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与复兴——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看中国动漫造型的本土化

2011-08-15王亚婷王玉红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大众文艺 2011年2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动漫民间

王亚婷 王玉红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导论

20世纪初,万氏兄弟开创了中国自己的美术片。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院制片长厂长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探索。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对中国传统艺术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等进行专门研究,并利用其构成元素进行动画创作,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一批具有中国本土文化风格的动画片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神笔马良》成为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自此,剪纸片、水墨片开创了世界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优美的诗意画境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推向了全新的高峰。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这十几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的支持之下繁荣起来,但是我们的动漫创作并没有沿着民族化的道路走下去,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越发显得平庸,无论是对动画剧本、造型艺术,还是对动画艺术的认知程度,都无法摆脱外国动画的痕迹,在审美上失去了自信,缺乏艺术性强、内容与思想动人的优秀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既没有达到国人对国产动画片的期望,也无法满足观众对动画片的欣赏需求。加之欧美、日韩等国家大力进军中国动漫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但也导致我们年轻的动画从业人员缺乏独创力,盲目模仿东施效颦,在市场及艺术层次上失去了自我定位,逐步成为国外动画作品的加工厂。

在无色和无声的美术片时代,中国动画片靠的就是形象鲜明的故事画面。无论现代科技给动画制作提供了多么丰富的技术手段,动画片生命的始终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原创性,无法摆脱的依然是人类文明千万年来所积累的造型经验和美学原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民间本土艺术语言多变、特点分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泛的受众群体,是艺术创作的命脉。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动漫产业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寻求中国独特的艺术语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无形的资源,把传统的本土文化转化为中国特色动漫作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造新的动画形象,成为振兴中国当代动漫产业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

民间美术源于百姓生活,世代流传,在历史传承之中奠定了独特的审美观点和造型特点。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因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间美术创作是在实用基础上的美化,其中更包含精神层次的寓意,如自古先民对生命的敬仰,对繁衍生息的崇拜,都是民间艺术中永恒的话题。由此演变而来的“福、禄、寿、喜”的吉祥观念,在民间美术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古代艺术家表现的内容涉及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动物、耕作到战争、生活无所不。中国民间美术的类型纷繁多样:剪纸、年画、玩具、面塑、刺绣、木偶、皮影、风筝、陶瓷、染织,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诸多的表现手法都可被中国动画制作所采用和借鉴。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中讲究“以神写意”、“神形兼备”,不重“写实”重“传神”,不求“再现”求“表现”,为表达心中的观念往往采用象征、借喻、寓意和谐音等手法,把神秘、虚幻的形象付诸实现。动画造型中的“概括、夸张”在中国民间美术中更是被应用到淋漓尽致。如何有效地“传神”,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是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传统的人物造型方理论中,“阴察、默识、传神、写心”就是如何观察和表现“神”的方法。只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只有夸张、概括,才能“传神”、“写意”。

造型艺术出现之前,人类用图形符号来记事传情。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壁画记录了人类最初的情感和思想。随着历史的演变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的思维在不断变化,体现在艺术造型上更是朝朝不同,代代变化。从青铜器到漆器,从西汉帛画到明清刺绣,从远古壁画到敦煌飞天,虽然表现的形式在每个时期都大相异趣,但我们依然能从其中感受到中华文明千年传承下来的艺术神韵,及中华民族独有的哲学理念和审美情趣。

中国民间对色彩的认知不同于西方通过科学实验得出的色彩体系,是在传统阴阳哲学中的“五行”观念中产生的。以鲜艳、饱和、浓烈、原始的色彩赋予形象以强烈的生命力。“五行五色”的观念是中国古人以天地万物为基础,通过理念、情感的思维方式创造的观念色彩,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戏曲脸谱中将色彩与人物性格和身份直接联系起来,形成“红色忠勇白色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义粉年老,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审判”等用色规则。再如剪纸与中国结,多用大红,源于对太阳、火的崇拜以及对人类自身生命力象征的热血的崇拜,古人人物太阳、火焰和血液就象征的生命,可以驱除邪恶和黑暗,代表了喜庆和吉利,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红”。

尽管民间艺术的魅力让人魂牵梦绕,但是其第一特征仍然是实用性。中国民间手工玩具与其它民间文化艺术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玩具本身就是美术作品,由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祭祀活动中的物品演化而成,蕴藏着民间传说与文化,就地取材手工创造,其观赏价值与绘画等同。民间玩具所具有的典型审美特征符合大众心理,文化内涵使其含有较高艺术价值。从古至今有众多的画家醉心与描绘玩具,发掘玩具之美。现代动画产业不仅包括院线放映、版权出售,动漫形象的衍生周边产品也占了相当大的收益份额。在进行动画创作的时候,如果能结合民间玩具的造型设计人物造型,相信对其形象的周边产品研发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中国经典动画造型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积淀

