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槽溢洪道及非常泄洪设施技术
2011-08-13蒋春霞王春燕
蒋春霞,王春燕
(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水务局,黑龙江虎林158418)
1 侧槽溢洪道
1.1 侧槽溢洪道的布置
当坝址两岸山势陡峻,采用正槽溢洪道将导致开挖量巨大,甚至很难布置时,宜采用侧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是溢流堰曲线大坝顺着河岸等高线布置,水流过堰后即进入一条与堰轴线平行的侧槽内,然后再通过槽末所接的泄水道泄往下游。其泄水道可以是开敞明渠(图1),也可以是泄水遂洞。
侧槽溢洪道由溢流堰、侧槽、泄水槽、消能段和尾水渠等5部分组成。当无闸门控制时,提高了兴利库容的最高蓄水位,这对于处在高山峡谷地区的中小型水库很有价值。
图1 隧洞泄水的侧槽溢洪道
1.2 侧槽设计
侧槽内的水流特点,见图2。泄洪时沿溢流堰全长同时进水,过坝水流须转90°弯流向下游,因两股水流掺混,槽内水流互相撞击、紊动剧烈;侧槽不同部位的横断面所通过的流量不同,从上游端起向下游不断加大,直至末端流量达到最大,此后该流量不再变化而沿泄水道下泄,这个流量亦即溢流堰全长范围内的总溢流量。因此,侧槽范围内的水流是沿程变化的非均匀流。
试验观测表明,水流自侧堰跌入侧槽之后,水股冲向对面槽壁,并向上翻腾,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转向下游。这样在槽中就形成一个横轴螺旋流,如图2中(a)、(c)所示。螺旋流轴线平行于槽身断面几何轴,且较稳定,但在横断面上水面不是水平的,堰对岸的水面要高些。总之,侧槽为侧向进水,纵向泄流,流量递增,水流紊乱。正是由于侧槽内水流的紊乱、侧槽溢洪道才应修建在完整坚实的岩基上,如在士基上兴建,必须要求泄流量小。
侧槽断面型式有两种:即横断面沿程不变的棱柱体侧槽和横断面沿程扩大的非棱柱体侧槽:棱柱体侧槽的上游端常有一段停滞区,并间隙地出现旋涡;而非棱柱体侧槽可做到不出现停滞区,槽中水流较稳定,故工程实践中常用。侧槽泄水能力除决定于横断面尺寸及其沿程变化规律外,还与槽底纵坡有很大关系。如槽底纵坡较平坦,则槽中水面线坡降将较陡,而槽末为控制断面,其水深对一定流量为一定值,于是侧槽前段水面必然壅得较高,将影响过堰流量。而且水面坡降过陡时还会使槽内流速变化趋于剧烈,增加流态复杂性。但如使槽底纵坡过陡,又会增加槽后段的深挖方。事实上是可以选到—个适当的槽底纵坡,使水面线近于与槽底平行,这样将能充分利用开挖断面,可省工料,而且槽内流速变化也不剧烈。
图2 侧槽内流态示意图
1.3 侧槽横断面
1.3.1 形状
侧槽横断面的形状宜做成窄深式,这样,槽中有较大的水深,可以使侧向流进的水流充分掺混,转向后形成较平稳的流态;窄深断面比宽浅断面开控方量少。
1.3.2 边坡
侧槽横断面的侧向边坡越陡越节省开挖量,故在满足水流和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宜采用较陡边坡。根据模型试验,在溢流堰一侧的边坡可采用1∶05~1∶0.9;另一侧则可根据岩石的稳定边坡选定,一般取1∶03~1∶0.5。
1.3.3 断面尺寸
侧槽横断面的大小应根据流量经计算确定。由于侧槽内的流量是沿流向不断增加的,所以侧槽底宽亦应沿水流方向逐渐加大。
1.4 侧措的纵剖面
1.4.1 槽底纵坡
配合窄深的梯形断面,侧槽应有适它的槽底纵坡以满足泄水能力的要求。由于水流经过溢流堰泄入侧槽时,水股冲向对面槽壁,水流能量大部分消耗于水体间的掺混撞击,对沿侧槽方向的流动并无帮助,完全依靠重力作用向下游流动,所以槽底必须合—定的坡度。为使槽内水流平稳均匀,槽中水流应为缓流状态,槽底纵坡应取统一坡度。应使槽底近似平行于水面线,初步拟定时,可采用底坡为0.01~0.05。
1.4.2 槽底高程
