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中比喻的翻译
2011-08-15陈莹
陈 莹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且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在翻译中应予以保留。成功的比喻翻译不仅能够传递或再现原文比喻的美感,还能够使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相映成趣,产生双重的美学价值。因此,忠实原作,让目标语读者和原语读者一样感受到原作品中比喻的美感是译者的职责所在。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比喻翻译进行分析,以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作为具体实例,论述如何在翻译时起到译文与原文功能对等的效应,探讨文学作品中比喻翻译的等效性并提出在差异中寻求相对等效的有效的翻译方法。
一、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与原文接受者与原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然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所谓对等,其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语言学家雅各布森(Jakobson)有这么一句论翻译的名言:“差异之中的对等,这是语言的根本问题,也是语言学的关键课题。”由此可见,就翻译而言,所谓对等就是寻求差异中的对等,即尽量减少译文与原文在效果方面的差异,以使译文(的效果)尽可能接近原文(的效果)。
二、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比喻
比喻,又称“譬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比喻之表达功效可以用“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学注重形象思维,文学作品中写景状物不乏生动的比喻,它们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视角。另外,文学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偏重于感情的,因此,文学作品中,比喻不仅能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而且作家总是在这个形象中寄寓着主观情感的信息,以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纵观中国文学史,凡是被誉为“语言巨匠”的文学家,无一不是擅长运用比喻的。曹雪芹以他精湛的语言功底和无穷的想像力在《红楼梦》中大量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其语言魅力集中国历代文学传统之精华;钱钟书在他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堪称现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长篇小说《围城》就像是一个大花园,充溢着千姿百态的比喻之花,数量之大,种类之多,确是绝无伦比。他们作品中的比喻不仅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的表达,还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环境气氛,抒发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比喻是语言的美学功能和信息功能的有机结合,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就像精美工艺品上面的块块宝石,晶莹璀璨,闪闪发光。
三、中国文学作品中比喻的翻译
比喻包括暗喻、明喻、换喻。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用一种物体或观念”通常是具体的”代称另一个物体或观念,或者用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代称其主体。比喻翻译往往是令译者伤脑筋的一项工作。比喻翻译的困难在于某种形象和某种意义(以联想意义为基础的比喻意义,即语用意义)的结合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在各种语言里不尽相同。因此译者必须在保留原语形象,转换原语形象或者舍弃原语形象而只传达喻义这三者之间做出选择。
(一)保留原语形象
由于人类思维方式相同或相似,两种语言本来就用相同的喻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语义,或者基于人类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以及人类思维的相似性,原语承载的喻义不难被译语读者看出。译者应直译原文,保留原语形象。
1.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 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闻无见。(《红楼梦》)
So this young widow living in the lap of luxury was no better off than withered wood or cold ashes,taking no interest in the outside world.
2.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 (《药》)
Old Shuan looked in that direction too,but could only see people's backs.Craning their necks as far as they would go,they looked like so many ducks,held and lifted by some invisible hand.
3.他当即一瞥自己床下,劈柴己经用完了,只有一条稻草绳,却还死蛇似的徽徽的躺着。(《幸福的家庭》)
He glanced beneath his bed;the firewood had all been used up,and there was
only a piece of straw rope left,still coiling there like a dead snake.
4.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围城》)
He searched his memory for all he was worth,but it was like trying to hold water in a sieve.Once he grew panicky,he couldn’t focus his attention.
以上文学作品中的比喻生动传神,给人难以忘怀的动态感,为防止原文生动性和感染力的走失,须尽可能地移植原语形象。译句基本上采用的是字面译法,这样不仅完整地译出了比喻的含义,而且能够保留生动的原语形象,从而使目标语读者与原语读者一样感受到比喻这一修辞的魅力。换言之,原文与译文表达的语言和文化因素基本对等,符合各自的语言习惯。
(二)转换原语形象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同样的比喻形象在两国读者心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在翻译这类比喻时,应当用译文语言中可以引起与原文形象相同联想的形象来取而代之。这样可以达到意义和风格的对等,更忠实于原文。
5.善人道:“马老先生,老实一句话,“让我们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儒林外史》)
“Now Mr.Ma,”said the runner,”Let’s be frank and put all our cards on table,a few dozen tales are not going to settle anything…”
尽管用“put all our cards on table”翻译“打开板壁讲亮话”从形象上看来相差较大,但两者在喻义上完全相同, 并且也符合译文的情境,能够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联想。
6.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来,夹袄也贴住了背心,两块肩脚骨高高突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 (《药》)
Only his son was sitting at a table by the wall,eating.Beads of sweat stood out on his forehead,his lined jacket was sticking to his spine and his shoulder blades stuck out so sharply,an inverted V seemed stamped there.
