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纤维艺术的多样性
2011-08-15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黄 晶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纤维艺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艺术,它不同于国画和油画,仅用画笔去描绘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它主要突出的是一种介质,利用这种介质的特性去制作画面,表达思想内容。形式上不局限于平面,可以是立体,也可以是空间。这种艺术起初被称为“编织艺术”、“织物艺术”、“壁挂艺术”、“织锦艺术”等,因为这些称谓都显得有些狭窄,最后被称为纤维艺术。同时,纤维艺术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创新了艺术形式,丰富了材料资源,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表达魅力。
随着现代审美在视觉上的需要,艺术家们不断地在风格、形式、材料、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深化,使纤维艺术发展得更为多样化。各种材料的不同应用,可以创造出很多崭新的艺术形式,在丰富艺术形式的同时,又可以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灵感,更好地促进纤维艺术发展的多样性。
一、纤维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各门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纤维主要是以纤维材料为介质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风格,这是纤维艺术独有的一种特质,是因为一件纤维艺术作品,其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材料。材料本身是一种元素,进行加工后,工艺是一种元素,在形,色,体方面又形成了另一种元素,即元素+元素=另一种元素,前两种元素决定后一种元素,不同的两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就会有它的创新点,艺术风格也会随之改变,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随意的组合。
有些艺术家主要是以各种麻丝、麻纱、钢丝等为主要材料,在用材、造型及表现手法上极富创意,在创作内涵上,也蕴含着较深的东方文化哲理和现代美学思想。每个艺术家都会有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都有自己的发展倾向,纤维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都是百花齐放的。
二、纤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 。[1]
随着纤维艺术各方面的发展,它的形态,形式也发展得较为丰富。如今的纤维不仅是平面的,更多的是二维的或三维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传统平面的形态,结合新的纤维材料,创新出立体和空间的形态,这样对纤维作品来说,在形态上更加丰富,其表现力也有各自的特点。
法国艺术家吕尔萨在20世纪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现代纤维艺术形成的过程中,他从三个方面奠定了其形式表现的内容:其一是开始了新纤维材料的融入,一改以往柔软细腻的表面而走向具有触觉肌理的表达,促成了在纤维艺术中,以体现纤维材料和工艺特性为审美取向的表现风格的形成;其二是倡导壁挂自身独特的编织表现形式,把现代设计思想引入到壁挂艺术的创作之中,强调壁挂艺术应与建筑和环境相结合;三是对色线技术的革新,运用50多种色线,采用勾线填色的方法,把花鸟、走兽等形象表现得生动而极具艺术感染力,形成了以单纯、简练为特征的色彩结构和注重环境空间关系的色彩原则。[2]
吕尔萨的壁挂与建筑环境相结合的理论,使古老的壁挂形式孕育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既强调了纤维材料的柔韧与亲和的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形式内容上的绘画性特点。壁挂艺术开始渐渐离开墙面,逐步走向立体,走向空间,形成今天平面、立体、空间三种形态特征的纤维艺术形式表现格局的前奏,成为建筑环境中调节情绪、舒缓神经的重要资源。
壁挂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起初只是平面形态,现在形态就丰富多了,可以依附墙面,可以高空悬挂,也可以立体装置。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除了壁挂,其他纤维作品也都是一样的,不再简单、单一,也都在形态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迈向浅立体,半立体,立体,空间等形式。例如在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中,采用了以米罗作品图案编制的巨幅平面纤维作品来装点大块的墙面,色彩及造型现代而悦目;拉脱维亚维尔纽斯大饭店中悬置的立体纤维作品《筒》则有着绚丽的色彩以及可以旋转的灵动造型,反映了所在场所的华丽与亲和力;瑞士艺术家摩依克的作品《无题》,采用了单纯的几何结构造型,与教堂的建筑结构遥相呼应,烘托出了教堂特有的庄严肃穆、宁静怡神的气氛。艺术形态的多样在艺术家们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2]
三、纤维艺术材料和手法的多样性
纤维艺术最典型的特征是材料。纤维材料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随着材料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开拓了新的艺术形式。起初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以后又创新出合成纤维材料(化学纤维,玻璃纤维,光导纤维)和金属纤维。材料的选择是最基础的,它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价值。材料的选取与形式、风格也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形式、风格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价值。
在一件作品中,不再使用单一的材料,可以选用两种或多种,进行加工和组合,效果也会不同。
制作手法与其它的艺术门类相比,能更加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编织技法外,还可以采用环结,编结,缠绕,缝缀,捆绑,粘贴,悬挂,排列等,使作品表现力更加丰富,使作品形式更加灵活,使作品的艺术风格更加突出。 吕尔萨倡导在现代壁挂中,除了传统的毛、棉等纤维材料外,应大胆运用天然的麻、棕丝等纤维材料,把它们融合在一起,从而开启了纤维材料不再只是以棉、毛、丝等为教条,其它纤维材料被广泛采纳和融入的局面。
材料的丰富,手法的多样,让艺术家们有更好的创作,更好的创新,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但不能把很多东西进行无理的拼凑和堆砌,这样就失去了美感,很难成为一件艺术品。应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利用,发挥材料的特性,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与表现力,因材施艺,增强美感。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纤维艺术更多的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根据室内、外的环境要求,选择适合的艺术风格,适合的形式和适合的材料资源进行装饰。它的手法丰富,自然,赋予了一些“人情味”,亲和力很强。在服装、鞋帽、佩饰、生活日用品中都可以见到。材料自然的特质,在视觉上、触觉上、心理上都会给人带来一些灵感,它的柔,暖,轻,光滑,可以清除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冷、硬、重、糙的反感情绪,在视觉上有更多的美感,心理上有更多的温馨、舒适,加之其从造型到色彩、从平面到立体、从题材到文化内涵都有非常广阔的表现空间。
纤维艺术的发展是很快的,艺术家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新后又尝试着继续创新,让纤维艺术的发展不得不大步前进。起初它是简单的,单一的,平面的。随着发展,它开始复杂起来了,无论是从艺术风格,形式,材料,还是手法上,都有了一个突破,向多样化发展,使纤维作品慢慢走上成熟。材料不同,性能不同,表达手发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形态界定不同,发展方向不同,都会左右一件纤维作品的最终效果。它的发展离不开艺术风格,形式,材料和手法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发展共发展,退步共退步的。艺术风格离不开形式的新颖,材料的创新;形式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同时又左右着艺术风格;材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对艺术风格和形式都有阻碍。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孤立,各个向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使纤维艺术的发展更加多样。
注释:
[1]《中国艺术网》.
[2]施慧《现代壁挂设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黄晶,西安美术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