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2011-08-15靳诗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大众文艺 2011年17期
关键词:古筝演奏者乐曲

靳诗雨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前言

对广大观众而言,肢体语言是帮助听众理解乐曲内涵极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乐曲内容是激动安静或喜悦悲伤,听众能从恰当的肢体语言中得到启示。为了使广大观众更好的接受和融入演奏者的表演,肢体语言在古筝表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的分类以及它的运用

(一)分类

肢体语言分为静态肢体语言与动态肢体语言。

静态肢体语言是音乐处在静止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是种虚境,是演奏者的意念所产生的心境。主要运用脸部表情、气息等来表达。所以,静态肢体语言给演奏者更多的发挥余地,也给观众更多的遐想空间。

动态肢体语言是音乐处在进行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有实际音响的意境,演奏者依靠肢体甚至躯体的力量,给观众在视觉上的乐感。同时也通过眼神、脸部表情、呼吸等来表达内在情感。无论表演者演奏各异的音乐风格,演奏者完好地把握演奏技巧是运用好动态肢体语言的关键,只有以娴熟的技巧,才能深刻揭示乐曲的内在情感,此时的动态肢体语言才能真正起到为乐曲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运用

静态肢体语言用在乐曲开头或结尾。成熟的演奏家弹奏前,在坐姿、触弦角度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的讲究。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先生在这方面就有他独特见解,每演奏前,都有所思,对乐曲的把握成竹在胸。同样,结尾处,一首乐曲要根据整个乐曲的意境,继续通过肢体表达把观众带入无尽的遐想,一同感受古筝那余音绕梁的无穷韵味。

动态肢体语言大多用在气势磅礴的音乐中。我们的姿态动作,可以稍夸张一些,比如:以双脚为全身支点,身体前倾,大臂带动小臂,手腕放松,然后着力于手指。这样的演奏姿态才会大气,力度才会具有爆发力,演奏出来的音乐才会具有强而不躁,弱而不虚的音响效果,才能更好地把观众带入到我们所要表达的意境中。

二、肢体语言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具有带给观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古筝演奏用一种动静结合的演奏形式来表达绘图式的音乐意境,作为听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而且对演奏者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单单追求听觉上的满足感,同时,还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演奏者对不同情绪、节奏和风格的音乐感受用不同的外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欣赏者不禁地陶醉在你的音乐中。

(二)肢体语言具有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内涵的诠释、气氛的渲染

作为古筝演奏者,坐在台上,对莫大的舞台来说,都显得非常渺小。如果此时演奏者只追求内在的律动,而不能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岂不就像尊纹丝不动的菩萨吗?对观众来说,他们所追求的是视觉与听觉上的同步满足,他们希望通过演奏者的演奏,听懂或看懂演奏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达到视听和谐的美感享受,以满足其审美需要。因此,运用人体特殊的语言将琴人合二为一。用琴说话,用琴与观众交流,就像一个演员,用他的整个身心投入表演一样,那么,音乐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就变成可视的音乐和活动的雕塑了。

(三)肢体语言具有较大程度提升作品表现力,形象生动诠释音乐作品

“作者”用灵感赋予音乐生命和意义。“演奏者”给音乐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情绪外衣。“欣赏者”给音乐建造了无数个停留的心房。“演奏者给予作品第二次生命”就是这样理解的。同时加深听众印象,统一于音乐语言的变化,同整个乐曲情绪的深层掌控相结合,对刻画音乐的形象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像有很多听众在欣赏《高山流水》时会有置身于山水之间的狭义感,欣赏《将军令》时会有杀场的激昂澎湃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用个人的情感理解了作品的思想精髓,并生动地表现出了作品的性格。因而能感染,带动欣赏者的情绪,加深印象。即“音之起,由人心声也”。

三、肢体语言的重要意义

(一)肢体语言具有调动观众成为表演者和观众沟通桥梁的重要意义

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能营造宽松愉快的演奏氛围,从而能自觉加强演奏者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在演奏中情不自禁产生的美妙肢体语言,是演奏者各方面因素的集中释放。这种高水平的演奏状态是演奏者自身综合素质的表现,它包含了演奏者的文化底蕴、演奏技巧、乐曲内涵的理解等。它不但能够使演奏者与听众产生共鸣,同时也能提高演奏者的演奏兴趣, 演奏者演奏水平高,观众就喜欢听,出色的演奏技巧加上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能够将隐藏在音符里面的感情与内涵表现出来,把听众带到演奏者的想象中去。它要求演奏者用心去理解筝曲的内涵,用心去表达筝曲的内涵,让听众真切感受到筝曲的美。从而真正成为表演者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二)肢体语言具有引发观众视觉产生视觉联想的重要意义

古筝演奏作为听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而且对演奏者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追求听觉上的满足,还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演奏者用不同的外在肢体动作恰当地表现对不同风格音乐的理解,让欣赏者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音乐中。如王中山老师在09年的个人专场音乐会上,他根据不同风格的乐曲,采用不同风格的肢体动作,使他的演奏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尽情地表现他对音乐与生活的诠译。一场音乐会下来,让中国民族音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并为之震撼。肢体语言也在演奏中发挥了它应有的审美作用。因此一位成功的器乐演奏家在运用肢体语言时,不仅要使观众在听觉上产生对音乐的联想,还要通过肢体语言使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对音乐的联想。

结语

世界上凡是成就非凡、水平超人的音乐大师,都具有人琴合一的肢体语言,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能看到活的音乐灵魂所演绎的美妙舞姿,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到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更大幅度地与音乐形成自然谐振!而这也就是具有美妙肢体语言的大演奏家能够使观众疯狂的内在原因所在。就像王中山、袁莎那样达到疯狂忘我境界的演奏大师,爆发出无穷的音乐谐振魅力,在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整个音乐心灵的世界,震慑听众的灵魂,成为非理智可言的“抓琴弦的魔术师”和“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的古筝之神!

[1] 赵寒阳.演奏家成功秘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2李军.浅谈古筝与审美[J].中国民乐.2007.

[3] 武芳英.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

[4] 叶蔚.音乐表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黄河之声 2010.

[5] 段丽丽.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J] .民族音乐, 2006 .

[6] 周 耘.古筝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7] 王天一.王居野.古筝名曲句句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古筝演奏者乐曲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始乱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我的古筝之旅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悲伤的乐曲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