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本山小品《捐助》文本及表演艺术浅析

2011-08-15苏州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江苏苏州215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亲家赵本山小品

李 丽 (苏州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 江苏苏州 215000)

赵本山小品《捐助》文本及表演艺术浅析

李 丽 (苏州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 江苏苏州 215000)

本篇以赵本山小品《捐助》为基点,从它的舞台、背景,文本的构思,创作,素材,导演的舞台构思,立意,人物调度,舞台设计,布置,以及演员的表演、动作,语言技巧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在文本和表演层面上做了较深入的挖掘。

赵本山;小品;艺术

舞台设计在小品演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要切合小品的题材,要表达的主题,以及题材的特点,剧中角色的语言特点,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背景以及所处的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要理顺这一些,是非常复杂的,也是一定要切合作品实际的。舞台设计除了以上这些必然要考虑的要素之外,还要考虑作品的舞台美感以及演出的舞台效果。

所谓舞台美感,就是声光电以及由光电制造的色彩与舞台作品中的人物命运高度切合,融合在一起,即情景交融,即情由景来烘托,而景有情来更好的体现,这样寓情于景也可谓到达极致。当然,舞台设计除了考虑上面两个因素之外,还要考虑舞台的空间以及设计之后的舞台效果的空间,这里的“设计之后的舞台效果的空间”也叫“戏剧空间”,是舞台作品角色活动的场所。正如斯沃博达所说:“舞台设计的目的不能仅仅是创造有形的画面……而其Scenography)本身也不是同质的整体,它分解为一系列部分的因素,其中无疑包括形状、色彩,也包括速度、节奏——总之,那些受演员支配的因素。凭借这些因素,布景进入与演员的密切联系中,由于它具有能动的变化能力,能与演员表演所创造的舞台形象的流动同时进展。它能随着行动的进程,随着它的思想和戏剧的航线的发展而同步的改变自己……具有这种动态的能力的因素,首先是空间与时间,然后是节奏和光……”①而舞台的布置又来源于舞台的设计,本小品是以东北农村为背景的普通农民捐助农村贫困孩子上学的故事,因此,我们看到,舞台上,一家简易的农家小院,院里简易的农家小屋,小屋的墙上,有两个大窗和一个小窗,大窗和小窗的边上都贴着带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红色花纸,花纸上有牡丹花等,窗棱子是农村常见的格子似的,颜色是深色枣红,两大窗子之间有一大大的“春”字,是比较鲜亮的嫩黄。在这面墙的前面是一张简易的农村常见的炕,是东北农村那种典型的火炕,炕上有一张矮桌子,典型的东北炕桌,四脚矮矮的,蹲在炕上,看上去该是木头质地,面光光地,滑滑地,颜色很鲜艳,炕的边上,有一栗色的凳子,常见的,四条腿顶着一个面,有些笨拙,陈旧,但眼熟,看上去很亲切。正是这样的舞台布置,有浓厚的东北农村的生活气息,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气息里,才孕育着具有东北农村乡土气息的感人故事,这是小品发生的背景,也是戏剧发生的基础和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我们将看到赵本山精彩的表演。

剧场里,舞台下,赵本山戴着狗皮帽子,穿着藏青色棉大衣,黑裤子、黑布鞋,手拿黑色提包,正弓腰走过台阶,走上台来。刚到台上,就看见亲家乐呵呵地迎上来。

赵本山:亲家,杂的?溜到家门口等着了呢?

亲家:这不着急吗?等着你给我取钱去了吗。咋的?你取回来了吗?我那一万五。

赵本山一副老农的派头,农村厚重的男中音,很自然地手摸摸帽子,和亲家打了个照面,走向屋里,将包往床上一扔,边脱棉大衣、摘帽子边回应亲家:“明天取,哎呀,今天办了一件比给你取钱还要重要百倍的事情。 ”“我刚到银行门口,看着围着一大帮人,我就挤进去了。你说啥玩意?”

亲家:咋的啦?

