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
2021-10-30
丰收的九月,北镇不仅有金黄的渲染,更有晶莹剔透、梦幻般的紫红,这便是葡萄的海洋——中国鲜食葡萄第一县,“巨峰”葡萄之乡。金秋的九月,北镇市的葡萄园内一片忙碌的景象,深紫色的葡萄挂满枝头,葡萄種植户穿梭在葡萄园内修粒、剪葡萄、包装,每一位种植户脸带笑容,散发着由衷的喜悦。
北镇历史悠久,文蕴深厚,物阜人丰。北镇葡萄有较长的栽培历史,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享有盛誉,特别是在栽培技术、品质培育、农艺创新等方面闻名遐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兴起,北镇葡萄产业面对互联网大潮,产业结构、生产水平、发展方式等诸多方面呈现疲态。近年来,北镇葡萄发展势头强劲,强势入选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北镇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葡萄农产品优势区,葡萄产业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纵贯医巫闾山脚下南北52公里的葡萄经济带,面积达到了21万亩。2012年北镇葡萄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16年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巨峰葡萄之乡”的称号;2018年北镇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葡萄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目录,市场估值达66.67亿元,位列辽宁省第三位。2020年北镇葡萄入选辽宁省第二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支持产品。北镇葡萄产业振兴作为北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中之重,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几年,北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引智入县,引入了高校、科研、企业、金融等社会资源,组建专业团队,落地推广机构。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北镇葡萄品牌影响力逐渐在采购商、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来,品牌理念已经植入北镇葡萄种植者心中,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小康之路。
50多岁的唐英奎是北镇市常兴店范屯村书记,现任北镇市葡萄协会会长、常兴鸿远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事葡萄种植超过了30年,园区近1000亩的葡萄,年产量超过300万斤。唐英奎种植的巨峰葡萄品质在葡萄领域有口皆碑,深受百果园、鑫荣懋等大型商超和采购商的喜爱。作为村书记,他带领村民发展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采购化肥农药,把葡萄经济普惠了全村农民,范屯村也因此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作为北镇市葡萄协会会长,他坚持科学化种植和规范下生产,严格保证北镇葡萄的品质,对品牌和品质一丝不苟,其园区工人种植经验均超过30年,形成了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合作社理事长,他对市场敏感,整合采购资源,带领农户共同打开南方市场。
唐书记经常说:“葡萄长得这么好,其实不容易,标准化和高品质一样都不能少”。这既是唐书记对葡萄的要求,更是北镇葡萄品牌之下对葡萄的要求。在唐书记的带领下,北镇葡萄已经走上了订单生产的规范化道路。
如今的北镇已焕然一新,北镇葡萄品牌带动产业振兴的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北镇葡萄市场价格首次高于其它产区,巨峰葡萄平均增幅达22%,北镇葡萄产业净增收4.32亿元,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2019年,北镇葡萄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市场估值达66.67亿元,位列辽宁省第三位。2020年北镇葡萄价值每斤平均高于其他产区1元,葡萄种植户增收超过7亿元。2021年是北镇葡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夏季暴雨来袭,得益于政府领导重视,北镇果农牢牢谨记品牌为先、质量先行的理念,严格按照北镇葡萄技术标准控制葡萄质量,在全省葡萄大量减产的情况下,北镇葡萄的销售平均价格在2.8元/斤左右,依旧处于全省葡萄行业领先地位。果农通过线上学习、线下人工干预等方式控制葡萄产量,实现减产不减质。
作为中国鲜食葡萄第一县,北镇市已经形成标准种植、线上线下销售的产业链条。未来,北镇葡萄产业将继续以“品牌+电商”“品牌+新媒体”“品牌+大数据”的模式,完成从区域公用品牌到全国知名品牌的转变,惠及百万消费者。同时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做更多宣传推介活动,继续推动北镇葡萄品牌广泛传播。通过逐步增长的品牌溢价作用,促进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瓜果飘香,香甜可口。新征程、新起点、新希望,相信在政府、企业、媒体共同努力下,北镇葡萄必将从北镇起步,走出辽宁,走进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