确定槽底高程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影响溢流堰过水能力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槽底以减少开挖方量。试验研究表明,若槽内水面线在侧槽始端最高点超出溢流堰顶的高度hs(图3)不超过堰顶水头H的0.5倍时,可认为对整个溢流堰来说是非淹没的。为减少挖方量,常以hs=0.5 h来确定侧槽始端水位,该水位减去水深,可得槽首底部高程。槽内各断面的水深则根据侧槽末端水深hL向上游逐段推算而得。规范建议采用hL(1.20~1.35)hk(hk为泄槽首端断面的临界水深)。当bL/b0=1时,可取hL=(1.20~1.30)hk;当bL/b0=2时,可取hL=(1.25~1.35)hk;当bL/b0=1~2时,可按比例选用。
图3 侧槽与泄水槽的连接型式图
为了控制侧槽末端的水深确为hL以及使水流能平顺地进入泄水槽,常在侧槽与泄水陡槽之间设水平调整段。调整段末端的水深为临界水深,为已知值,故称该断面为控制断面。调整段长度L0可采用(2~3)hk,底坡宜水平,见图3(a)。控制断面可用缩窄槽宽或用堰坎来控制侧槽末端的水深 hL,见图 3(b)。
2 非常泄洪设施
溢洪道是水库安全的保证,但它只在遇洪水时才启用。一般常遇洪水只需启用部分溢洪道,只在遭遇较大或特大洪水时,才需启用全部泄洪设施。为了保证安全,又考虑减少投资,根据不同洪水几率来安排具有不同建筑标准的泄洪设施。例如正规的永久性溢洪道,只考虑泄放设计洪水,对于洪水出现几率较低的超标准洪水,则可考虑由简易的、临时性的泄洪设施解决,这种临时设施称为非常泄洪设施或非常泄洪道。
2.1 漫顶自溃式非常溢洪道
漫顶自溃式非常溢洪道由自溃式土石坝、溢流堰和泄槽组成。自溃坝平时可以拦蓄洪水,当水位超过一定高程时,水流漫顶自动冲开土石坝泄洪。在土坝冲开泄洪时。下游流量有突增现象,给下游防护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坝的高度应有一定的限制、国内外己建成的漫顶自馈坝坝高一般为6 m以下。为了减小溃决后的骤然下泄量,在溢流前缘较长时,可将漫坝自溃坝按不同高程分隔为数段,中间以隔墩分开。这种型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经济、施工方便,但需要有合适的地形地质条件;缺点是运行的灵活性较差,溃坝泄洪后,调蓄内容减小,可能影响来年的综合效益。
2.2 自溃式非常温洪道
引冲自溃式非常隘洪道是在白溃坝顶部设置低于坝顶的引冲槽,当水位上升时,水流经过引冲槽冲开缺口,而后向两侧扩展,使土石坝在较短的时间内自行溃决。这种自溃坝溃决过程中泄量逐渐增加.对下游防护较有利,故自溃坝的高度范围较大,在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
2.3 爆破引溃式非常溢洪道
当水库有天然马鞍形山口做副坝时,可以采取在特大洪水时挖开或炸开副坝来泄洪的非常措施。在需要泄洪时可通过预先设置的廊道装入炸药,然后破捻过洪。
以上非常泄洪设施,其设计和运用存在不少问题,如能按时把坝冲开或炸开,一旦过水则无法控制流量,在库水放至堰顶高程前,难以重新断流;启用时间不易确定,若使用不当,将造成人为洪峰,反而加重下游灾情。
由于非常泄洪设施运用几率较少,经过实际运用和洪水考验的较少,设计理论不完善,又缺乏实践经验,采用时要具体研究、慎重对待,以使其既经济合理,又确保安全可靠。
[1]张作云,张利国.水库消险工程侧槽溢洪道控制水深计算方法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3):27-28.
[2]舒以安王仕筠.侧槽水力设计方法[J].水利科技,1981(10).
[3]吴时强,姜树海.非常泄洪设施对大坝防洪安全影响的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00(12).
[4]李德瑞.对两种非常泄洪设施的评述[J].水利学报,1985(08).