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电影画面中的艺术功效

2011-08-15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2期
关键词:基调主观出版社

安 宁 (平顶山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长期以来,色彩在电影中仅仅发挥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只是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导演才意识到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不少导演甚至是独具匠心地夸张和造假,强化某种色彩。色彩在这些导演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从而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色彩之所以能迷蒙眼睛,不仅仅是因为它所能带给我们的视觉刺激,更是因为在这样的视觉刺激背后暗藏着对情绪的控制。所以我们才说色彩是功利性的。而电影的制作者正是有效的利用了色彩的诸多功能,从而拓展出色彩的“功利性”。

一、电影画面色彩的象征类型

电影色彩的象征是有条件的,有规定情境的。电影画面中色彩象征的产生,既取决于电影情节的规定与结构,又取决于电影作品与画面的立意、风格表达。电影画面色彩的象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独立象征

在电影画面中,往往会强调或强化某一色彩,使其成为独立的表意符号,构成对人物、特定主体和影视作品主题的深化。如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被充分地使用在标志陈老爷回宅后究竟会宠幸哪一位姨太太,影片这一细节的渲染与强调,成了这个家族中女人的无奈与悲哀的象征,这时的红色没有热情、奔放的寓意,反而是痛苦、扭曲的暗示。

(二)反复象征

在电影画面中反复出现某种色彩,对表现的主体、人物和影视作品的主题起到情绪渲染和象征的目的。影片《幸福的黄手帕》,在一场戏中反复出现黄色,达到情绪渲染的目的。全片色彩明度普遍较低,呈灰暗调。当男主人公刑满出狱后,用门口是否挂黄手帕的方式来表示女主人公是否还在等待他。当男主人公看到满树黄手帕在迎风飘扬时,无论是在叙事上还是在色彩上都构成了影片的高潮,象征着女主人公思念和期待远离的亲人归来的喜悦心情。这种色彩的应用既有象征性,又有情节性。

(三)对比象征

在电影作品或画面中选用某两种色彩(色调)关系,形成有意义的对比、对应关系,以达到叙事的象征。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大幅蓝紫色夜空与高悬橘色灯笼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凸显宫廷华丽静谧外表下的阴谋与黑暗。

(四)主观象征

色彩的象征,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基本上是依据人的视觉生理,但更多的是建立在叙事与写意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象征意义。色彩象征,表面上看来是单一色彩在画面中的运用所产生的一种意义,而实际上却是视觉联想作用于影片主题与叙事。

二、电影画面色彩的主要功能

电影画面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不仅使作品对生活的表现更真实,而且使电影画面拥有了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段。作为一种画面的表现手段,色彩在电影画面中的主要功能有:

(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电影画面在造型人物形象的时候,不仅是通过情节、细节和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通过色彩来表达同样的效果。

如电影《简爱》就是通过人物服饰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其心理的微妙变化:简爱本来一直都是身着黑色、棕褐色衣服的——这也是她的身世、她对外在环境的感受并由此形成的特定性格的表现。

(二)表达人物和创作者的主观感受

色彩可以表现剧中人物对环境的主观感受,从而传达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和体验。如《小街》中,当俞回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剪发时,世界是一片深灰色;在旧货店受辱时,周围是深紫色;缠胸时,是白色高调的色彩处理。这些深灰色、深紫色和白色显然都是人物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色彩也可以被用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如一些作品对非现实的色彩的运用,(《红色沙漠》将街道涂成红色、《现代启示录》将丛林染成橘黄色、《英雄》里胡杨林二女决战过程中的色彩变化)所表达的都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前者与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相联系;后者则是作品象征意味的主观创作意识与思想的体现。

(三)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

用色彩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在电影画面与影视作品中更加司空见惯。张艺谋的《英雄》根据不同场景的环境气氛不断变换色彩:黑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将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与环境气氛、影片风格融为一体,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构成作品的总体基调

一部电影作品往往有一个总体的视觉基调,这一基调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情感基调,但电影画面与作品中往往用色彩来表现。

如《黄土地》用一种深黄色的色彩基调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土地的崇敬与眷恋。《城南旧事》用灰暗古朴的色彩基调表现了“淡淡的哀愁,眷恋的往情”。电视剧《橘子红了》用红色作为一种色彩基调,表现了人物情感的执着和创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1]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2]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版.

[3]李杰 王骏《影视画面分析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版.

[4]安燕《影视语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5]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6]周宪、许均,《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载《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王海龙;《品味电影的画面色彩与构图》《电影文学》2009年 11期.

[8]辛华泉:《形态构成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1月.

安宁,女,(1980年9月—),河南省舞钢市人,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视觉传达方向,现任职于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基调主观出版社
内卷
中央定基调 明年经济工作这么干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我等待……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俏丽基调
总基调:稳中求进
2015 医改奋力求进总基调:稳重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