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魅力——以《悲怆》第一乐章为例
2011-08-15荩胡一曼
荩胡一曼
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魅力
——以《悲怆》第一乐章为例
荩胡一曼
古典主义是18世纪前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流派,古典主义音乐包含了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欧洲专业性的音乐创作风格。它出现在巴洛克时期之后,结束于浪漫主义时期之前。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受美学思想的影响,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轮廓明确,结构严谨,体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并确立了主调音乐风格的主导地位。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他著名的作品,这些奏鸣曲充开创了钢琴音乐的一个崭新时代,描绘了至高无上的美。本文将从创作背景、音乐特色、艺术价值三个方面对《悲怆》第一乐章进行分析,从而展示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魅力。
第一,奏鸣曲《悲怆》的创作背景。贝多芬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四岁时就就开始练习乐器;八岁开音乐会;十一岁起随宫廷乐师学习,13岁就成为了宫廷乐队的羽管键琴手,22岁时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听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贝多芬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贝多芬有着强烈的个性,他的音乐创作也不同于先辈作曲家,贝多芬在维也纳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极高的成就。可惜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最后完全聋掉。身体的残疾对贝多芬造成不小的打击,甚至一度想到轻生,但贝多芬最后没被命运所击倒。在不能正常的感受外界声音之后,贝多芬开始用"心"来作曲,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作品—32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32首奏鸣曲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795年—1800年,1800年—1814年,1816年—1822年。《悲怆》创作于第一阶段,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是这一时期奏鸣曲中的佼佼者。这时的作曲家已经意识到了失聪的加剧,因此《悲怆》更像是对他本人的描述,一种悲怆的气氛始终笼罩着这首奏鸣曲,由于生活经历的磨练,过去他在青年时期那种充满青春活力的乐观力量已经被一个成年人的感情所代替,他逐渐陷入在悲剧情绪中。与此同时的美国独立与法国大革命,带给了欧洲自由平等的观念,之前作曲家音乐作品服务于贵族式的典雅在贝多芬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热情与波涛汹涌的情感。正如《悲怆》这样,它内在的戏剧性脱离了古典的范畴,也预示着贝多芬后期作品的英雄气质。
第二,奏鸣曲《悲怆》的音乐特色。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有着独创的曲式结构。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乐章曲式结构规模相对于传统的结构扩大了。例如第一乐章创作上虽按惯例用奏鸣曲式写成,但开头却加了一个较长的引子。贝多芬赋予引子以主题性格,让它在乐章中反复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奏鸣曲各个部分展示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雄浑的断奏开始,辅以左手八度的震音,坚定有力,富有生气,展示了斗争的力量。展开部远远超过海顿、莫扎特的展开部,充满了内在的矛盾冲突。引子的主题又一次出现,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既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又有着激昂奋进的音调,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与和弦的重奏形成对照,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再现部中,贝多芬运用变奏、扩大、缩小等多种手法重复了呈示部的内容,令其结构规模更加完善。在充满紧张动力的尾声中,贝多芬也丝毫没有放过运用引子与主部主题来扩大其结构,这正是他崇高的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想在音乐创作上的一种深刻表现。
其次,贝多芬在《悲怆》第一乐章的调性及和声创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创作技法。他通过运用大小调交替,频繁交换调性来使音乐细致敏感,内在矛盾更加突出。而这一新颖的技法也为以后浪漫主义钢琴奏鸣曲创作开创了先河。《悲怆》第一乐章的引子带有悲剧性质,它的这种性质正是大小调变换运用中深刻体现出来的。在《悲怆》第一乐章的和声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贝多芬的与众不同。作品中很多地方用等音转调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效果。大量不协和音程的运用来渲染音乐的悲怆情绪,如展开部主题中,出现了极不和谐的小二度,具有强烈的和声色彩,使音乐更富于表现力,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命运压迫下反抗斗争的坚强意志。
再次,贝多芬在节奏方面也具有独创性。作品中节奏是频繁变换的,贝多芬正是在这变换的节奏中寻求着音乐发展的强大动力。例如在作品中,快速、下行的半音阶与前面引子缓慢、沉着的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音乐情节也获得新的发展。引子结束后快板节奏的突然进入,也仿佛如兴奋、激情的暴风雨,带给我们势不可挡的气势。另外,附点、切分、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都给作品增加了强大的感染力。
《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整体风格较为庄严、崇高、昂扬、压抑、肃穆、悲壮。在《悲怆》第一乐章中,贝多芬突破古典主义束缚,大胆的音乐改革使乐曲具有了非凡的艺术魅力,音乐风格充满了内在的戏剧性,作品既有压抑、痛苦的悲剧情结,又具有暴风骤雨般的冲击力,激情、昂扬的斗志,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信心。作品显示了贝多芬作为“乐圣”的巨大创造力,独特的音乐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
第三,奏鸣曲《悲怆》的音乐价值。贝多芬创作的包括《悲怆》在内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并成为每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必弹曲目。这些奏鸣曲几乎贯穿了伟大作曲家的一生。带有一定的自传的意义,并成为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发展和提高了现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使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悲怆》第一乐章为例,它的音乐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音乐内涵的扩充与延伸,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在这首奏鸣曲中,莫扎特和海顿的影响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性、英雄性、民主性、矛盾性的体现,不同于莫扎特、海顿的典雅、高贵、愉悦的宫廷音乐,《悲怆》第一乐章更像是自传体小说,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第二,音乐形式的扩充与发展,乐曲规模继续扩大,并且在第一乐章的每个部分,予以加强。引子成为全曲的核心部分,结尾部分也较之前有所扩大,并成为重要段落。在第一乐章中,二度音程的频繁出现成为了乐曲的核心动机,贯穿了整首奏鸣曲。
第三,《悲怆》第一乐章的演奏技术有极大地提升与发展,大大的发挥了钢琴所能发出的音量,速度也达到了极限,超出了莫扎特与海顿的范围,为浪漫主义的炫技性开辟了道路。
第四,《悲怆》第一乐章的强弱对比、音色变化都发生了加大的改变,不仅使音乐充满了戏剧性、冲突性,也使音乐高度交响化与立体化,使钢琴音响的组织在光辉性、层面性、均衡性、色彩性诸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音乐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胡一曼,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