赵本山边说边坐在炕沿上,手比划着,眼神里透露出此时的脑海里在回忆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嘴里还不停地解释:捐款现场,一个孩子上大学了,没钱了,让大家给捐款去。我挤进去一问:“没现金,刷卡,行吗?”他说:“可以。”“我刷3000。”赵本山的表演本色、到位,没有一点演员的做作,通篇都是一个亲临捐款现场并参与了捐款的一位憨厚老农的神态和举止,其眼神的运用,神态的自然,站、立、坐、说一系列动作都到了生活化的地步,俨然那就是赵本山自己的生活,本真生活,而非演戏。赵本山在演的同时,还不忘和台下的观众互动,他说完这段话抬起头,向台下观众示意,微笑,台下观众也同样与老赵呼应,欢呼声,鼓掌声,叫好声络绎不绝。在亲家将自己“平时吃一串羊肉串都要喝八瓶啤酒,扦子都能撸出火星子”的老底揭出来之后,赵“嗯嗯……”笑了两声,看着观众,一副憨厚地农民形象生动自然地跃然于屏幕上,给人于娱乐的同时,又有深深的感动,作为观众,内心会起波澜,多么醇厚而又朴实的农民,在自己的生活还不富裕的时候,甚至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一旦有人有难,仍然义无反顾,将自己的血汗钱捐献出去,而不思回报,别无所求,就连记者因捐款给他拍照对他采访,他也拒绝了——“后来捐完款之后,就……哎哟我的妈呀,记者全把我围上了,上来了一帮人,照相的,我挡住了脸就回来”——老赵比划了现场因捐款将他包围的盛况,然后老赵捂着脸,演示不让拍照:“咱们不为了出名啊。”老赵的一句高声,强调了自己不为名不为利的品质:“咱们干啥呢,采啥访呢?我就回来了,明天再给你取去。”这种没有任何修饰的表演在赵本山身上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出来,淳朴自然,炉火纯青。可以说赵本山这一艺术形象是小品人物的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艺术构思与想象的结果。陈传才在《艺术本质特征新论》中谈到:“作家、艺术家一方面通过想象来构思他们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渗透到他们创作的全过程。”②赵的表演就恰恰如此。反过头来,我们再接着欣赏小品:

赵本山正尽兴地说着,这不刚才要给他拍照采访的那伙人追来了,随着观众的一阵欢呼,鼓掌,一位身穿红色休闲上衣、白色休闲裤的短头发的年轻人走上台来,后面跟了一位穿绿色上衣、黑裤子、手拿麦克、另一只手提摄像机的长着一张大长脸的年轻人。“你好,是钱大爷家吗?”这位自称洋洋的小朋友(记者)正是老赵的得意弟子小沈阳,小沈阳自称搜狐刨根问底栏目组的记者。赵本山一见洋洋他们的到来,既惊奇,又兴奋,憨厚地笑着,仰着脸,喔着嘴,眼神里显着憨实农民的淳朴和本真。当小沈阳喊“大长脸”时,他一本正经的严肃起来:“这孩子说话有点逗,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管我叫外号呢 还大长脸大长脸,我这30多年都没人叫了。”这里既幽默又膨显了农民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当听后面那位拿相机的穿绿色衣服的年轻人说“我是大长脸”时,他顿时来了兴致:“哦,嘿,小子长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长。”这一句突显了他的智慧和幽默以及还有一点农民的狭狡,说着他看看亲家,又憨厚朴直地笑着。当听小沈阳说来采访时,他又有些拘谨还有些羞涩不好意思,正所谓“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③,赵本山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农民这个层面上,才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演得活灵活现,没有了“演”的修饰和装扮,活脱脱一个农民的化身。这种本色表演到了观众的极大认可,台下一直是欢声雷动,叫好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小品还在进行,小沈阳又给赵解释采访的意义,搜狐网上全球直播。但作为农民,赵对网络一窍不通,一段搞笑对话由此出炉:

赵:网上?

洋洋:对,网上。

赵:电视看不到?

洋洋:对,看不到。

赵:全球的?

洋洋:全球。

赵:那我们咋看呢?

洋洋:很简单,在电脑上打搜狗。

赵:怎么啊?什么意思?搜狗把我们俩搜出来了?

洋洋:不是,就是用搜狗的方式,搜你们俩。

赵:你不还是……这是什么玩意。

这一段话不仅表现了农民的憨厚,也表现了对高科技的无知和不知所措,当大长脸说:“没事,大爷是这么会事,搜狗是个输入法,只要在这输入法上打上二位的名字,哎,马上就出来了。不光电脑上有,手机上也有”时,又渗透了农民自以为是想当然的思维逻辑:“呵呵,这会听明白了,就是搜狗,他先出来,后来我牵根绳出来的,不管咋说,搜得到,还是全球的啊。”可以看出来,赵对“网络”“上网”“搜狗”甚至“手机”之类的概念一无所知,就凭着小沈阳和大长脸的忽悠,才有了自己的一点想象上的认同,并把这点想象上的认同铺开来,忽悠亲家:“不管咋说,搜得到,还是全球的啊。”从这里农民的搞笑、幽默、狭狡、本真、朴实、憨厚一味地呈现出来,可谓绝妙。这里是用的反衬的手法,即农民的“愚”,“愚”之可爱,在作品人物创作方面,此所谓“雅俗同欢,智愚共赏”④,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着非凡的效果,这里塑造了农民的“愚”,也才会有农民的不“愈”。请继续欣赏小品中小沈阳对老赵的采访:

洋洋:那您当时怎么想的呢?

