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室内设计
2011-08-15姚令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姚令华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信阳 464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及商业化的大力推进,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绿色的、清洁新鲜的空气以及草地、花丛、森林等等,这些基本的自然物质元素都在逐渐急剧地发生着变化。人口聚集的城市居住环境,是以建筑的组合为特点,一道道人工建筑景观的构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异化。人类就这样驯化了城市,同时也把自己包围在隔离自然的高楼林立之中。在人们对自然进行无节制改造的同时,人们也都逐渐变得冷静和成熟起来,开始重新审视居住环境的保护以及提倡室内未来生态环境的塑造。
自然一词通常与“人”相对,是一般性的概念,另外,它还指自然界,也就是植物、动物、矿物所组成的整体,人也属于其中。但“人是一特别的动物,亦即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以此人与自然相分离。”[1]因而,与它相对是“人类社会”。仅此解释,并没有揭示自然的本性,致使我们对“自然”一词作进一步的考查和分析。
在古希腊的思想中,“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通过对“自然”一词的考查,它主要是指涌现,是事物自身的显现。“自然,意指生长。自然是涌现着向自身的返回,它指说的是在如此这般成其本质的作为敞开域的涌现中逗留的东西的在场。”[2]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把自然看作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性。可以看出,早期对自然的认识决不是我们平时把自然看作物质生活资料的源泉和认识的对象,更不是人类通过技术不择手段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控制自然。
在近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自然”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把对自然界的改造扩展到了地球上的诸多自然系统。在工业化时代,人口迅速增长,科学技术迅猛革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征服和占有自然资源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进而认为:人类可以任意支配和控制自然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顾及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这种“人类中心论”的指引下,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那么,生态危机也正是“人类中心论”的必然产物。到了现代,由于人的主体性在对自然的改造中的过分发挥已经造成并在继续造成巨大的生态危机,并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开始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进行反思:人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而只能是自然的朋友和伙伴。
显然,近代的“自然”概念已不再是涌现或者本性,而是自然物的总和所构成的自然界。由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把自然解释为自然界。不难看出,我们日常多数所谈到的自然就等同于自然界。而在现代英语词典中,英文Nature一词,除表示“本性、天性”以外,更主要的是指自然界。现代英国学者柯林伍德指出,“自然”一词更多地表示自然事物的总和。
通过考察,自然一词的涵义由“涌现”向“自然界”的演变,也使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与自然的认识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古希腊时期人们将自然看作们万物之源,把人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形成了顺应自然的价值观和敬畏自然的心态。从近代的形而上学以后,把自然等同于自然界,形成了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的二元论基本价值观念。“当自然不合人的想法时,人就整理自然。当人缺乏事物时,人就生产出新事物。当事物干扰人时,人就改造事物。当事物把人从他的意图那里引开时,人就调节事物。当人为了出售和获利而吹嘘事物时,人就展示事物。”[3]这种价值观必然导致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任意地掠夺自然,很难去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能力。生态危机正是这种价值关系所导致的结果。
今天居住观念的转变是在人类在工业化发展中对生态破坏进行反思的结果。生态学的英文是“Ecology”,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埃里希•赫克尔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的,“Ecology”一词由希腊语“oikos”和“logos”两个词组成。意为house,为居住地的意思。埃里希•赫克尔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换而言之,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人类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在内的整个环境。自然界是供人类生存的大生态系统,而室内居住空间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性质、特点和作用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协调,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
室内设计生态化,根本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出合理健康的人居环境。生态化设计主要从原材料的节约、材料的可回收、废气污染的控制、水资源的污染以及人类的健康等综合方面下功夫。目前,评价环境与室内设计的评价标准,已不单单是美观、豪华或典雅,而更多地融入了健康、道德和生态学等诸多因素。在一些国家,包括我国,已经把生态系统纳入到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中来,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政策来限制超标的产品和材料用于室内设计之中。
生态设计要注重充分发挥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各种可能性污染,建筑材料和能源的选择要考虑可循环再生性,在设计中保持能量的平衡。建筑物要利用朝向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以此节约资源。室内功能区间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将建筑外墙进行过滤器设计,采用栽种各种植物或高攀藤本植物进行墙体绿化,并设置屋顶花园与空中花园,以调节室内外小气候,形成局部的生态居住环境。
积极开发环保材料与能源是进行生态设计的有力保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引攀,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促使绿色设计的实现。”[4]例如现在利用太阳能发热的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等。太阳光二极管玻璃窗就是一种现代环保智能玻璃窗,此种玻璃窗可以像空调一样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大大地提升了太阳能源的利用。太阳光二极管玻璃窗可以设置在冬天档,百叶窗就会聚集吸收室外热量,并供给室内温度,保证冬天暖和;它也可以设置在夏天档,百叶窗会反射太阳光,阻止热量进入室内,保持室内凉爽。
生态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设计过程中将环境因素和防止污染的措施融入到设计之中,努力使设计创意与环境因素进行有机结合,保持设计的可循环性和再生性。此外还要注意设计历史性,人文生态的保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等方面。
[1]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郑曙旸.科技进步与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J].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大会演讲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