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芗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

2011-08-15苏美贤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福建漳州363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2期
关键词:演职人员漳州剧团

苏美贤 (福建省漳州市芗剧团 福建漳州 363000)

芗剧又称为歌仔戏,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起源于福建漳州,成形于台湾宜兰,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集聚地。芗剧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所有闽南人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

一、漳州芗剧和芗剧团

芗剧是最具漳州地方特色的优秀戏剧,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漳州市芗剧团是国家专业戏剧表演团体,也是全省十大重点剧团之一,自1951年8月建团后,便担负着演出、示范、研究、宣传本土文化和对台、对外文化交流、联系海外亲情的重任。长期以来,剧团先后创作并上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在全国、华东地区、省、市等各类戏剧会演中广受好评,屡获殊荣,成为漳州市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的重要文化品牌。

漳州市芗剧团于1983年至2009年间曾多次应邀赴新加坡、台湾演出,是福建省第一个应邀赴新加坡演出的剧团,也是大陆第一个赴台湾演出的芗剧团。2010年11月,剧团承办了“2010海峡两岸(福建•漳州)歌仔戏艺术节”,与台湾明华园黄字戏剧团结为“姊妹团”,并同台演出,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轰动全国。

二、漳州芗剧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漳州芗剧在取得丰硕艺术成果和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的同时,作为传统文化形式,尤其是地方传统剧目,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已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1.文化市场层面的压力突出。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同时,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芗剧作为地方传统剧目,同样地受到本区域和其他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芗剧逐步由繁荣走向冷淡,在城市的文化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面临演出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目前的演出市场多数在农村,而且大部分的演出都与民间信仰及民俗活动有关。

2.剧团财政面临着严峻压力。漳州市芗剧团属国家全民事业差额拨款单位,除市财政每月拨给剧团实际人数的基本工资外,其他费用全部要靠剧团演出收入来解决。由于演出市场氛围冷清、价格低迷,且公益性演出不断增多的现状,使得剧团仅靠演出收入难以承担以上支出,因此剧团演员队伍极不稳定。

3.剧团演职人员面临着经济压力。剧团演职人员工资较之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相差悬殊,从事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窘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剧团演职人员对芗剧事业的热心和信心不断消减。

4.演职人才严重流失和缺乏。近些年来,剧团的优秀演出、创作人才基于不同原因不断被外地的戏剧研究所和演出团体“挖”走,抑或离开舞台,另寻他途,人才流失日趋严重。加之从事芗剧演出、创作的部分老艺人年事已高,热衷于芗剧事业的年青人越来越少,导致后继乏人。

三、漳州芗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

针对漳州芗剧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合漳州本地实际和其他省市发展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有效经验,提出漳州芗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如下:

1.着重发挥政府在芗剧事业发展上的主导作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认识,发挥职能主导作用,健全保护机制,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加大对芗剧的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制定芗剧保护传承的长远发展规划,着眼于体制改革、硬件建设、资料搜集与创作、开拓市场、对外宣传等方面的现实和长远工作。

2.建立芗剧城乡梯级发展体系。将芗剧的发展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市、县区专业剧团,二是社区、乡、镇等民间职业剧团。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各具演出优势,亦可以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增强和扩大芗剧的群众基础。市、县区专业剧团应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民间职业剧团的表演水平。同时依托芗剧团、文化馆、学校、乡镇科技文体服务中心的力量,建立普及教育机制,积极推进芗剧艺术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芗剧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使民众真切体味到芗剧就在身边。

3.推陈出新,创作、表演、保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专业剧团应加大剧目的开发,深入挖掘传统剧目,对传统优秀剧目进行新的改良和排练,以适应当今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加强新作品的创作,要在题材的运用、剧本的创作、导演的艺术、音乐的唱腔、舞台美术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芗剧的艺术水平与新时期活跃的思想观念、竞争意识、艺术欣赏层次和观众的精神需求保持同步。

4.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演出形式。传统的芗剧表演形式以舞台为主,舞台布景、表演形式上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因此要利用先进的传媒平台和传播技术,与相关传媒公司、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把优秀的剧目拍摄成影视作品,既可以节约演出成本,又可以方便交流,扩大受众人群。有益于提高芗剧演出的水平,从更高层次上抢占演出市场,扩大社会影响。

5.根本解决剧团财政压力和演职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参照省直院团和其他地市的做法,将剧团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演出场次与效益挂钩,核定剧团演出场次和剧目生产任务,按剧团实际演出场次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剧团每年排练新戏财政应给予经费补助,演出收入主要用于艺术创作和剧目生产。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在省级以上宣传、文化、文联、电视台、剧协等文化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种艺术比赛中获奖者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6.加强芗剧专业演职人员的的老、中、青梯队建设。人才的培养、保护和合理利用是芗剧、芗剧团得以长远发展的原动力。以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品德优良、成就突出的高层次芗剧创作、表演、队伍。采取积极引进、重点培养和强化激励等措施,加快对编导、作曲、指挥、表演等专业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组织专业骨干参加大型的文化艺术展演和观摩活动,通过深造、交流、考聘等形式,形成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培养新生力量。加强芗剧保护和传承工作,推荐、确立、命名一批传承人、传承单位,并创造条件,提供环境,开展传承活动,以保证芗剧艺术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制定并落实芗剧团专业人员年度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每年分别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艺术馆、艺术表演院团及文化产业基地学习、培训;积极参与各类相关比赛、会演,为年轻演员崭露头角提供机会,为新生芗剧工作者提供发展空间,从而对提升演员的演艺水平、提升剧团整体的艺术水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积极参加相关公益性文化活动,扩大芗剧的影响力。市、县区专业剧团应积极参与节庆期间的大型公益活动和大型公益演出;深入社区、广场及重大工程建设基地进行公益性慰问演出;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进行公益性演出。进一步扩大芗剧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漳州芗剧在各方扎实的工作和努力下,在艺术生产、精品创作、演出市场、演员队伍建设和对外、对台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期待漳州芗剧能够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专业剧团为中坚力量、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也希望芗剧这一优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演职人员漳州剧团
谈舞台监督与演职人员的关系
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邀请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们走进学校
南康漳州龙
茶文化视阈下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现状研究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福建漳州面煎粿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