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不是?人遇到困难了,这时候伸出双手帮他一把,说实话这时候了,咱们也在困难中度过,是吧?咱们孩子上学也遇到过困难,是不是啊?拿点钱不算什么,谁都难说这辈子不范苦,就美国人牛成啥样了?今年不也上咱们这借钱了嘛。扯啥啊!

一位朴实无华而又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老农民形象然于舞台之上,呈现给观众。赵的表演除了朴实、本色还有幽默,搞笑,农民特有的较真心理也表露无疑。

在解释和亲家的关系时,他表现了对家庭不幸遭遇的无奈——看他的表演,嘴角抿着,两手合拢,眼神充满忧郁和无奈(骨子里还有一点封建的东西,即将“老伴走得早”叫“命硬”,同时又对和亲家所处关系的融洽而倍感安慰,也由此引发了对捐助的三万块钱的来源做了注脚,也正因此,对贫困孩子上大学的捐助才有了与亲家的瓜葛,也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笑话和搞笑事件,这里也恰好实现了“导演构思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任务,而是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造型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导演构思是整个导演工作的基础。”④这里塑造亲家这一角色恰好是导演在文本塑造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舞台构思的结果。由此,使这个戏剧事件既完整、紧凑又曲折连连甚至矛盾冲突。

一提“三万”,赵本山顺嘴溜出:“嗨,三万…三…三…多少? ”又觉得不得劲,心生疑惑,望着小沈阳,当小沈阳确定是“三万”时,他立刻“血压有点高”了。赵本山听说“现在您的卡里边儿就剩点儿利息了……”在吃惊的同时又有些无助,望望观众(台下的观众一片雷动),摸摸脑袋,又拽拽帽檐,最后干脆把手捂在了前额上,这一系列动作让人感到,当时这一位老农民捐“三千”的敞亮与结果弄巧成拙却捐了“三万”的事实所形成的心理落差是多么大?所以才有“不行,血压有点高了”的妙语随机出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既幽默,又是赵这位老农民当时心理的真实写照,既深挖了主题,又有搞笑的效果,是抖包袱的手法,增加了剧情的紧张,是此小品的高潮之一。

当亲家等钱明天去相老伴急着让赵将误捐的钱要回来时,赵一脸的无奈加正言厉色,农民那种憨厚朴直又要面子的特点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无奈,亲家就认准了要钱“相老伴”,赵只能软硬兼施,(一手拍着亲家背,一手拍他的衣襟)连劝带哄,一方面说去给他借钱,又允诺带其海南旅游,甚至连自己的老房子都押上……为的是他能配合自己好好直播。这里的表演心理学的运用特别细腻,认同了“艺术家的职责不单是表现他的角色的外表的生命……而是把自己的整个心灵贯注在他角色里面去,我们的艺术的基本目的就是创造人类心灵内在的生命,同时把它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⑥

赵本山:你别这……你那啥乐的呵的啊,完了过完年儿我领你去三亚,完了那空气老好了我跟你说,我们旅游去啊,这天儿都是大海啊!呵呵呵行吗?

回到采访现场,当听说小沈阳要采访亲家,他立即阻挡,讨好似地对小沈阳说:“不行……他说话不伶俐他…我替他说…就…我是他发言人,行不?”目的是怕漏馅,还是面子在做宠,但小沈阳一再坚持,他也只好作罢,但还是提醒亲家“来,采访你了,注意一下情绪,调整一下啊。”下面的一系列对话都是面子在作祟,表演中,他极力掩饰自己因操作失误误捐所造成的心理缺憾,亲家因急等钱而不得因而变得极度失落,面对小沈阳的提问,想吐露真言又有口难言,赵极力掩饰,对亲家的话大而化之,极力地加以辩解,以掩饰误捐所带来的心理负荷,同时,对亲家在形象上又有些拔高,以支称自己的形象,从而保全面子,可见赵当时的心里掩饰是何等的巧妙,但其内心世界又是多么复杂,尤其是“大脑袋锃亮行不?你怎么还打不住了你!”面对亲家无休止的讽喻抱怨,他既激动又想强烈的制止,所以一时间对亲家的讲话声音抬高八度,一改刚才的哄劝温和,而变得有些激动甚至激烈……这些都是老农为保住面子的激烈的心理反应。

亲家的“三毛、哪吒、金刚葫乐娃”从反面反映了赵的单纯,善良,本真,还有些无知,尽管听起来是笑话,但却是事实,是对一个老农的真实描写。赵听了这三个词也觉得可乐,但为了掩饰自己,保全面子,竟然来了下面这番话“他啊……他……他意识……他就说我有一颗童心,是……童心是有我是,有时候像一个老小孩儿似的,他也有同情心!同情心谁都有,这个人我不是说,他就是没赶上,赶上了他啥都能豁出来!(亲家又想插话) 现场直播!” 为自己找台阶,这看似语无伦次的“胡言乱语”又透视了赵心里怎样的心理落差?由此可见他既矛盾又死要面子的心理表现得多么的恰切充分,一个老农的面子在他心里又是多么得重要!让人既敬又怜,心生感念。“我们的目的不单是创造人类的精神生活,同时是用美丽的艺术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一个演员的本分,理应内在地生活于他的角色里,然后给他体现一个外在的形态。”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这番话恰好为赵的表演做了注脚。

