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2011-08-15梁思思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湖北武汉4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

梁思思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湖北武汉 430000)

浅析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梁思思 (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湖北武汉 430000)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这是中国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国教育推向进步的新起点。

高校舞蹈教育要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现代高校舞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提高全民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振兴教育事业的必然方向。

素质教育;重要性;全面发展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又是技能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它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艺术素养是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的社会里,我们的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在这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培养出多才多艺、会思考、能够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的人才,我认为舞蹈是一个很好的可用来解决这个教育难题的工具(手段)。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

高等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做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教育教学奠定了宽阔的视野,给高校教学提出了新概念,提供了新空间。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舞蹈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中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身体为对象的特殊体育,实现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是其重要功能。通过对舞蹈艺术的追求与体验,使学生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鉴赏审美能力,懂得欣赏美、发挥想像力、并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创造力升华精神生活及扩大社交能力,最终使我们更好的贡献于这个社会。

希望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成为自信、自强、乐意与别人合作、关心尊重他人的人。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纳入全面教育之中,使之和谐融为一体,达到“合格+特长”的培养标准。

一、舞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人人都离不开艺术,舞蹈就是一种艺术。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这是中国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国教育推向进步的新起点。我们很清晰的认识到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教学中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1.舞蹈在高校教育的地位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成长条件,环境差异极大,怎样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互相合作精神而又不失去个性、不呆板的国家优秀人才,已成为当代高校思考的重大问题。未来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舞蹈教育目的

基于教育必须对人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而不是几个分开的部分,我们必须意识到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和谐的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它们使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和谐的结合起来,舞蹈教育在这时就为教育提供了完整性。舞蹈有卓越的潜能来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与参与力,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有效的。

二、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

1.高校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作为跨世纪的有学识、高智商的大学生,究竟对舞蹈知识掌握多少?普通高校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对舞蹈知识的匮乏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出因缺乏美育而导致不完整教育的结果。如何填补大学生舞蹈知识方面的“缺失”和“空白”,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教育课程正是解决大学生舞蹈知识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沟通大学生与艺术的“桥梁”,青年人光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真、善、美的良知,有完美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利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特点。

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虽然现在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师资力量、教学经费、教学设施等。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主要存在着重视不足、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尚未理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提高对艺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充分重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建立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

2.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身体为对象的特殊体育,实现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是其重要功能。面向新世纪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规定了我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亦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方法贯彻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欲寻求或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舞蹈教学发展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

课程应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这两部分都应该是有层次地系统地安排不同的内容。能够做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艺术的宫殿,享受艺术的魅力。也便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修适合自己阶段的课程,从而形成教学系统。

a.舞蹈理论课:

舞蹈理论课的学习十分必要。它是通过教师系统、全面的讲授舞蹈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们宏观的认识、了解舞蹈,提高他们的审美标准。由于舞蹈的特殊性,可以结合其他艺术门类、学科、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来进行教授。这就给老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把这么错中复杂、内容庞大的学科体系通过提炼,加工,组织以一种简明的内容传达给学生。

b.舞蹈实践课

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美术是画片、画笔、乐器,而舞蹈就是肢体了,肢体是它的表现手段。首先,学生们还不懂得怎样用肢体表现美,甚至对于表演过于腼腆羞涩,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训练中掌握好课堂气氛。其次,根据学生们年轻、活跃的心态,抓住舞蹈现代、时尚的脉搏。如:友谊舞、街舞、现代舞等。组课中的动作要求的吸引力,使学生接受时既觉得好看又不会感到很难,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产生积极兴趣。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要求过于精细、专业,在某一动作上十分挑剔,对于普及舞蹈教育的学生会感到无聊、枯燥。所以,教师在教授时要牢记教学目的与性质,有的放矢,从课堂时间,内容上宏观把握。

(2).智能结构与实践表现

a.学生的全面发展

舞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直观性、实践性、动情性、共鸣性,增进了学生情感培养,增强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b.外部氛围的营造

外部氛围,是指高校内部的舞蹈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说是舞蹈教学的土壤。既是学生培养舞蹈兴趣的园地,也是学生们施展才华的天地。对于舞蹈教学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内的舞蹈活动一般包括:舞蹈团体的组建,如舞协、舞蹈队、艺术团;举办的各类舞会、联谊会;专场的演出等。这些活动和舞蹈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活动的丰富多彩可以造就校园内对舞蹈的热情,而舞蹈教学又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些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普通高校教育中舞蹈课程的重要作用

高校舞蹈教育要把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现代高校舞蹈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提高全民素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振兴教育事业的必然方向。有一项技能可能会帮助一个学生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这项技能或许会被很快的淘汰,所以我们需要知识全面、可塑性高的人才来满足新的需要与情况。应该说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是通过大学生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有着书本知识及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普通高校教育中舞蹈课程有着以下几项重要作用:

1.舞蹈教育对智育教育的作用

舞蹈艺术是通过一定的人体形态、表情和乐曲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舞蹈艺术审美的过程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从生理上讲,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分别处于大脑的左右两区,并有着不同分工和相互联系。左脑以语言活动、阅读理解、数学计算等活动占优势,而右脑以形象感知、时空概念、艺术欣赏、调动感情和情绪等活动为主。舞蹈本身也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幻想力、想象力,在感受舞蹈的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长期的发展,从而可以促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的不断增强,促进身心健康。

2.舞蹈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同样把审美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将审美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在高校开设舞蹈课程,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舞蹈知识、原理的讲解,能使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深一步的认识、理解,能逐步养成他们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这无形中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蹈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方面都有严格的统一性、强制性,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配合意识,加强纪律观念;力量型的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豪迈和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丰富学生细腻的情感,抒发爱国热情;严格的训练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说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是通过大学生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有着书本知识及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3.普通高校中具体体现舞蹈课程教育的几项重要作用

(1)普通高校舞蹈课的健身美体作用。

舞蹈的表现是人的肢体。从高校上的教学目的讲对学生可谓强健身躯、塑造体形、注重协调、开发气质。它改善了体育课的枯燥,也摆脱了体操的苛刻严格。而是注重开发了学生对美的享受与表现。

(2 ) 普通高校舞蹈课的抒情美育作用。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使学生们找到了一种抒发个人情怀的健康的美的方式。通过不断的舞蹈课学习,潜移默化的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审美标准。使他们认识美、感受美、美在心灵。因此从舞蹈课自身的功能看,它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

(3)普通高校舞蹈课的集体统一教育作用,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性、集体荣誉感,与竞争精神。 研究表明,集体舞的训练可以增强现代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互爱互助的意识。因此高校开展集体舞蹈的训练可增强学生互爱合作精神。现在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心理他们都会积极地、主动投入活动中,认真做好参赛准备,竞争精神自然形成。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希望学生在我们教师的帮助下成为自信、自强、乐意与别人合作、关心尊重他人的人。

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不仅是一所教育机构,而是一种文化载体,是文化的象征,她向人民群众传授文化、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文化。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承负着抢救传统艺术、抢救艺术市场、打造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繁荣的软环境的重任。普通高校应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审美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浓厚持久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我们期待着在高校舞蹈教育领域展开的一场“学习的革命”。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2.

[2]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谭建伟、曹华林: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设计与实施[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我和舞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