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设计艺术的形式美

2011-08-15唐一纯湖北省孝感学院湖北孝感432100

大众文艺 2011年22期
关键词:形式美的设计

唐一纯 (湖北省孝感学院 湖北孝感 432100)

一、形式美的内涵与构成

形式美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具有相对独立性。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美的形式要求内容的自由的感性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区别:1.体现的内容不同。美的形式体现事物的内容美,它具有是确定性、是特定的、它的美是具体的美,美的形式与事物内容不可的。形式美体现形式包容的内容,它与表现的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呈现出朦胧感的美。2.存在的方式不同。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形态,不具有独立性。

形式美由感性质料与形式美法则两因素构成。美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形式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是设计的本质的需求。设计时一种能动性的创造活动。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物品既要要求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求具有一定的美观性,也就是该事物的外部的表现形式在被我们的直觉感官所感知到,感觉到物品的特征和所用的物质材料、包括形状与色彩、对称与平衡、线条比例与尺度等的有机组合在一起组合所表现出的有规律性的美,体现出一定的美的节奏美的底蕴,美中见和谐。形式美的审美对象是独立的。它的形态结构、色彩,都具有专有性、独立性。

二、形式美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社会实践

形式美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它是艺术设计最本质的目的。设计业是源于生活的,但是设计有要高出生活,是对生活中现实存在的一种表达,只是在整个的表达过程中,我们的艺术大家们或多或少的融入可自己的思维,通过艺术的美的方式表现给欣赏着。我们的设计,都是满足人们的没的需要的,是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的反应和写照。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美,在此过程中,经过不断得到反复的实践,熟悉和掌握了各种不同的感性质料的不同的特性。开始对形式美形成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最终产生了形式美。

三、形式美的法则及内容

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尤其是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的随着我们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开始将视线转移到精神享受。每接触到一件物品时,不再将我们的注意力定在物品的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更多的倾注在物品的合乎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上。

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欣赏的层次是不同的。包括经济地位、文化素质、生活习俗、价值观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审美意识。但是从形式上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总会得出是美是丑的结论共识,这种共识,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出来的,这就是所谈到的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

在设计上,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1.对称与均衡

对称体现出的是一种稳重端庄的美,是一种在量和形式的对等基础上的组合形式。均衡是一种量的同等,形不等的组合形式,是一种视觉力度的平衡。均衡虽然不对称但凸显平稳,分为调和均衡和对比均衡两类。比如我国古代的八卦图,体现的就是一种对称的美,在中国古代这种对称的美体现的相当明显,比如我们的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和各种雕塑都体现出了一种对称的和谐美。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画面中同种元素运动所形成的动感;韵律是有规律的节奏经过扩展和变化所产生的流动美。在自然现象属性和在形式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件事物能够吸引我们的视觉,一种乐曲,如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国古筝曲《渔舟唱晚》之所以能够吸引我们的听觉,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存在的韵律和节奏---在内容的形式符合这一审美形式规律。同时又在秩序和结构具有内在的本质特性。在设计上我们要求把人的视线和意志引向一个预设的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运用上节奏和韵律的在各元素中的有机结合。在一切造型艺术中,“气韵生动”是最高的美学准则,在创造过程中就像是人的灵魂一样不可缺少。“韵”是和谐、韵律,是言不尽意之妙。在艺术表现上,构思、章法、材料、纹理、肌理的生动交融、互相渗透以及虚实与朦胧微妙的处理都会产生“韵”的效果,由“韵”产生出趣味、节秦、旋律和和谐。“气韵”在艺术作品中产生特有的魅力,“气韵”的审美特征,是曲折、飘然、流动,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铸造就了所有艺术作品创作的神韵、意境和审美价值。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标志图形取得视觉特征的途径,调和是标志完整统一的保证。两者是变化与统一的具体化。对比也算是一种变化,强调各部分的对立性,调和是是形体趋于一致的类似,是对比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更加突出各部分的特性。

在标志设计中,常采用大小、方向、虚实、高低、宽窄、长短、凹凸、曲直、多少、厚薄、动静以及奇数与偶数的对比,可见对比与调和在现实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

