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画家创作中的感性认识
2011-08-15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郝 婧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艺术确实不能光靠技巧,但却要通过这个桥梁才能到达艺术的殿堂,通过技巧来表达。关于艺术创作中理性和感性,都是不能缺少的。没有纯粹的理性艺术,也没有纯粹的感性的艺术,由于自身的原因,每个艺术家个性的不同,在感性和理性艺术上或多或少都有所偏爱。各种各样的因素形成了艺术史上流派的分歧,其实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们在作品中理性或感性的偏重。我很喜欢女性画家,她们大都比较偏重感性。对女性来说,抒情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每个女性画家都被它诱惑着。直觉的细腻和敏感是女性画家的天性。女性画家的艺术和真实的生活一样生动,充满了女性的情感、女人们的温情、女人们的心事、女人们的转变以及女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看法,在绚丽的色彩中谱写生活的变奏。
一、情感的关注构成她们作品的特征
在那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都是女性对抒情的向往。但她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她们的作品中都有需要和抒情相对应的东西,就是那种克制。也许她们不喜欢理性的东西,但理性对她们来说却也很重要。生命中也许是因为有了理性的参与,让我们变得更理智,使很多无章法的事情变得有条有理。在艺术的创作中理性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都用极大的热情在呼唤着感性同样也关注着理性。
二、用自己的话语重建现实,获得表达经验的权利
在以前,不论男女画家都是用相同的语言方式去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感兴趣的题材。当然,在这种形式下她们也能达到与男性一样的高度,依靠着她们的才气和自己对艺术的造诣,在男性画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些声音和节奏始终不是女性自己的心声,它只能是男性视觉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女性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不是按照只属于女性的感受去重新观看这个世界。所以,在过去的绘画过程中,她们是一个没有表达自己经验的群体,一个被隐藏的群体。当她们能用自己的话语去重建现实时,她们就获得乐表达个人体会的能力。而女性艺术家一旦将关注的视角转向自身,转向个人心灵的叙述和表白,这些藏匿的情感就会成为构建女性绘画的美好时代。
三、画家的介绍
1.袁耀敏的调侃
第一次看到袁耀敏的画感觉很调侃,她让严肃冷漠的兵马俑穿上现代女性的内衣,在一颗颗莲花之中伸展着“妩媚”的笑容,与其身旁“劳拉”型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元素的颠覆和混合,结果产生了一种诡异复杂的新形象“雌雄同体”的第三形。女性并不奢求不属于她的东西,因为她有着男性不具备的价值。她对于第三形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的绘画作品中更加重视创作主体的主观性和个性化,我把古老的兵马俑和现代女性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关系,一种状态,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而不是无矛盾无差别的统一,这也正是我们生存空间中所客观存在的。
2.闫平的潇洒自如
闫平是个信奉单纯和朴素的生活的人,由着自己的兴趣开始了绘画之路。她性格中的坚强与仁爱,成了她绘画的主要方面。于西方哲学的演绎与逻辑方法不同的是中国学术的经验和总结性赋予闫平用强烈的敏感度来表现细腻的情节,促使她那细腻而敏锐的感情不经意地从笔触中迸发出来正是源于这东方的历史文化积累与沉淀。沁人心脾。曾今有人问过闫平,这样大的笔触是否适合表现微观的感情,她的回答简单而耐人寻味:“简化本身便具有张力。”(画外随想)我想这应该是一种绘画的语言也是一种绘画的表情吧!这让我想起语言学上的一个理论:语言只在所有相同经验的一个群体的这样一种层面上发生。这个社群愈大,人越多那么它拥有的经验就愈复杂,进行语言的共同平面也越有限。所以,简化后的绘画语言也更容易跟更多的观众产生交流。
3.申玲的自在
申玲的绘画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感受,不仅取决于画面中大色块的相互冲撞和笔触的恣意挥洒,更大的因素是她画中大胆的内容。想要成为一个画家,选择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和自由表达的权利也非常重要。画家就要充分的表达真实的自我,哪怕你表达的是非常繁重的,但只要有一种试图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是好的。讲述的平淡正反衬着绘画“自在”的价值。绘画的艺术价值是个现在值得思考的问题,讲述的内容变成感动人们的主题高于了绘画的技巧。这就是绘画艺术在显现本体语言之前的艺术取向,它忽视以至于否定了绘画的“自在”艺术价值。
4.喻红的记录
喻红一直对生命的痕迹及对生命的记录有着很大地兴趣。喻红常常都是在用瞬间的东西来形成一种真正的人生常态。比如她的作品《目击成长》,画的就是人生的片段,她生活在她的片段中。她会用片段来表达凝固的东西,因为片段是流动的,是破碎的,是异变的。作品《30岁》那一双放空的眼神,面前真实又陌生的气氛,在孩子熟睡的憨态下是那么的迷茫。她一直画的都很写实,这种方式是她最得心应手的。“我不太会画我不熟悉的。女性对于自己经历过是事情、真正切身有感触的东西会很容易处境生情,去以此为基础去创作。”作品《繁衍》就说明了人类的延续性和复制性,在同一个空间里同时出现了作为母亲的和儿时的喻红,每一个人都有其延续的后代,也包括男性,作品不是在演绎家族的繁衍,而是在思考人类两性的职责及孕育的线索性及真实性。
四、女性画家绘画的意义
作为一名绘画者,我看到的是观念图像的色彩与情感的贫瘠。不论是用色彩来表达语言还是用线条表达,只要用生命的源泉表达时,才具有心灵表现出来的可能性。依我的观点而言,写意油画的写意精神似乎已无关于语言和技巧,而是艺术者的才情与学识的表现。从这种意义上讲,缺少学识、没有才情的人,大概都难有由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倾诉,更不会表达出感动人的作品。这种写意背后蕴含着我嬉笑怒骂的率真个性,隐藏着我饱满的激情和我的生命意识。海德格尔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只使用了三个词—诞生、活着、死去。(海格尔金典语录)状态是最为重要的,那么所记录状态的画就有了它们的特殊的含义。如果评论者还想追问作品的意义何在?那他们就大错了,他们没有被别人问及生命的意义何在就万幸了。生命不能沿着前人们预想的方向航行,感情也不能按照谁给定的航线流淌,谁也没有也不能追问出生命的灵魂何在?我想生命的意义也去就在于此,女性画家绘画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结论
画家就要充分的表达真实的自我,谁也没有也不能追问出生命的灵魂何在。直觉的细腻和敏感是女性画家的天性。生命的意义在哪?女性画家绘画的意义就在哪!
[1]《东方艺术家3》 王静主编.出版地:新星出版社,出版者:谢刚.出版年2010年1月第一版.
[2]《唯美至上》 李放主编 出版地: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人:刘建超 出版年2006年5月第一版.
[3]《当代女性画家》彭锋主编出版地: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者:2009年12月第一版.
[4]《画外随想》 闫平主编.
[5]《东方艺术家2》 王静主编.出版地:新星出版社,出版者:谢刚.出版年2010年1月第一版.
郝婧,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