在中国民间艺术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非常鲜明,根据不同的造型传达了不同的内容和寓意。中国传统美术片中的角色设计强调优美、严谨、意境,吸收了很多中国民间绘画、戏曲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形成了在写实中写意、在写意中装饰的造型方法。在借鉴和发展传统人物造型技法上,中国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片中的人物造型出自我国当代著名漫画家、装饰画家张光宇先生之手。正如他所说的:“不要做吸墨水纸,光吸而不化,学而不用,成无用矣。”《大闹天宫》在传统人物造型的基础上,借鉴戏曲脸谱的色彩表现手法,紧紧围绕人物角色的特征,大胆夸张和变形,创作出具有“猴”、“神”、“人”三者特征的孙悟空。在脸部造型上抓住嘴巴为重点展开塑造,将嘴部概括为四根线条,脸部的结构和起伏依靠这几根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同时用象征和装饰的手法来进行写意,如脸上的桃心图案,炯炯有神的“火眼金睛”,表现猴子聪明机灵的神态。在身体造型方面,画家将孙悟空设计成手大胳膊细、腿长腰细的形象,有戏曲中武将的装备,符合人物机智善舞的性格特征。孙悟空的动作中翻、跑、窜、挠痒充分表现“猴性”,加之干净利落的武打动作,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精髓,也使孙悟空这个神话故事里的角色活灵活现的出现在银幕之上。在背景设计上,《大闹天宫》采用有虚有实的装饰性设计,突出表现神话中的幻境,尤其是天空和云雾变幻的处理,采用虚的渲染,虚实相映,既烘托了宫殿的精致辉煌,也加强了整个画面的架构和立体感。

除了《大闹天宫》之外,我国美术片从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和借鉴,产生了很多风格形式各具特色的优秀的作品,如年画风格的《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装饰画风格的《孔雀公主》、《九色鹿》、《蝴蝶泉》;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皮影、剪纸动画《红军桥》、《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老鼠嫁女》、《鹿铃》、《金色海螺》;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河蚌相争》、《牧笛》、《山水情》;木偶动画《半夜鸡叫》、《东郭先生》、《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这些作品创作形式新颖,内容寓教于乐,集思想性、审美趣味和教育意义为一身,吸引了无数的老少观众。水墨动画细致飘逸,折纸动画有趣生动,木偶动画夸张幽默,装饰风格动画绮丽新颖,无论何种表现形式都是中国动画的一张名片,都是动画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文化结晶。

三、立足本土文化,继往开来

民间艺术与动画都是大众性和传播性。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大众的一种娱乐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如今的我们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现令我们目不暇接,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让我们无所适。中国现代动画艺术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

现代中国动画行业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动画作品例如《宝莲灯》、《我为歌狂》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却始终无法超越《大闹天宫》和《哪吒脑海》等经典作品。反观世界动画,很多外国公司制作的中国风格动画片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中国本土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引发了中国风浪潮。这不禁要我们反思本国动漫事业的未来。进入21世纪,我们政府将动漫产业作为新兴文化产业,颁布一系列法令法规大力推动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许多企业、杂志书籍以励志支持推广原创动漫为目标,一批新老漫画作品走出国门赢得市场;高校动漫教育和人才培养、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动漫国际交流等都驶入快车道。

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因为我国的民间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体系,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不同的思想观念,与自身的文化和内涵相互融合、长期积累沉淀,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灵魂。我们所主张的本土化动漫作品是文化品位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表现形式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新生代的动漫设计者,我们要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加以综合提炼,进行再创作。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也需要符合动画制作的规律,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感。

四、结语

中国动漫产业拥有超千亿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动漫形象将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造型,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应用会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如小觑的。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动漫作品和形象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如何重回本土化之路,如何创作出能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动漫作品就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产业课题,它更具备了一种文化系统工程上的战略意义。中国动画中的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是其能与世界动画大国作品比肩的必要因素。但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必须认清现状,以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沃土,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坚持走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实现中国动画的复兴。

[1]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栾伟丽著.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

[2]动画中的东方绘画元素[M],于澎编著.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10.

[3]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左汉中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4]中国传统吉祥图典[M],文轩编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5.

[5]传统造型艺术考析[M],谭东风主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9.

[6]民间玩具图形[M],王连海编绘.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9.

[7]绝世珍存之中国民艺[M],周一渤、陈锋著.青岛出版社,2007.1.

[8]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吕品田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5.

[9]民间手工艺[M],路甬祥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2.

[10]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M],许婧.汪炀著.北京:朝北出版社.

[11]中国动画电影史[M],颜慧、索亚斌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0.

[12]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动画意识[J].刘媛媛,大众文艺.

王亚婷,浙江农林大学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和创作方向研究生。

王玉红,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动漫民间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高人隐藏在民间
开口笑
高人隐藏在民间
锋绘动漫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