年(1911),清王朝被推翻,祭山礼仪废止。 1948年2月,北镇县解放,庙中僧人出走,当地群众拆毁北镇庙内两侧附属建筑及广宁行宫等。同年6月,为修县政府办公室和学校,庙内主体建筑也遭到破坏,大殿和寝宫内的泥塑神像被推倒,致使北镇庙遭到严重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对北镇庙的保护和管理。除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北镇庙曾遭到造反派的破坏,国家、辽宁省文物局及北镇文物保管所相继对北镇庙进行重建和维修。历经千年的北镇庙于1988年1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辽西地区及北镇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北镇庙的许多景观已不复存在,但今天北镇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逐步的维修主体建筑,并修复一些消失的景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老的北镇庙会焕发青春,张开双有欢迎八方宾朋。

[1] 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3] PAP-[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

[5] 赵杰.周洪山著.北宁市文物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6] 沈福煦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l.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7] 谷西著.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5版.

[8] 辽宁省实用地图册[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2004年9月第5版.

猜你喜欢

北镇神马建筑
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
北镇古城空间格局与辽文化重构研究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
大头和神马鬼的日常
小白领的搞笑生活
基于SWOT分析法的北镇旅游发展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神马都是浮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