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2011-08-15张建东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员北京100000南通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南通226000
张建东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会员 北京 100000;南通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江苏南通 226000)
呼吸不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前提,也是声乐演唱技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平常的呼吸与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呼吸是不一样的。声乐演唱时的呼吸是演唱者在歌唱过程中能够控制自我、有明确目的性的生理行为。演唱者通过大脑的支配对呼吸进行控制,目的是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合理地发声。歌唱者能否娴熟地运用呼吸方法决定他能否将一首歌演唱成功,尤其在歌唱过程中演唱者务必考虑到呼吸的力度与时机。当他们掌握了最合理、最适宜的呼吸方法之后,才能够在演唱时尽情地展示他们的歌喉并抒发他们真挚的情感。
一、呼吸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表达不同歌曲中丰富情感,演唱者要结合曲目旋律采用不一样的呼吸方法。众所周知,气息产生的压力能够控制音的大小,气息产生的压力愈大音便会愈高,反之音便会愈低。控制气流的速度的快慢能够传达出歌曲作品不一样的情绪,气流速度快使得演唱的曲目更具戏剧张力,气流速度慢使得演唱的曲目更加抒情。气息量的大小对于音量的高低也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唱歌时与平常说话使用的气息并不相同:平常的聊天、说话过程中,人们能够随意的加快或者减慢语速。然而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乐谱进行演唱,通过控制声音的高低、快慢以及强弱来表达歌曲。演唱者要想出色完成这些任务就务必依赖适宜的气息进行支撑。在演唱过程中,控制气息不仅仅呼吸系统的简单工作,还应当按照歌曲作品传达情绪的不一样对气息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例如人们在唱高音时,气息就应该往下沉,即人们常说的气运丹田,并且还应该秉持住气息的同时再发声,呼出的气将会非常饱满,声音也就会非常震撼。假如节奏十分密而快,就应当加快呼吸速度,此时吸气将会非常浅。但是为确保歌唱的歌词比较清晰,并且表现出跳跃、灵巧的节奏,因而需要换气的频率就比较高,还要达到声断气不断、换气而不停顿的效果。在有些歌曲作品的演唱过程中,为传达出悲伤的效果,应该运用呼吸,带有抽泣的节奏进行换气,这样的话便能够更酣畅淋漓地表现歌曲作品。
二、呼吸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一)充分应用呼吸的灵巧性。任何一个歌曲作品均有不同的情感,需要用恰当的呼吸方法进行传达。这就是需要充分应用呼吸的灵巧性。按照不同歌曲作品不一样的情绪,进行不一样的呼吸调整。例如在演唱时要表达柔美时,情绪的起伏应当比较小,演唱立体线条感非常强的歌曲时,需要对气息的控制非常平稳,气息应当有往下坐的感觉。假如是在演唱激情四射的歌曲作品时,此时的气息就应当更具弹性与力度,进而传达出亢奋的情绪。
(二)有计划得进行呼吸换气。在演唱过程中,换气是一非常关键重要的环节。在演唱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的分配换气时间点,而且将换气当中演唱过程中的一种情绪或者表情,把换气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作品中,与歌曲作品融为一体。在不一样的换气时间点,其换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演唱节奏非常快以及有许多跳音的旋律过程中,需要使用偷气的方法,也即快速进行换气,让人察觉不到在换气。又比如,当完成一个非常长的乐句演唱时,能够带有情绪地深深吸口气,再于叹气的节奏相结合把后一乐句歌唱出来。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歌唱呼吸。通过我们的前辈们的长期总结与探索最终发现,胸腹式呼吸方法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演唱时运用的呼吸法。通过扩展胸腔以吸入空气进肺,进而加大储气的空间,增加我们的肺活量。适当地增加气量,对于演唱时发出高强音以及长音都非常的益处。然而我们最后还是应该回到最基本的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最后支撑气息的终归是来自于丹田。
三、声乐演唱呼吸的科学训练方法
(一) 气息的支持和流动。在发出声音以前,先通过嘴鼻快速的将气同时吸到小腹位置,即丹田处,再缓缓地往外将气呼出去,保持横膈膜轻松自然而又略带紧张的状态,不宜快速放松,而应当一直等到气息完全呼出之后再快速放松,而后再次反复进行吸气的程序。往外呼出气的时候,能够达到叹气的效果,轻柔的,十分有控制地将气送出去,这便实现了演唱的时候流动气息的效果。演唱的时候,气息并非直接从口中呼出去的,而是沿口腔内的软腭划出弧线的感觉而将气息呼出去的。演唱的时候,掌握气息的力度能够借助吹蜡烛训练找到感觉。吹蜡烛的时候,应当先深吸口气,再对准烛火,用富有力度以及弹性并在瞬间将吹出去,腰部的两侧必须是富有弹性的往外扩展。
(二)按部就班的训练方法。首先使用不发出声音的吸气当作第一的气息训练,而后使用吹蜡烛的呼气方法来训练,这种按部就班的练习方法,能够准确地掌握呼吸的感觉,不会误入歧途。训练时可以通过音色对喉咙、脖子周边的肌肉是否松弛进行判断。假如发生难度比较大、音色不是很清晰、喉音过重等,就表明脖子、喉咙以及胸腔过于紧张,应当及时放松脖子。音愈往高,声音愈是要求放在很高的位置进行演唱,气息也就愈是要求吸得更加深,喉咙愈要求放松,声音感觉由头往上前方发出。
(三)正确掌握呼吸的方法。第一,吸气的时候应该十分轻松自然,胸腔必须充分扩展开,不需要刻意用劲,以免吸气的时候变得十分僵硬。需要想象成此时是在闻花的清香或在呼吸清新的空气。第二,气息必须吸往腰部,也即丹田位置。吸气的力度应当掌握好,既不可过深也不可过浅,还不可吸得太满,全身均应当是轻松自然的,否则声音将会更加僵硬而且毫无弹性。吸气量的大小,应该按照某一乐句的强弱、长短,音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歌曲作品的情感来决定。通常在完成一个乐句的演唱之后还需要留有一定的气为最佳状态。第三,在吸气的时候,腔体应当放开,要求柔和与平稳,倡导口鼻共同吸气。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的正确呼吸方法是需要演唱者经过长期训练而累积起来的。通过系统的学习,演唱者才能从理论的层面理解到呼吸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在演唱中训练呼吸吐纳的方法,从而更加自如地表现声乐作品。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 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 郭伟平.刍议歌唱共鸣与气息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