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材料特性浅析

2011-08-15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上海20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0期
关键词:水墨画颜料国画

邵 炜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 上海 200000)

国画材料特性浅析

邵 炜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 上海 200000)

享受上海“优青”项目资助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中国的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画曾经或现在仍然以一种不断臻于完善化的叙述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承载着中国人的理想。这种流动、空灵、水墨交融的艺术表达形式,古往今来让国画家们深深迷恋。然而时代变迁,过去的青花或许已变成了彩色的玻璃,纵横的高速公路代替了田野,小桥流水的地方也已高楼耸立。原有的传统的表现技法难以表现现代生活所带给我们的感受,有时是瞬间的简单印象,有时是五颜六色的幻影……如果想把绘画过程变成自觉的,主动的创作过程,就要熟练掌握绘画相对应的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此理。我们在注重中国画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要力求在传统笔墨技法形式之外寻找更为广阔的资源。

一、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和墨的特性

国画自唐宋以后逐渐向水墨画方向发展,人们对墨和黑色颜料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其他颜料的研究,中国画的一条清规戒律就是对墨的重视和对色的慎用。水墨画以其纸、笔的特殊性,结合中国人的审美,在历代画家的传承中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无限意蕴。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突出写意,以黑白元素为主。画家在绘画实践中强调“色不伤墨”“色不碍墨”,把色彩放在了从属和次要的地位。以后尽管中国画也有重彩形式,但在色彩观和慎用色的态度上和水墨淡彩是一致的。中国国画家痴迷于水墨画中流畅、帅意的笔触和抽象、动感的墨色。

国画中相对固定的是墨,而用水、用力、用纸则不同,故显得变幻莫测。墨与水的相容形成一种自由、飘渺的境象,与中国千年沉淀的内敛、深沉的文化底蕴是相通的。墨,客观上讲应该属于黑色颜料的一种,由于中国绘画的特殊性,墨的地位一直是超越于其他颜色之上的,我国古代众多的典籍和碑石拓片,以及珍贵的书画作品都因为有了质地精良、性能稳定的墨而流传至今。当今其他黑色颜料如广告黑、丙烯黑、珐琅黑、新岩黑、色粉黑等等被广泛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从而突破了传统中国画以墨作为物质媒介的单一表现技法和样式,极大地加强了墨的表现力,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特别是水墨画家所采用。这些黑色颜料本身的质感与表现力的丰富为画面多种意境的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媒介

用“极其丰富”来形容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和媒介是再恰当不过的。单从中国的绘画颜料上来说,就令人目不暇接了。植物色颜料多为植物的汁液,色泽透明,易溶于水,不宜沉淀,透明度强;天然矿物质颜料的原料为多种矿石,色泽亮丽稳定,颜色丰富且具有光泽;金属材料主要是指金箔、银箔、铜箔、铝箔、金粉、银粉,色泽富丽堂皇,极具装饰效果,在敦煌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中也运用了大量堆金沥粉的方法来装饰画面,其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取得了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此外绘画载体的不同也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丰富多彩。彩陶是原始社会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化创造,当时的颜料多为色土,或将矿石碾成碎末,把动物的血作为黏合剂,可见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研究绘画材料了;漆画是以漆为主要媒介的绘画,漆是从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汁液,漆液作为黏合剂调入颜料便成彩漆,战国、秦汉的漆器精美绝伦,令后人叹服;帛画对中国绘画影响重大,帛的质地细密,能准确记录毛笔痕迹的种种妙处……除此之外还有岩画、地画、铜镜彩绘、贝壳画、木版画、壁画等等,可见其多样性。在远古时期及其以后,历代都有各种媒材的杰出艺术创造。但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绘画颜料的研究有一段相当长的断层期,致使中国古代绘画中有许多颜料的发明和运用没能很好地继承和流传下来。如今,传统文化不断得到重视,中国画的各种材料得到系统的梳理,我们应以新的眼光发觉传统材料被隐藏的特性,从中继承并进一步发展。我们不妨像古人从竹板到纸张,从漆刷到毛锥一样,用各种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试一试,带着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

三、我的看法

传统中国画的精华是笔墨,但对于中国画的探索与发展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新的材料与技法,并不是对于传统绘画的否定与背叛,而是基于对传统绘画进一步进行开拓与创新。“材料”的加入,无疑为中国画的发展拓宽了空间。“材料”(如箔)与水墨会形成丰富而细腻的明暗层次,浓厚的墨韵和金属的质感形成“软”和“硬”的对比,如果能将“软”和“硬”融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于传统水墨的笔精墨妙之外营造出另外一种美感。在“水墨”的“虚实”中又延伸出了“软”“硬”,从水墨、植物颜料等软材料发展到金属、赤贝硬材料,在中国内敛、含蓄的文化传统中注入时代因素。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水墨”和“材料”的“邂逅”,将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继承和拓宽传统时,我们可以尝试超越传统与规则,使得中国画基于丰富的传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赢得与当代文化的发言权。

猜你喜欢

水墨画颜料国画
《日暮野旷天低树》水墨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打翻了颜料瓶
牡 丹 (水墨画)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国画欣赏
颜料抹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