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沃尔夫艺术歌曲的特性

2011-08-15王凌云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陕西省汉中市723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2期
关键词:沃尔夫瓦格纳调性

王凌云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一、胡戈•沃尔夫的生平

1860年3 月13 日胡戈•沃尔夫(Hugo Wol f)出生在位于奥匈帝国斯洛文尼亚聚居中的一个讲德语的小城市施蒂里亚的温迪施格拉茨,他的父亲菲利普位音乐爱好者,兼任了沃尔夫的小提琴启蒙老师。沃尔夫从5岁时开始学习音乐,1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1875至1877年沃尔夫到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与古斯塔夫•马勒成为同窗好友。1881至1887年,在萨尔茨堡市乐队担任指挥。1884至1887年,参与了《维也纳沙龙一叶》周刊的出版,同时发表评论文章。由于他积极地参与宣传瓦格纳的作品,反对勃拉姆斯派的活动,致使他的生活、工作与创作陷入困境;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交响诗《潘泰西丽亚》(1885)和弦乐四重奏(1884)演出后,均未得到好评。但他从未因境遇的艰难,而间断自己的写作,最终获得了作曲家称号。

从1888年开始,他进入了作品创作的成熟阶段,在三年间就完成了四部大型声乐套曲的创作,包括为缪利克诗集、艾亨道尔夫诗集、歌德诗集及西班牙歌书的音乐创作。至1891年,他共创作有168首作品,并同时开始22首《意大利歌书》的创作。其后五年,沃尔夫又陷入创作危机,使他苦恼不堪,直到1895年3月才“复活”,他以三个月时间完成歌剧《科莱希多尔》总谱,于1896年在曼海姆首演。此时,他还完成了另外24首《意大利歌书》的创作。

1897年2 月,沃尔夫举行了自己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之后还因无法忍受长期的疾病所带来折磨,而精神错乱,并企图自杀。自1899年的下半年始不再进行创作。1903年2月22日沃尔夫在维也纳去世。一生共写有三百余首 (包括未出版)歌曲。

二、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的特性

1.拥有“客观的抒情性”。在沃尔夫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大的特点是客观抒情的歌曲风格。他强调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要求艺术性的再现诗化美,称自己创作的歌曲为音乐诗。瓦格纳把“戏剧”作为自己音乐的基础。沃尔夫在自己的歌曲创作中借鉴了瓦格纳的歌剧创作原则,他把“诗”作为自己音乐的基础。这就要求沃尔夫必须对于自己所选的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作曲必须不掺杂任何自己的主观感情,完全吻合原诗的精神,通过诗中具体情节的展开,刻画出适中的作品形象、情感,使“诗”和“曲”完美结合。沃尔夫艺术歌曲中的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也是他本人思想的一种体现。

2.朗诵音调的运用。朗诵式的歌唱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相当受重视的一种歌唱风格。朗诵音调的运用是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手法,通过沃尔夫的歌曲所选择的诗词看出,他虽然还保持着和浪漫主义的某种联系,但已基本看不到那种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了。他在用音乐表现诗本身时,更注重诗中的细节,对诗的本质精神缺乏概括,朗诵式的音调相比起音乐旋律的创造来讲占据了优势。这种朗诵式的歌唱旋律与德语语音有着直接的联系,就像是语言的自然流露,并以准确表达并细致处理语言音调、思想感情为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讲究悦耳的效果。朗诵性的歌唱旋律是与德语语音有着直接的关系,仿佛是语言的自然流露。

3.突破常规的调性变化。运用调性的变化来加强歌词内容的表达是沃尔夫创作艺术歌曲的重要风格,以出人意料的转调手法使其歌词与音乐完美统一,达到诗歌的崇高境界。他通过突破常规的调性配置,如灵活多样的换调、离调和转调等,打破了以往歌曲在一个调性上陈述内容、塑造形象的习惯,为音乐线条的发展提升了紧张度和动力性,体现了歌词的内在冲突和不确定性,使音乐始终表现出动荡不安、极不稳定的情绪,这种丰富的调性变化,赋予音乐发展的强大动力,诗歌情绪得以层层推进,并扩展了歌曲的结构,为歌曲情感的戏剧性表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诠释空间。

4.声乐与钢琴的结合及“交响性”。瓦格纳对沃尔夫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有人就把沃尔夫称作是艺术歌曲领域中的瓦格纳。沃尔夫给予钢琴部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他的作品中,钢琴充分发挥了细致表达感情、精确刻画性格、形象描绘情景、有效烘托气氛的作用,他把钢琴部分创作成一个与声乐部分同等重要的、可以表达歌词内容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时作为主要部分来增强作品的高度艺术化和作品抒情性的表达。钢琴部分充满了丰富的和声、各种织体和不同的音型,通过结合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变化出不同的音乐性格,成为作品表达诗词的重要方式。这在当时的艺术歌曲领域,绝对是一大创新。他还将的艺术歌曲集将通常标识的“钢琴伴奏”改为“独唱声部与钢琴”,以示区别。通过沃尔夫的大部分作品来看,沃尔夫习惯于把人声也作为器乐(歌唱部分仅成为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主要部分),并与其他器乐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交响性的效果,作品因而产生了 “交响性”。

沃尔夫创作的艺术歌曲曲调独特、感情深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继承了浪漫主义抒情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别于古典艺术歌曲的个人风格,独创表现了音乐与诗歌相融合,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的歌曲形式,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徐宜选辑 译配.沃尔夫艺术歌曲精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白君汉.客观的抒情与诗意的人生-胡戈•沃尔夫艺术歌曲的特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2期.

[5]王玉健.论沃尔夫艺术歌曲的抒情性表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4月.

猜你喜欢

沃尔夫瓦格纳调性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我的妈妈是狼王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吉恩·沃尔夫是科幻小说界的普鲁斯特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