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绿化配置设计
2011-08-15赵慧蓉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赵慧蓉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高校园林绿化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绿化既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又是校园人文环境的体现因素,是整个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绿化率和绿化效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美化学习生活工作生活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一些高校绿化景观存在设计不足、品种单一、生态效益不显著等诸多问题,因此亟需进行改造和修整。
一、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1.绿化景观时缺乏规划设计,种植随意,导致绿化效果凌乱缺乏整体景观效果;
2.绿化植被群落层次单一;
3.绿化品种不够丰富,色彩单一,季相景观不明显;
4.后期维护管理缺乏,达不到预期绿化效果。
二、校园绿化类型
1.主景观要素的上层乔木:选择较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乔木,同时兼具落叶树和阔叶树,通过单植、丛植、列植、整型式列植和群植等手法进行配置。以上各配植方法均需在合理规划设计原则下进行,切忌随意摆放式种植。
2.开敞空间的草坪:草坪的设置有水土保持、降温、净化空气的功能,可选择台湾草、马尼拉、结缕草、沿阶草等。
3.色彩缤纷的草花及彩叶类植物:在造型新颖或具有休憩功能的花树池等硬质小品内种植各类色彩丰富的时令花草;同时搭配色彩各异的彩叶类植物,形成五彩斑斓的校园绿化空间效果。
4.品种丰富的中下层灌木:低矮的灌木可组合成色块、修剪成树墙等形式,有引界、分界及美观、降噪、挡风遮蔽的作用。同时灌木及地被植物能极大丰富植物群落中下层次,相同品种应集中配置,其规格、姿态应相对一致,效果统一。
5.林荫道路:校园各主次干道以及支路小路结合绿植进行特色绿化,采用具有特殊观赏效果和意义的树种及种植花草打造校园林荫、特色道路,增添校园绿化覆盖空间,同时对引导人流有积极效果和意义。
6.点缀校园绿化的其它设施:小桥、水池、凉亭、桌椅、雕塑灯饰和大型壁画等。
三、校园绿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1.树种配置的原则;
(1)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结合;
(2)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多层次空间配置;
(3)地面、空中和墙面竖向绿化相结合;
(4)观赏花木与常绿球灌木相结合;
(5)香味植物和色叶类品种相结合;
(6)春夏秋冬季相景观与枝叶花果的季相变化景观相结合;
(7)驳岸绿化和水面的绿化景观相结合;
(8)针叶树和阔叶树相结合。
2.植物品种的适地适树原则
树种有着较强的乡土特性,其生长态势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等密切相关。同时提倡植物种类宜丰富多彩,体现植物材料的多样性。可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确定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四、校园绿化区域的划分
校园景观环境按照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个区域的绿化设计应各有不同。
1.教学区绿化
校园教学区的绿化设计以烘托校园景观环境,给师生创造规整、有序、舒适宜人的教学及工作空间为目标。设计手法一般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绿化树种的选择多以常绿植物为主,采用孤植、对植、列植等规则式的手法,可运用草坪、树丛和整形植物等形式,结合道路、广场、雕塑小品、塑石和花坛等景观要素组成规整、开敞、严谨、活泼的校园绿化环境。此外,教学区绿化配置应在建筑及道路周围,为师生的课余休息、读书等活动设置一些开敞式或半封闭式的休憩空间。
2.生活区绿化
校园生活区的绿化设计应以方便日常生活起居,氛围亲切舒适、尺度宜人为基本原则;同时绿地种植形式应在充分考虑防护、通风、日照的前提下,采用混合式或自由式的手法,创造出具有一定私密氛围的小空间和能进行一定课外交流活动的集会空间,及具有生活气息的绿地休憩空间。
3.运动区绿化
校园运动区主要包含体育场馆、运动场地等建筑设施其场地的绿化配植以美观实用,便于师生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为目的。绿地形式宜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的设计手法,用规则的基础绿化修饰建筑,以运动草坪及疏林草地丰富活动空间。
五、校园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1.给校园绿化植物挂牌
大部分师生都不认识和了解植物,如校园内的园林植物都有挂上名牌,并作简要的说明,就可以普及一定的植物绿化知识。
2.建设周期的远近结合
从校园景观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与整体景观空间布局等方面充分考虑校区绿化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发展。近期绿化目标应以快速高效为指导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要设计内容。如法国梧桐等尽可能种植适龄树、壮龄树以及全冠树,以营造良好的绿荫环境,满足人们活动的季节性要求。由于植物是具有生命的生长周期的景观要素,因此,远期绿化目标应同时做好规划设计,绿化树种的选择应考虑速生树与慢生树的搭配,预留足够的植物生长及发展空间,为校园日后的绿化成景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绿化养护管理
俗话说绿化种植“三分种、七分养”,绿化养护管理是保证园林植物成活率和观赏效果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措施。根据管养规范可知,园林植物管养规范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植物分类为草坪、灌木和花卉、乔木等。
4.创造人性化绿化空间
为了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空间,校园绿化配置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考虑校园环境中使用者的多种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以及特定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创造丰富空间层次、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户外空间;同时还应充分结合色彩、灯光等影响人的视觉要素,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六、结语
通过对校园绿化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探讨,运用现场观察、访谈等方式,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从植物配置的手法、原则及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总结住出合理实用的,符合校园场所特征,满足使用对象的思维方式、生活行为习惯的校园绿化配置方法,以供校区改建、扩建以及未来新建校园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9).
[2]饱满珠. 我国城市植物多样性及园林植物规划构想[J]. 中国园林,2008(7).
[3]俞昌斌.陈远.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