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筝演奏风格形成中的高原现象及其对策
2011-08-15潘玲玲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潘玲玲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0)
高原现象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技能下降的现象。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学习者的技能一般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在古筝演奏风格形成过程中,也会出现高原现象。如何认识这种现象以及找到相应的对策,对于古筝演奏者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具体的对策。
一、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古筝演奏风格形成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十分正常的,之所以会出现高原期和高原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这是提升古筝演奏技艺的必经阶段
心理学理论认为,任何技能的练习都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提高期、起伏期、高原期和稳定期。在提高期,演奏者通过模仿掌握一些演奏的动作,比较简单,因而进步较快,随后速度就逐渐减慢。在起伏期,由于演奏要把局部动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弹奏系统,这就比较复杂和困难,演奏者难免会出现技能学习成绩波动、起伏的现象。在高原期,随着古筝演奏水平进步到一定程度,演奏者会感觉到身心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许多,往往又因为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而产生自卑感和恐惧感。有的演奏者急于求成,拼命练习,导致身体的疲劳,反而适得其反。一般地说,基础不牢、心理素质不好的演奏者更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突破了这个阶段之后,就会出现演奏水平的上升与相对稳定,最终达到个人技能发展的极限,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四个阶段呈现的先快后慢特点,形成了学习古筝演奏技能,完善自己演奏风格的的学习曲线。
2.演奏是作曲家们的创作延续,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与实践
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做为基础,古筝演奏水平的提升也会遇到瓶颈,出现高原现象。
著名的俄国钢琴演奏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曾经说过:“要想很好地表演音乐作品,就需要长期磨练技术,但要想很好地表达,则只注意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感觉、体会和深入到创作里面而把它的思想在听众面前再现。” 古筝演奏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行为,更重要的是传达音乐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表达演奏者对生活、对艺术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用美的形式宣扬真善美,散发艺术感染力。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及自身的人文素养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当其与演奏的要求不匹配时,就会出现演奏水平停滞不前的情况。
3.古筝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也可能会使演奏者在某个阶段无所适从,出现高原现象
古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特别是地域性和时代色彩成为古筝艺术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古筝演奏技法从地域上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具体又可分为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秦筝、浙江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福建筝派、蒙古筝派、朝鲜筝派。如山东派的《四段锦》、河南派的《和番》、浙江派的《高山流水》、客家派的《出水莲》和潮州派《寒鸦戏水》等,都是脍炙人口、风格炯异的佳作。我国众多的区域,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造就了筝乐多重的音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筝艺术。古筝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造成了演奏技法的差异,它们各具特色,早已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面对多样化的音乐和技法,演奏者在渐入佳境之后可能心神不定,无所适从,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于是出现高原现象。
二、克服高原现象的几点对策
1.必须正确认识高原现象,端正自己的心态
古筝演奏者要认识到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就如同田径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极点一样,这时只要再坚持一下,激励自己,增强信心,沮丧和恐惧的感觉就会消失。演奏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克服高原现象。同时,可以适当的放松自己,转移注意力:如参加体育活动、听音乐、看电视等,这样也有利于缓解心理紧张。
此外,还应结合心理练习,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身体实际进行古筝演奏活动的练习称身体练习。同身体练习相反,仅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称心理练习。心理练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几乎不会产生身体疲劳。实践证明,若能将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想结合,其效果最好。具体地说:对正在学习的演奏动作进行回忆,包括动作的方向,弧度大小和要领,在心理进行练习,然后结合身体动作进行练习,并经常在心理设计演出场景,然后完整地演奏乐曲。
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 也是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好办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对于激发人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演奏者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有助于顺利突破高原期。在演奏准备阶段,演奏者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的精神很饱满,看样子非常有把握弹好”;演奏中,可以运用缓慢的深呼吸方法,稳定情绪。另外,大脑活动与肌肉活动是紧密相关、双向传导的,演奏者可有意识地通过手指肌肉运动来刺激大脑,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让手指自然放松,提高灵活性和放松度,使神经系统保持与演奏需要相适应的兴奋程度和调控能力。
2.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对古筝艺术的理解