4.变化与统一。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要发生变化的,脱离开变化就谈不上发展;在设计上的要求在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规律和秩序的存在主要是源于它们之间存有统一的因素,这种统一元素一旦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规律和秩序就会被打破,原有的设计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同样在艺术上,人们的艺术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统一性的,但是人们的欣赏层次和水准是不同的,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不同欣赏水准,艺术作品也必须在设计上将这种变化和统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形式美在设计艺术中的运用

产品设计中的形式美,为吸引住人们眼球,对于产品的设计,设计师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产品的材料和性能,着力在造型和功能上做大做文章,精心设计利用新的材料,采用最新的材质和全新的富有创造元素的造型,创造出美的元素,通过这种美的再创造来彰显出时代气息和体现时尚美的情趣。比如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设计的几种椅子,是非常有创意的。他设计了三种独特的壶椅、蛋椅、层压椅都是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组合,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从人们对于椅子的舒适度上,从新的时代元素上,从椅子的创新的功能上进行统一的调配和有机的结合。把人们的这种审美需求和时尚的元素以及产品美的设计三者融为了一体。

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中的形式美。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建筑艺术设计中设计材质、造型风格,体现了设计的形式美的法则。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室内设计也在满足其功能实用,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的和谐统一。建筑和室内设计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比如现在的比较流行的室内装潢设计,主要就是表意,因为“意”是能够寄情,其中的“境”是由心而造的,情景交融就是作品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表露,就需要设计师在选材上要将美的时代元素体现出来。在材料的材质上,也要讲究,既要对质进行考虑,同时还有对价格进行一定的比较,真正做到物美而价廉,设计的美观而在价格上让消费者轻松的接受。

在家庭装修中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主要是选择哪种风格形式,包括现代的、古典的、欧风的;还是中国的、后现代的、还是巴罗克的,是反朴归真、还是地方特色的……。装修形式的问题,固然和审美情趣有关,但品味的高与低、内涵的深与浅、形式的美与丑,则是不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事。在装修中,艺术形式是个灵魂性的问题,似乎难以琢磨;莫衷一是。在装修品位与内涵上,绝非是表面文章,犹如绘画中的气势、音乐中的情韵、文学中的心声等,即无论那种艺术形式,若缺乏深邃的内涵,则一定是苍白无力的。考虑室内装修形式时,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没有把关系处理好,就去单纯的追求所谓的装修风格与形式,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会影响整体效果的。在室内设计创作中,不能让某种固定的形式束缚住活跃的思路。例如在追求清新淡雅的居住气氛时,就应大胆地拼除繁琐的装修纹样,在组合上采用简洁的线、面、体重构的装修空间,以显其纯。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的因素,形式美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艺术创作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只要你认真的去发现,都是能够感受到的。我们从身边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就可以发现,在大学设计学中,形式美是一种艺术,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法将美外显,让人一目了然的获取美的概括。在各地的家庭装修中,要拓展思路打破封建色彩审美观的沉闷上层府邸和老摩登古典的豪宅的影响,将开放明朗的时代气息融入其中,并结合强烈的地方特色。在设计中,将形式美充分的展现,将某种看似程式化的抽象概念,融入城市的化的时代气息,将用发展的目光和理念与时代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正如当代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曾经明确的表明:“……现在所谓的地方性往往不过是装饰性地运用一些传统构件而已。这种地方性总是向后看的……”,这就是说在家庭装修中,切忌乱各种形式,应注重观念的新颖别致、空间体型的组合、新型材质的择优选用、先进技术的采纳,结合各自的意趣,控求既有文化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性的家庭装修的作品,将形式美充分的展现。俄罗斯伟大文豪高尔基的名言说,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笔者认为室内设计的创作,在硒质上是与文学艺术相通的,可以说应在家庭装修中不懈地追求真正美的创作思想源泉。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很可能以丑为美大加宣扬,形式美将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我们的学校中艺术设计的学习,我们在将来的创作中,要做到用时代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生的事物。在设计中客观地、能动地,将形式美的元素运用在今后的产品设计和创作中,争取创作出更具形式美的佳作,来满足我们人类不同的审美需求和不同层次的情趣需要。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形式美的设计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