当听说被捐助的对象是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一个儿子“含辛茹苦”“捡破烂”供孩子上学,如今考上大学交不起学费时,赵作为一个老农的为人的善良、本真又复活在身上,其动作表情眼神举止与表现老农善良朴直的品质于一体,看起来一目了然。

被赞助的单身母亲上场,提着一箱子酒,这里是喜剧的假定性在起作用,一个空纸盒子象征单身母亲提着一箱酒,当然是为答谢捐助者赵而来,赵坐在炕沿上,一腿在炕沿儿,另一腿支在地上,吃惊地看着进来的单身女人。单身女人一见捐助大哥,激动地递上提来的酒,又激动地带有哭腔儿地表达她的谢意,说着说着,她竟一下子跪下了,向赵三叩头,赵一时心急,拽她不起,自己也跪下了,和那妇女对拜。到这里,又是一幕戏剧高潮,台下群情激动,欢呼叫好掌声一片,其热烈气氛堪比奥斯卡影片获奖!

母亲:大哥!你让我说啥好呢?你看给我捐这些钱,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这是…谢谢你啦大哥啊,我感谢你啊大哥啊……大哥我这辈子我感谢你啊大哥!(母亲下跪磕头,赵本山回礼磕头…)

赵本山真诚地将被捐助孩子母亲搀起来,又重复自己捐助的信念:“有难处,帮一把,应该的,这不算什么。”并真诚地表示:“孩子上学钱够不够?不够,我亲家还有呢。”这句话听起来,让人发笑,但也是赵作为朴实农民真情表白。赵本山的表演上用他的肢体语言:对拜(很诚心地,双腿跪倒,深度叩拜),双手搀起那位贫困的单身母亲,面对贫困女人的感激涕零,赵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抚慰与关切,由衷地表达了一个农民对贫困者的同情和帮助,表现了一个老农乐于助人的感人情怀。

当亲家将赵捐款所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时,赵感觉自己严重丢了面子,跟亲家闹翻了,这里,一来赵助人为乐,捐助贫困,二来还是面子在作祟,因为之前有一句台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亲家:我就想把我那钱要回来。

本山:你要钱行,1万5给你退回来,你自己要,但3000块钱摁错的事不能说,行不行?

这里就说明,农民的面子重于泰山,他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水准降到最低点,从他居住的周围环境和穿戴、房屋摆设可以看出,他也可以辛勤劳作,努力挣钱,捐助别人,捐助的钱数目多少也不要紧,然而要紧的是不要将误捐的内幕公布于众,尤其是搜狐栏目在网上直播,这可是全世界、全球的人都知道了,这个面子可是丢大了!因此,他的强烈的面子心理所支撑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给亲家闹翻,并去借钱是这一心理驱使的必然结果。

这个小品的结尾演员调度也很有意思,赵本山因为亲家说出了捐助三万块钱实情,感觉脸面皆无,他拉长着脸,边走边喊“好汉做事好汉当,这3万块钱就是我捐的。亲家,我给你借钱去,今天马上就去。我没法跟你处了,你这人没法处。”手拿麦克,疾步走下台去。受捐助的贫困单身母亲扬着手,在后面追,边追边喊:“大哥,3000块钱我留下,剩下钱给你退回去,不用借钱了,不用了。”边喊边追下台去;亲家一看这阵势,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大妹子,你俩要真能成的话,那1万5就当我随礼了行不?大妹子。”也跟着追下台去;搜狐刨根问底栏目组的记者小沈阳一看,急忙对着镜头来了一句:“网友朋友们,刨根问底刨个稀烂,知道结果明年再见,追。”;而摄像大长脸则疑惑“追啥啊?”小沈阳一句“麦克在他手那!”将整个小品打上结束的记号——俩人接着追下台去——小品结束。

注释:

①Jarka,Burian,The Scenography of Josef Svoboda,第30页.

②陈传才:《艺术本质特征新论》第1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③黑格尔:《美学》.

④李渔: 《闲情偶寄》.

⑤董健 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

⑦同⑥.

⑧文中台词引自赵本山小品《捐助》文本.

猜你喜欢

亲家赵本山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临宋人小品》
毛泽东让亲家播撒光明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两亲家之间的名誉权之争
去看亲家的路上
赵本山:你郁闷吗?
赵本山黄宏曾为争宋丹丹闹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