考察古筝乐器和演奏的历史演变,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本质是表现美,空洞的音乐语言映照的是苍白的心灵。只有将身心投入火热的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演奏者的激情才能与作曲家发生碰撞,跨越时空在音乐声中同作曲家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才能不断提升古筝演奏水平,顺利突破高原期。具体地说,演奏者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情感血脉的流淌与记忆,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苦与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和脉络。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儒学经典《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大乐与天地同合。”道家也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说法,而排斥“繁手淫声”。这些有关音乐的精辟论述,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思想性,对古筝演奏也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由于中国文化及中国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古筝演奏者们去了解它,研究它,并做到心领神会,并能将其融进自己的演奏艺术中,就会使演奏艺术有更自由和宽广的发展空间,就能准确、充分地表现我们的民族精神、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为古筝艺术注入新的生命色彩和生命动力,为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其次,应建立演奏技巧与艺术灵魂的联系通道
技巧可以说是音乐表演家的基本条件,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演奏。在艺术上演奏者要想得以充分表现,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能完成好的,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而这种技巧绝非仅仅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那种纯粹的手指运作或气息控制。这些纯粹的生理因素只是技巧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来自心理因素,它就是音乐演奏中的灵魂。没有音乐灵魂的演奏,就好比一具僵死的空壳,它不具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感染人。
同时,音乐是需要再创造的艺术,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演奏家创造中呈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常演常新的吸引力。这一点在于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处理,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掌握足够的音乐知识,体验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并能够在掌握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其他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逐步提升对音乐的感悟,激发创造意识。
演奏者应该与作曲家情感、灵魂和精神相互对应,凭借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去真正领会作曲家在作品当中的创作意图,并在尊重作品历史性的前提下,用本人的时代审美观来研究作品,拂去历史的尘埃,挖掘作品的进步和积极的因素,展现前人未发现的审美因素,使人获得强烈的美感。
第三,熟悉和掌握古筝作品的风格及其技法特点,从作品题材、体裁入手。
音乐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声音,它更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展示着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在演奏古筝乐曲之前,应该深入查阅与作品题材有关的资料,完整把握作品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独特气质。
如陕西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
又如潮洲筝以其右手的流畅华丽、左手按滑音的独特加花奏法,变化细腻、微妙而独具一格。 河南筝在演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动的弹奏到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作大幅度的揉颤,音乐表现很富有戏剧性,也很有效果。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弓弦乐器长弓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因为在其他流派所称的“摇指”或“轮指”实际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筝的“摇指”则显示了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流派。
古筝乐曲的地方风格和时代风格除了体现在乐曲的内容和音乐的素材上,还需要使用一些新的演奏技法来创造地方性和时代的色彩,表现音乐性格。例如对民族乐器演奏技法的古筝化:模拟琵琶的扫弦技巧、模拟木鱼的敲击声等。又如对西方乐器演奏技法的古筝化和中国化,即在吸收借鉴西方乐器演奏技法下,充分发挥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外的手指参与古筝演奏的能力,最大限度拓展左手弹拨技法等。只有在熟悉古筝作品的地方风格及其技法特点的基础上,演奏者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有的放矢,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古筝演奏风格形成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克服这一现象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古筝演奏者首先要正确认识高原现象,端正自己的心态,设法保持练习的饱满热情,克服自满和信心不足的毛病,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练习的兴趣。此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对古筝艺术的理解能力,并尽量熟悉和掌握不同古筝作品的风格及其技法特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演奏者一定会顺利克服高原现象,结束暂时的停滞局面,在演奏技能上会有质的飞跃和提高。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4).
[3]周耘.古筝音乐[J].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11).
[4]李美燕.琴道与美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樊艺凤.筝乐表现的本质考察及审美细节把握[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3).
[6]兰庆炜.古筝艺术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0(4).
[7]芦阳.提高古筝演奏水平的方法[J].文教资料,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