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

2011-08-15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0期
关键词:通俗化手风琴流行音乐

蒋 玲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陕西西安 710000)

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

蒋 玲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陕西西安 710000)

流行音乐是一项具有广大的群众性基础音乐,它的伴奏方法多种多样,而手风琴为流行音乐进行伴奏也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创作中手风琴伴奏如何通俗化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以期达到努力让手风琴和手风琴文化重新回归到群众文化的视野当中,同时也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流行音乐;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音乐创作

关于手风琴艺术的发展特征,总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就当前来讲,一些用手风琴进行伴奏的流行音乐作品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手风琴创作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令人十分困惑和尴尬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流行音乐创作中加强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非常有必要。

一、关于手风琴伴奏艺术的概述

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由来已久,而中国手风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除了发展伴奏、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形式外,室内乐形式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更能深入挖掘和拓展手风琴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手风琴的伴奏功能也不会因为其他演奏形式的出现而消失,与此恰恰相反,这种艺术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据有关的专家研究认为,手风琴的艺术创作不断进行发展之后,有可能将会出现一种具有相对独立价值的“手风琴伴奏艺术”。因此,关于手风琴伴奏方面的艺术研究也是值得重视的。

二、当前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所存在的问题

1.在流行音乐中手风琴已经开始淡出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期间,在大众性的娱乐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手风琴的身影。而现在,手风琴却已经渐渐脱离了社会的文化艺舞台。虽然造成这种情形的客观因素很多,而且形成这种问题的内在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那就是关于手风琴自身乐器的定位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流行音乐中手风琴的应用越来越少,而且还逐步淡出的情形会让每一个关心和热爱这种乐器的人重新审视手风琴乐器的角色定位及自身文化属性。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手风琴事业今后的大力发展,而且直接关系着手风琴自身长远的命运和前途。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最原始的社会功用。

2.手风琴伴奏艺术发展的未来定位

关于手风琴未来的发展定位,有两个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朝着“阳春白雪”的国际一流的演艺技术方面发展;另外一种就是回归其原本的大众化属性,转向普及性的群众文化娱乐方面发展。而关于流行音乐的伴奏通俗化发展问题的研究,需要高等院校手风琴专业人士能够从手风琴艺术发展的大众化定位及其文化属性的根本问题来进行切入化的研究。

3.手风琴伴奏通俗化的文化定位

对于手风琴在其音乐历史发展的沿革和文化实践的演进过程中的表现,在其社会文化走向及群众审美倾向的变迁中,无论是从理论分析、历史考证、社会调查和实践探究中去追根溯源,还是针对手风琴伴奏这种现象来进行对症分析,关于流行音乐的创作中,对于手风琴的伴奏一定要进行清晰的手风琴的文化定位。从而做到理顺手风琴的发展走向,并力求在手风琴目前的发展困境中,创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大众化发展思路,从而加快和加大了流行音乐中手风琴伴奏的艺术发展空间。

三、当前流行音乐创作中手风琴伴奏通俗化的发展方向

1.在流行音乐的推广过程中增强手风琴伴奏的通俗化

在进行流行音乐推广的时候,要把手风琴当做一种群众文化的乐器进行推广,还要加强对于乐器表现性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对于流行音乐中手风琴伴奏通俗化的了解和应用,更需要进一步来进行加强。因为它对手风琴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手风琴的专业化教学中,也要进行组织化和通俗化的培养。在日常的相关文艺工作者的演出创作中,要加强相关作品的创作。

2.流行音乐创作中手风琴伴奏如何进行通俗化发展

纵观流行音乐的发展,在创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以用 “原创衰竭、歌者颓丧”这八个字来进行概括。关于流行音乐创作中手风琴伴奏通俗化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界、理论界应加强对其指导和支持,同时重视流行音乐的理论研究、美学研究、历史和社会现状的调查研究,努力写出高质量的、能迎合大众欣赏品位的好作品。这样才能加快流行音乐中手风琴伴奏通俗化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音乐文化现象之一的流行音乐,它应该得到与其相适合的、应有的社会地位,让流行音乐能真正地流行起来。这样一来,手风琴伴奏向通俗化进行发展才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才会经久不衰且长足发展。

3.流行音乐创作中手风琴伴奏作品的通俗化创作技巧

关于手风琴伴奏的通俗化创作,流行音乐创作者要力求在体裁、主题、内容等的选取上,反映时代的精神、民族的利益、人民的风貌,树立为社会大众文艺服务的思想,这样才能让作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另外,还要依托于传统和民间音乐各种元素,探索多种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由于已存在的音乐资源提供了大量可以发掘和再利用的创作因素,因此可以吸收中方及西方的音乐创作长处,不断提高创新创作能力,多方面拓宽创作的路子,采取严肃的创作态度,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无论哪一个专业的积极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模式都非常有必要。我们首先应立足于本国基础之上,对当今世界手风琴发展趋势要加强研究和了解,从而达到明确手风琴艺术发展方向的目的,努力让手风琴和手风琴文化重新回归到群众文化的视野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手风琴伴奏通俗化文艺作品的创作,不仅可以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尽一份应尽的力量,同时也拓宽了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渠道。

[1]周传明.歌曲写作基础理论与分析[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1.

[2]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

[3]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0.

蒋玲,1977年6月13日出生,女,江苏省无锡市人,工作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手风琴演奏与教学 。

猜你喜欢

通俗化手风琴流行音乐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