“八”字形象地描述了小栓肩脚骨突起形成的样子。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在英语中无法找到一个对等的词来还原原语形象。译者用“an inverted V”来翻译“八”,目标语读者通过倒“V”形与“八”的相似性能够体会到原比喻的形象刻画。
上述两个例句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在英语中找一个同义的比喻来翻译。在翻译中,此译法被称为“归化法”,即用语用意义基本相同的译语惯用比喻形象替换原语形象。比喻一经归化后就入乡随俗,原有的文化特征没有了,但语义信息仍完整无缺。如果按奈达(Nida)提倡的“动态对待”的标准来衡量,还是达到了翻译的目的。翻译是意义的转换,即不求形式上的一致,只求意义上的对等。
(三)舍弃原语形象而只传达喻义
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些比喻的民族特征明显,是中华文化中的特产,原语形象和喻义的结合关系对译语来说很陌生,对于这些比喻只好采取意译,即舍弃喻体,只将喻义表达出来,或直译加上补充说明来处理。
7.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做作了。……” (《红楼梦》)
Tai-yu at once objected,“Don’t be so sanctimonious and strait-laced,dear cousin……”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懂灵活变通,这一成语极具中华文化色彩,在译入语中找不到相应的比喻表达,很难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译者舍弃喻体,采用英语比喻性词语“strait-laced”来表达喻义。
8.诗人听了,欢喜得圆如太极的肥脸上泛出黄油。 (《围城》)
Upon hearing this,the poet was so delighted that his plump face,as round as the T’ai-chi diagram,was flooded with butter.”
(Note:T’ai-chi diagram:a round diagram rep resenting the yin ( females)and yang(male)elements.)
“太极”专属中国特有文化,在目的语里没有相应的表达,因此译者只好选择先直译以复制原文意象,再加注的翻译策略,使原文形象在目的语读者的联想中变得更具体。
有些比喻无关紧要,如果翻译出来反而会使译文读者更加困惑。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舍弃原文中的比喻形象,配合上下文把原文中的比喻的含义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例如:
9.四小姐蕙芳觉得林佩珊唱的那小曲听去很惬意,就像从她自己心里挖出来似的。 (《子夜》)
Huei-fang was quite taken by the tune Lin Pei-shan had begun singing,for it echoed her mood exactly.
10.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二人又是那般境况,他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 (《红楼梦》)
Baoyu's unexpected visit and the apparent intimacy between maid and master opened their eyes to the true situation leaving them much reassured…
“像从她自己心里挖出来似的”和“石头落了地”的比喻价值对整个译文并不重要,如果翻译出来会使译文读者更加困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舍弃了原文的比喻形象,分别译成了“it echoed her mood exactly”和“leaving them much reassured”。但是舍弃原文比喻形象的译法,可能会抹掉原文语言中的精华,使得语言平淡无味。所以,比喻翻译中,删减比喻表达法应成为译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四、结语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实践中比喻的翻译体现了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因此,翻译比喻时,译者必须深人探寻其文化底蕴,吃透原文精神,适当的采用保留原语形象,转换原语形象或者舍弃原语形象而只传达喻义的方法。在译语中为原文比喻修辞结构找到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使译文读者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功能对等。
[1]Nida E,Charles R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74.
[2]Roman Jakobso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J]In R.A.Brower ed.On Transl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232.
[3]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长沙:丘麓书社,1998.
[4]Cao Xueqin..The Story ofthe Stone[Z].trans.David Hawkes.London:Penguin Book Ltd,1973.
[5]Cao Xueq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Z].trans.Yang Hsienyi&Gladys Ya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6]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