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醒石图》研究
2011-08-15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王 婧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作于1651年,是陈洪绶逝世前一年为好友沈颢所作1。图册对开共计二十页,前四页为作者题识,后十六页为十六幅白描人物画,绘制了隐士隐居生活的十六件事。十六幅各有用典,当中援引了庄子、刘辰翁、苏轼、陶渊明、班孟、宗炳、孙楚、魏野、李白、鱼玄机等人的诗文事迹。现就画册中第四幅《醒石》图以图像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解读。
《醒石》图无背景,画面一人斜倚于一大石上,左下方有两印,偏上者为:“宋致审定。”宋致乃清初宋荦的季子,此印为他的常用印章。偏下者为:“之赤。”这里应该指的是卧庵道士,即明末清初著名收藏家,安徽休宁人朱之赤。画面右方款属:“老莲。”其下有“章侯”一印。此印为陈洪绶常用印章之一。该图为淡色白描人物画,构图为斜三角形,重心偏右,画面平稳,人物线描细若游丝,清柔高古,衣纹转折处圆转自如,十分柔和。人物右腿稍屈膝脚面放平着地,左腿屈膝小腿着地,左脚正对右膝方向。右手从身前穿过搭放于身后依靠之石,左手撑地。动态颇为复杂,但整体效果自然、协调,可见画家的巧妙构思与深厚功力。人物表情自然,眼睛斜睨右脚方向,若有所思。人物身后大石为一长形石块,中部细,两边高耸。大石勾线清圆细劲,转折之处不硬不挫,石头勾后不再皴擦,更不点苔,只着一层淡淡的颜色,显得迹简意澹而雅正。整幅图设色清淡不浮,格调高古。为典型的陈洪绶晚年人物画风格。
陈洪绶在画册第一页题跋中为此图题名:醒石。中国自古就有赏石的传统,在《尚书•禹贡》中即有关于青州贡品“铅松怪石”的记载,其后历代不绝。陶曾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他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爱石人,在其隐居的江西宜丰的东皋岭有一块与他常年相伴的石头,每当他醉酒小憩时则倚石为榻,世称“醉卧石”。明朝林有麟辑有《素园石谱》一书,对此石亦有记录:“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陶渊明常醉眠其上,名之曰醒石。”3在《素园石谱》中,林有麟还将陶渊明所卧之“醒石”形状形象地描绘出来,当时的文人赞叹不已,并传为一时佳话,因此后人将陶尊奉为“赏石祖师”。
陶渊明的诗文、轶事志趣高尚,平淡自然,为中国古代文人尤其失意文人所推崇。梁太子萧统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4陶渊明所作的《五柳先生传》中自述:“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5的确,陶渊明一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所嗜好的酒也成为中国古代陶渊明题材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醒石》图即表现的即是陶渊明醉酒后倚石深思的状态。陈洪绶正是借助《醒石》来表现自己的隐逸情怀,阐释自己理想的人格,用陶的故事表达和实现自己。
陶渊明以及他的诗文事迹代表着平淡、自然、隐逸、脱俗,也因此成为隐逸的典范。历代创作陶渊明题材绘画的画家,大都有着与其相似的社会背景,身处乱世使得他们的思想与陶渊明产生了共鸣,对隐逸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陈洪绶便是其中之一。他敬佩陶渊明,仰羡陶渊明,却又很难成为陶渊明那样的人,于是不断在绘画作品中描绘他,歌颂他。陈在明亡后首先想到的便是效仿陶,去过归隐的生活。陶从隐居生活找到了慰藉,保持了独立傲然的本我。陈亦从隐居中缓解了心灵的苦痛,以至于在经历一世沧桑与痛苦挣扎后终归于平静,到达“无一可移情”的平和、恬淡、安乐之境。纵观其晚年绘画,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都处处体现其已然可以“观”万物并淡而化之的修为。隐逸之路助其反思人生,堪破执念,遂达于平静安乐之境地。我们现代人来观此画,亦可体悟其画外深意,并非是单纯写出隐居生活的潇洒自由,而是示现给我们,无论人生走到何等地步,隐逸都可以作为可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以之作为反思生命、沉淀智慧的一种生活方式,隐身或是隐心都可以让我们净化心灵观照自身,隐逸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我们医治心灵创伤、反思生命、升华自我价值、提升个人修为境界的一条必经之路。
注释:
1.《丹青有神陈洪绶传》.吴敢、王双阳著.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第277页.
2.《陶渊明集》[东晋]陶潜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063本.第480页.
3.《素园石谱》.[明]林有麟辑.续修四库全书本.子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112本.第138页.
4.《昭明太子集》.[梁]萧统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別集类.汉至五代.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063本,第677页.
5.《陶渊明传》.杜景华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第44页.
一、著作类:
[1] [明]林有麟辑,《素园石谱》,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 《陈洪绶研究朵云第六十八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3] 陈传席撰,《明末怪杰--陈洪绶的生涯及艺术》,浙江:浙江人民美术版社.1992年版.
[4] 陈洪撰,《高山流水隐逸人格》,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二、文章类:
[1] 醉酒诗人的传奇绘画_古代陶渊明题材画像的图像学研究.张垒.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探索》2009年8月,第2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